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体走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困境_系统学习论文

回归本体走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困境_系统学习论文

回归本体 走出困境——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本体论文,困境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走出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困境?对于这个问题,要从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本体去考察。按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明确规定,语文学科是一门教会学生正确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工具的基础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广义),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语言文字。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方案对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本体的这一界定,是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语文学科作为“基础的基础”的地位在近些年的中学教育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确立,语文教学距离“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叶圣陶)的目标还比较远。这里有汉语文本身的问题,有教学认真、得法的问题,还有应试教育影响的问题。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要与考试“对口径”,语文课教得比较死,知识讲得多,传授知识为主的讲法也多,通过语言实践语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够。结果学生的某些应试技巧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能力却下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不少地区和学校,应试教育扭曲了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与任务,使语文教学的本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异化,成了“应试工具”。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走出恶性循环的困境,必须深化教改,回归本体——坚定不移地确立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地位,坚定不移地把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从7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教学第一线涌现出于漪、钱梦龙、欧阳黛娜、宁鸿彬、魏书生、洪镇涛、陆继椿等一大批教育改革家。他们从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和合理序列、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效能(包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体系的革新等层面,向语文教学上的传统偏见和习惯老例进行冲击,开拓创新,建构起既各具特色又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教学理论与模式,为语文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对人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高,而大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却呈下降趋势。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落后的现状,使之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效率,必须在80年代奠定的基础上,把语文教改的重心自觉地直接推向本体层面,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上下功夫。80年代末,东西南北中的有识之士开始这一探索,到90年代中期形成了不大也不小的浪潮,其中洪镇涛关于“学习语言”的理论与实践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经过他的积极探索,和在他指导下武汉市洪山区三年来富有创造性的语感教学实验,现在已基本形成了本体论的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框架。这个体系以文化上的反省与自觉为前提,以对语文学科本体的科学认识为逻辑起点,以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核心,以语感训练为贯串线,以语文能力的建构和语文素质的提高为归宿,以全国通用的语文教材为依托,力求将教法与学法、教学思想与教学艺术、传统教学经验与现代先进教学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从而在众多语文教学体系中独树一帜,生气勃勃。

语文教学如何回归本体?怎样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探索者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特别是洪镇涛构建的新体系中涵括了学习语言的基本原则、训练途径、操作方法,应认真加以总结、宣传和推广,使之不断得到修正、丰富和完善。在这个基础上,还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运用现代哲学、现代语言学、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来把握学习语言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为教学与教改提供正确的导向。那么有哪些规律需要我们去把握呢?

第一,科学性与人文性。语言的构成和语言的组织是有规律的,语言又蕴涵于文化之中,是文化的产物,因此,语言是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对人文性的忽视,使活生生的语文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暗淡了德育的光采和美育的魅力。这是应试教育扭曲语文本体所必然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果离开语言实践语言训练去弘扬人文,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导致削弱乃至否定语文本体。弘扬人文,首先就要认识到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有强烈的人文意识,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情感,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实践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炽热感情,唤醒溶解在学生血脉中的母语文化,在学生心灵上建构起牢不可破、永不遗忘的“母语情结”。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最大的失落,正是这种最基础、最直接、最易接受的思想教育的失落。在主张加强人文性的时候,不要忘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指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序列化,做到“目标与目标间的系统完整”[1]。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有规律可寻的。张志公先生认为,“摸清楚这些规律,运用它,设计出训练的途径、步骤和方法,就能大大减少教学上的盲目性,减少浪费,提高效率。”[2]当然,也不能理解得太死,要求一环套一环,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和固定。因为“语文教学中有这种现象:往往一个内容不可能一次学好,而是要反复学,循环学,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这个特点应该考虑到”[3]。如何从学习语言的实际出发,来选择内容,安排序列,讲究方法,仍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那些流行于世以单纯应试为目标的“训练体系”,很难说是科学的。语文教学要总结历史的经验,立足于现代中国人的需要,批判借鉴西方语文的科学传统和中国语文的人文传统,建立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第二,语言系统与言语活动。现代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个由关系构成的系统,其结构可区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活动”;语言系统是隐藏在言语活动之中的语言能力,即作为一般规范的语言,言语活动则是语言模式得以抽象的语言能力的体现,是最富于个性化的语言行为,二者相互依存。从这个基本原理可以分离出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言系统,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学生进入他周围由每个个体的听说读写构成的言语世界的同时,构建他自身的言语世界,使他获得作为言谈者显示他对世界的复杂感受和生动经验,显示他的心理和个性的生活能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重点不是语言,而是“言语”,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从这个基本原理还可以分离出每个单词既具有公共语言活动所赋予的那种固定的普遍的意义,又具有因说话人的个人化使用、解释而作为言语的特定意义。所以,意义是流动的,只存在于语言的应用之中,必须通过“对话”才能唤醒人对语言的意识。这就决定了不能静止地学习语言,要在运动中、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语言训练中学习语言。把言语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把实践、训练作为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这非常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绑在“应试教育”战车上的语文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主要表现在言语的一体化或规范化。纳入“素质教育”轨道的语文教学,要把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个性化程度作为个性发展目标的不可替代的内容。提倡大语文教育、设置语文活动课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们符合在运动中学习语言的规律,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规律,能促进学生言语活动的丰富化、个性化,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三,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从以语文知识为中心转向以语文能力为中心,是为了摆正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克服语文教学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培养的倾向,而不是否定语文知识的作用,排斥语文知识的教学。因强调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忽视系统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错误的。事实上,“务实、得法、有效”的语文能力训练要以“精要、好懂、有用”的语文知识为基础。学习语文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这是因为语文知识反映语文运用的一些规律,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增强掌握语文的自觉性。拿语言系统来说,它是任何个体话语行为必须遵守的规约,潜在地制约着人们的言语活动,但具有天赋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生成能力的人并不能意识到这些规则的存在。语文教学为了把积淀在学生心理层上的这种“内在语法”和“习惯系统”诱发出来,加以强化,使之在听说读写中发挥关键作用,除了以语言实践为基本途径,还必须把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语言系统的知识作为辅助手段,提高他们对“内在语法”和“习惯系统”的自觉性。单纯为传授语文知识而进行的语文教学,和忽视系统语文知识学习的语文教学,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但不能互相代替。应当以语文能力为主导,使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和谐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建立实际应用的语文知识系统,又怎样运用这些知识把它们同培养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实实在在地结合起来。顾黄初先生认为,“首先必须着力探讨汉字汉语汉文的特点以及中国青少年学习、掌握汉字汉语汉文的规律。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基础工程。”[4]所言极是。张志公先生经过长期探索,提出了建设一门桥梁性学科——汉语辞章学的构想。这是改变语文教学“不管用”现状的一条新思路,值得中语界的专家和第一线的教师深入研讨。

