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廊”的空间价值及其现实意义论文_郭佳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410075

摘要: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线条——“廊”在营造园林诗情画意的自然境界和怡然成趣的丰富空间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所采用造园手法与现代理论的相通之处;同时通过以上结论及实例来探究如何将“廊”的空间价值和艺术价值运用于当代的建筑空间设计中,古为今用,使人们在现代建筑中产生对丰富有趣的“廊”的空间及艺术享受。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廊;空间价值;现实意义

廊,中国古典园林这幅画卷中的线条。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本着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中国古典园林似是造园者绘制饱含意境美的一幅空间山水画,而本文所要探讨的“廊”就像是这幅画中的钢劲有力的线条,本文对廊的空间价值的研究以其在园林中造园手法起到的作用为依据,同时讨论其与现代理论的联系。

一、廊的基本特征

1.廊的概念

“廊者,庑出一步也。”(计成《园冶》),此处指的是附属于房屋四周的檐廊,在园林中还多用脱离于建筑的廊——独立廊,这便是园林中廊的两种形式。基本功能是作为交通要道,遮阳防雨供人小憩。

2.廊的形态

从平面形态来看,分为直廊和折廊(直廊转折接合而成);从与地形结合看,分为平地建廊、爬山廊(建于有一定高差的地形上)和水廊(与园中水体结合,依水而筑)。

3.廊的尺度

廊的高度往往不大,一般天花净高不大于3m;廊的宽度变化大一些,一般在1.1m到2m之间;廊的长度通常达到数十米,即使有转折,在可视范围内不被遮挡的长度也至少有数米,大大超过其宽度,这种窄而长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二、廊在园林中的空间价值

1.适应地形

建造园林的初步便是相地,“相地和宜,构园得体。”(计成《园冶》),以再现自然山水美景为原则的园林通常会选择地势变化明显,有水体存在的基址,则可“山则山之,池则池之”。对于这样的地形,廊,结构简单,构件尺寸小,组合灵活,因而不仅从平面上可以任意转折,从高程上也可以起伏自如。

2.蜿蜒曲折

中国古典园林,既鄙薄功利,又不夸耀气魄,所以在格局上忌平直而求曲折。而中国建筑常为单体建筑矩形平面,要形成空间上的曲折性就需要把这样的建筑单体组合成为曲折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群。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长、可短、可折、可曲,因而可以借它的连接达到目的,从而成为园林建筑中“不可少一斯断境界”。例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所有建筑环绕一个不规则水面周边排列且均为矩形平面,正因为有了廊的连接才将它们联系为统一的整体,并且与水有了密切联系,而廊的曲与折给此园也带来了空间感受上的变化性和丰富性。

3.空间的主从与对比

中国古典园林不像其它各类建筑具有明确的主从关系,而是用更加含蓄、隐晦的方法来突出主题。廊对体现空间主从关系起到的作用多是通过对比,以它狭长的空间烘托出主要空间如庭院、建筑厅堂等大空间的重要性。为求得小中见大,多以欲扬先抑的方法来组织空间序列。例如留园,入口空间便是曲折、封闭、狭长的廊空间,与园内开敞的主要空间的对比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为了突出主体空间,使人穿过若干小院或曲廊,使视线由收束到开放看到主要景区。正是借廊这样的空间对比衬托出主要景区的旷达、开朗。

4.引导与暗示

在古典园林中,凡借欲露先藏,欲显而先隐的手法以求得含蓄、深沉的效果。游廊——狭且长的空间形式,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会向人们暗示沿着它走下去便会找到景所在的地方,人们会怀着期待的情绪被引导到造园者想要人到达的地方。园林常将景区置于园的纵深处,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所以从入口到景区的空间序列的组织尤为重要,游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前文所提到的留园的入口,正是有着引导和暗示的作用将人带入内部景区。此外,在游廊的转折处运用扩大空间或对景等手法加以强调以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够加强引导与暗示作用。

三、廊空间的现实意义

1.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相通

廊——流动空间

园林空间的渗透和层次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处理造成的。视线穿过一重又一重洞口,层次变化越来越丰富。密斯•凡德罗所设计巴塞罗那德国馆通过片墙将空间进行分隔,却又隔而不分,形成了互相渗透的空间,也即后来的空间理论——流动空间。由此看来,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廊”空间与此空间理论十分相通,而这样的空间直到如今,都是建筑中十分巧妙的空间手法。

廊——四维空间

沿着廊的侧墙设置一系列形式各异的门洞和窗口,这样,借视点的移动将可以不时地通过各个洞口摄取外部空间图像,并使之构成一幅幅既连续又富有变化的画面。借这种时断时续的许片断而形成的整体印象,使人有步移景异之感这与美国建筑师查理斯•莫尔提出的空间的多维性又有了联系,随着脚步的移动,空间在变化,景物的变化提示了时间的变化,趣味十足。

2.现代建筑实例

苏州博物馆——渗透、引导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探索中国传统的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的代表作。在这个融合了传统园林元素的现代建筑中,可以看到他将“廊”空间很好地进行了现代化的运用。用长而窄的廊来引导参观者进入不同的展厅,将博物馆中复杂的流线交给导向性强的廊空间,同时廊也加强了空间的层次感。在廊上开洞,隔而不分,内外空间渗透,也增加了游览路线的丰富性,体会步移景异的趣味。

良渚博物馆——暗示、空间对比

进入英国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设计的杭州良渚博物馆第二展厅,需要先走过一个高、长、窄、封闭且暗的廊道空间。这里有很强的暗示作用,使参观者对即将进入的展厅充满了好奇,并且走过这一个空间也将参观者的心静下来,做好迎接大空间的准备。走过廊道,空间变大、亮度提高,对比之下更显得主要空间的重要和绚丽。

梅溪湖大剧院——引导、层次

极具现代气息梅溪湖大剧院,内部空间令人赞叹,极为丰富极富层次,其实“廊”空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内部的廊起伏弯曲,使建筑空间极富流线感,廊引导着观众在其中穿梭,富有趣味性。

四、小结

通过以上的研究学习,“廊”这样灵活的空间,可曲可直可长可短可虚空可封闭,不仅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也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公共建筑中,对于丰富空间、引导人流等有很好的效果。设计者对廊空间良好的运用,更会增加空间层次、增加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计成《园冶》,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明

[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郭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廊”的空间价值及其现实意义论文_郭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