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分析论文_陈晓洁,黄丹

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分析论文_陈晓洁,黄丹

杭州贝霖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0000

摘要: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长期发展所沉淀下来的独具特色,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分析及应用能有效改善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甚至是同质化的问题,赋予园林景观更多人文底蕴,有效实现园林景观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价值。同时,凭借园林景观这一特殊载体,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因此,本文将从两者间的联系与影响入手,具体分析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运用方式。

关键词:园林景观;地域文化;运用于传承

引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审美的提升,环境意识的提高,城市景观不仅仅承担着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发展是社会对园林景观的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代的杭州与苏州之所以能获此美誉离不开城市自身丰富的景观资源。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达,杭州与苏州风采依旧离不开城市设计者的匠心。巧妙的设计将富有底蕴且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融入每一处园林景观,不仅使园林景观更具观赏性,更赋予每处城市景观独特的灵魂,使其充满生命力更具发展潜力。为此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探索与应用,是这个时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必修课。

1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地域文化概述

1.1概念界定

园林景观是通过人为的艺术加工和工程措施而成的。园林景观的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作为园林景观设计者不仅需要具备发散的思维与合理的规划能力设计出宜人的生活环境,更应注重人文因素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满足与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的追求,实现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满足。而所谓的地域文化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特定区域的人们长时间生产和生活中的不断发展、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1.2二者的关系

是什么造就了北方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南方曲折深幽的私家园林?答案很明显,那就是不同的地域文化。从古至今北方长期都是政治中心,再加上气候的原因北方常选用大型绿野植物,展现出雄厚壮丽的特征。而南方历来商人文人众多,又受自然环境影响,江南的园林景观就如同江南女子般温和细腻、清新淡雅。所以仅从南北园林差异上的对比就能明显寻找出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是一种凝结在物质中又游离于物质外的东西,往往缺乏具体的形态,园林景观多样的呈现方式恰好弥补了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的中弊端。景观设计师可以将抽象的言语转化为具体的造型景观或营造景观氛围,带给人直观感受去传递优秀的文化精神,所以园林景观是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最完美的载体。同时丰富的文化素材更为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有效结局当前城市园林景观面对的同质化问题。所以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除了具有一定的联系,更多的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只有力图将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以往千丝万缕的联系转变为更强大的羁绊,社会发展才能获得不竭动力。

2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原则

2.1时效性原则

任何事物必然存在好坏、正反两方面。地域文化繁多的种类,内容庞大,也必定存在优劣之分。同时,事物是在不断前行发展的,过去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不代表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在表达地域文化方面,一定要注意地域文化表达的整体性原则,这主要是由于任何一个区域内的地域环境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地域文化就是这个系统所衍生出来的产物。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地域环境中所有组成元素,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生态规律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园林景观和当地的地域文化保持一致。

2.3独特性原则

虽然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整体性表达原则,但是也要有主次分别,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地域的特色,每一个园林景观都要有自身独特的设计主题,不能所有的景观表达的内容都是一样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而且通过不断加强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性,也能够增加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例如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历史也非常悠久,因此在进行北京的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的将北京的文化历史突出出来,从而体现出整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2.4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的问题,园林工程也不例外,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实际设计时,不能仅仅重视园林的可观赏性,还要注意结合历史文化景观和当地自然生态景观,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留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具体的运用策略

3.1对地域传统进行选择性保留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当地的传统进行选择性保留,主要是保留一些建筑的基本结构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将其融入到园林设计中,这种设计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对于当地原有的景观破坏也非常小。这种方法适用于原有景观本身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因此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其破坏,展现出最为传统的一面,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园林景观的历史价值。

3.2优秀文化元素的抽取再设计

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遵循独特性的原则,因此在设计时,就要不断的整理和搜集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并将其中优秀的文化元素抽取出来融入园林景观中,以展现出当地独特的民俗习惯和传统。这种设计方法在设计时,并不一定遵循传统的设计方式,而且重点强调元素符号的象征意义,这种元素既可以是建筑结构,也可以语言文字、民俗习惯等,而且表现方式也很多,例如园林中的雕塑和小品等。

3.3历史文化的再现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时,不能只是一味的保留其原有形态,否则遗产中所附带的文化内涵就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消逝。因此在对待一些历史文化遗迹时,不仅仅是单纯的保护工作,还要利用景观恢复的方式将历史文化再现,这样既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还使得人们在观赏景观时能够切身的感受到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精神和内涵。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历史文化再现的设计时,要对当地的历史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建筑模式并不是只是模仿其外形,还要模仿出其风貌和内涵。

3.4地域特色同现代手法的融合

把地域文化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风格及构造等特征同现代的技术材料、设计理念融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园景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的气息完美融合,还能吸引更多前来参观的游客。库尔华坎的历史公园中就体现了该种表现形式,通过利用以往拆迁遗留下来的材料,再结合比较先进的设计方法,使园林呈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园林建设发展也越来越快,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园林景观的千篇一律,各个园林的设计差异越来越小,所有的城市园林工程都盲目的追求创新,但是形式却出现雷同的现象,这就使得园林景观失去了本该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大力挖掘地域文化并分析运用,不仅是为了解决景观同质化、形式化问题,打造城市名片促进城市发展;更主要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协同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其他行业产业提供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成为文化强国,推动国家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宝凤.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6,02:78.

[2]翟樑,梁春飞.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江西建材,2016,10:213+217.

[3]王博.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农技服务,2016,3305:246+156.

论文作者:陈晓洁,黄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分析论文_陈晓洁,黄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