《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白萍 卜繁丽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白萍 卜繁丽

设计者:黑龙江省宝泉岭管理局局直小学教师

点 评:黑龙江省宝泉岭管理局局直小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新课标》中在小学低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及: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比尾巴》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全文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学情分析:

优势:小学生天生就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和新鲜,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劣势: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课堂上,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狮子大王邀请同学们“为小动物做裁判”的情境教学,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1个生字,会写“比、长”2个生字,朗读课文,体会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难点是:读好问句的语气,学习课文的语言形式进行说话。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两个偏旁,会写“比、长”两个生字。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体会动物尾巴的特点。学习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进行说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通过游戏、比赛等趣味性活动,让学生感悟体验文本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培养探究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当老师说出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你就伸出小手,迅速的摸到这个部位,看谁的动作既快又准。游戏开始啦,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小脸蛋,摸摸你的小尾巴……

2、(板书:尾巴)认读生字“尾巴”,“巴”在这里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尾巴吗?

3、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今天,它们将举行一场有趣的比赛(补充板书:比)认读生字“比”。狮子大王还邀请咱班的小朋友当裁判呢,你们愿意吗?

【点评:玩“摸身体”的小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抓住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介绍有尾巴的小动物,相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信心。创设狮子大王邀请同学们“为小动物做裁判”的情境教学,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创设情境:参赛的小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只要认真读书,一定可以找到它们。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参赛的小动物名字。

2、来参加比赛的小动物有哪些?(教师依次板贴小动物图片)

3、谁能把它们连起来说一句话(课件出示: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小动物有_____,有_____,有_____,有_____,有____,还有_____。)

【点评:“参赛的小动物藏在课文中”这一问题的创设,激起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识记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及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2)去掉图片,学生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3)出示生字:“比、尾、巴、谁、长、短、把、伞、兔、最、公”,学生开火车拼读。

【点评: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字词,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自主识字中,从带音拼读词语到去掉拼音认读词语,再到认读单字,进行了逐层强化。】

(4)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瞧,字宝宝从词中蹦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预设:

识记生字“把”。认识“提手旁”,表示用手做某些动作(课件出示:扫、捡、拍)

识记生字“公”。认识“八字头”,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八字头的字?(课件出示:分、只、共)

识记生字“谁”。

识记生字“伞”。出示雨伞实物图片,对比伞的实物识记“伞”的字形。课文中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出示松鼠与伞的对比图片)

识记生字“兔”。出示兔子图片和生字“兔子”,对照图片联想记忆生字。

识记生字“最”。谁的尾巴最好看?你能用“……最……”来说话吗?

识记“长”和“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是一对反义词,生活中哪些东西长,哪些东西短?

(5)谁想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字组词。

【点评: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字形,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学生在识记生字和偏旁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并了解了两个带有新偏旁的字的特点,举一反三,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三、理解课文,读好问句

1、小动物们是怎么比尾巴的呢?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读好问句

(1)小动物们都比了些什么呢?谁找到答案了?

(2)(出示6个问句)这些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

(3)指导朗读问句(句末语气上扬)教师范读、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3、读好答句

(1)狮子大王正等着你们宣布比赛结果呢,哪个小裁判愿意给小动物们颁发奖牌啊?(学生板贴小动物尾巴特点的词语)

(2)对于回答的句子,怎样读才能让听的人更明白呢?

(3)四个小组展示朗读。

4、深入朗读,体会语感

(1)同桌练习对读。(一人读问句,一人读答句。)

(2)请两名学生带头饰上前展示表演读,师生评价。

(3)男女生表演读。

【点评: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不断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促进理解,在读中增加感悟。”通过创设多种读的情境,培养了学生读的兴趣,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朗读的乐趣,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也突破了读好问句的语气这一教学难点。】

5、播放《比尾巴》儿歌视频

【点评:播放《比尾巴》儿歌视频,美妙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让文本活起来,不再只是抽象的文字,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四、拓展训练,发展语言

1、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

师:现在,我们也来举行一个“动物尾巴介绍会”好不好?把你课前搜集的小动物都请出来吧,谁愿意向大家介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点评: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学生看到可爱的动物图片和有趣的资料,学习的兴趣马上被激发。教师有序地引导,培养了学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

2、创编儿歌

(1)你能根据小动物尾巴的特点编成一句一问一答式的儿歌吗?

(2)同桌合作创编儿歌。(可以运用课文中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长、短、扁、弯”等,还可以发挥想象用上“好像”这个词。)

(3)同桌展示儿歌,师生评议。

【点评:创编儿歌,使学生在合作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加了课堂信息量。】

五、辨认字形,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长、比”,指导观察、分析字形特点。

2、教师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4、展示、评议。

【点评:生字的书写环节中,设计“观察——分析——书写——激励”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字体的笔画和结构,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及时的展评与鼓励,激起了学生写好汉字的热情。】

六、课外延伸,引领阅读

1、拓展性作业:完成儿歌的创编。

【点评:鼓励学生课后完成儿歌的创编,培养了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2、推荐读物《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

【点评:每个儿童都拥有好奇心,向学生推荐《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一书,抓好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事物。】

总体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教学要引导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感受阅读的乐趣。《比尾巴》一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识字、朗读,感悟文章的意蕴,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小动物的兴趣,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四个有效性:

(一)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创设狮子大王邀请同学们“为小动物做裁判”的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 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二)生字教学的有效落实。

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提高识字的趣味性和效率,教师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抓住识字规律,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

问句的朗读指导是本课的难点,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问句,再通过学生自由练读、师生对读、带头饰表演读、唱《比尾巴》儿歌等活动中趣味地品读,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在丰富的朗读形式中,让学生感受朗读的乐趣,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四)课堂拓展的有效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教师让学生结合资料介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让学生走出文本,突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同桌合作,仿照课文的句式创编儿歌,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这节课,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活泼、自主的学习空间,采取多种教与学的策略,整体落实教学目标,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朗读感悟为载体,以评价激励为手段的教学特色,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论文作者:白萍 卜繁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白萍 卜繁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