第四,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现代语言学通过研究语言来认识思维,以新的方法重新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它认为,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而且还是产生工具的一种机制。一方面,当语言把思维过程符号化时,语言形成本身就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概念的产生,判断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离不开语言形式的“模铸”功能;另一方面,语言也参与了意识的生成过程,“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5],在这过程中,语言使人与世界的关系范畴化,语言的界限成了思维的界限。这说明“语言,作为一种结构来看,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6],会潜在地影响甚至操纵人对世界的把握。语言和思维的联系,在汉字汉语中表现得更为紧密。因为汉字是以形达意的表意文字,不必经过语音的间隔带而直接与概念沟通,直接反映思维的内部语言代码。汉语言文字与思维的这种直接联系,是作为“语言符号的符号”的表音文字所不及的。因此,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结合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决定的,是现代教育开发学生智力的需要。“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要贯串在语言训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7]实践已经证明,忽视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语言训练就会变成死记硬背和技能技巧的操作,沦为形式化的机械训练;轻视语言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不以语言训练为依托为主导,思维训练也会成为空中楼阁,堕入智力游戏的陷井。

第五,“语”与“文”。口头语(狭义的语言)的吸收与表达(听说)和书面语(文字)的吸收与表达(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此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正如吕叔湘先生指出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就是说,文字的教学应该从语言出发,又反过来影响语言,提高语言。”[8]但是,撇开语言教文字,“重文轻语”的现象长期存在。考试方式的单一更使这种现象“合法化”。语言实践语言训练只剩下了一条腿,也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语言的历史来看,当先产生的口头语满足不了人类交际的需要时,便出现了记录口语的书面语,自然语言向人工语言过渡,传统语文教学就以书面语为主,忽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到现代社会,随着电脑和多媒体的普遍使用,人机对话的成为现实,又出现了人工语言向自然语言回归的趋势,要求语文教学改变文—语分离的传统模式,语言和文字并举。柳斌同志在提到“现代科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育”的时候,曾着重指出:“语文课要加强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全面训练,纠正‘重文轻语’的偏向,使学生真正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9]语文教学回归本体,也包含着把“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回归为文语并举、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既能下笔成文又能出口成章的语言应用能力。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战线的紧迫任务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对语文教育、教学而言,这场深刻的变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扎扎实实开展语文教学本体改革,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努力奋斗!

注释: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81页。

[2]《中国语文》1978年第1期。

[3]《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108页。

[4]转引自《中国语文教育论丛》,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4页。

[6]萨丕尔《语言论》。

[7]《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8]《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9]转引自《中国语文教育论丛》,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标签:;  ;  

回归本体走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困境_系统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