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中各种房屋建筑工程层出不穷,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房屋建筑质量水平毫无疑问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房屋建筑施工中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在实际中时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严重降低了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及预防
一、房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1.1有害裂缝
有害裂缝主要表现于以下方面:1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2裂缝引发渗漏水情况;3裂缝过大会贯穿整体结构层;4混凝土结构中裂缝十分显眼;5裂缝过深会与构造钢筋连接造成钢筋串水情况;6裂缝宽于0.2毫米会产生漏水情况且结构本身无法自愈;7裂缝的密度呈网状分布;8裂缝影响到结构本身的安全度与稳定度。
1.2无害裂缝
无害裂缝主要表现于以下方面:1裂缝的产生程度对结构本身耐用性、安全性以及稳定程度皆无影响;2裂缝无法贯通到底,且不会发生渗漏水情况;3裂缝的直径小于0.2毫米同样不会发生渗漏水情况;4裂缝能够自愈。
二、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2.1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所以混凝土的物理形变是随着周围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形变的,而形变又会产生附加的应力,当附加应力大于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抗拉强度时,裂缝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在实际工程中,这是一类比较多件的裂缝种类,例如现浇屋面板上的裂缝。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具有的危害性很大,这种危害性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建筑物来说,更为严重。这是因为,这些产生的收缩裂缝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演变成建筑物的开裂甚至是形变破坏。
2.2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原材料质量的不合格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工程建设中使用了这些不合格的材料,严重的将导致豆腐渣工程,所以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一定要从源头抓起,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是关键。
不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不仅仅会直接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影响,更为严重的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水泥的使用量过多、水灰比设计值较大以及混凝土的含砂率不符合标准,这些都是配合比设计不合格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选用不合适的添加剂也会导致配合比不符合标准,而且这几个因素都存在内部的相互关系,并且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
2.3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养护
施工工艺的涉及面很广,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点:
①水分的蒸发、水泥的结石现象以及混凝土干缩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②混凝土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混合型材料,混凝土制成品均匀度和密实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和均匀程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场施工时振捣不当或者出现漏振、振捣棒抽撤过快,都会导致最终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度不过关,而这些因素也都会造成混凝土最终出现裂缝。
③混凝土养护,尤其是早期的养护,也是决定混凝土是否会出现裂缝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早期由于混凝土表面干燥或者室内外温差较大,而没有采用有效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导致混凝土过早的脱水,这些都会引起裂缝的产生。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施工,如果抹面的次数不足,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发生收缩现象,最终产生裂缝。其实,要想使混凝土进行正常的硬化,养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养护的好坏也会直接决定着混凝土是否会产生裂缝。只要混凝土的养护条件符合标准,混凝土的硬化正常,那么混凝土就不会出现裂缝,但这个方法也仅仅对混凝土试块或者工厂的生产有用,而对于现场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不会巨额被这样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3.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的品种和等级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施工环境进行选择。确保其砂岩原料的质量,以及原料的含水量和含泥量。根据实际情况,加入适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外加剂和掺合料可以明显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混凝土成本。同时,正确掌握混凝土收缩补偿技术的应用方法,充分考虑不同品种和不同剂量膨胀剂的不同膨胀效果。膨胀剂的最佳用量应通过大量试验确定。在混凝土施工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和防裂剂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在混凝土混合料中加入适量减水剂可以降低其用水量,提高水泥浆体的稠度,增强其收缩功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加入适量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然而,外加剂的用量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
3.2改良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参加混凝土添加剂
通过科学改进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添加混凝土添加剂,可以降低施工阶段的收缩拉应力,甚至膨胀压应力。众所周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远大于抗拉强度,而压应力的产生有利于抑制混凝土裂缝的发展。超长结构混凝土材料通过控制混凝土类型、坍落度、水灰比、砂率、添加粉煤灰、矿渣粉等材料,可以显著减少混凝土施工阶段的收缩和裂缝发展。
3.3对建筑物施工过程进行把控
明确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浇筑顺序以及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由于浇筑过程的复杂性,所以施工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由于钢筋长度长、跨度大,可能会发生大位移,因此将钢筋位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材料和周围环境温度确定,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合理的保温保湿处理,并定期进行测量以防止裂缝。
3.4改进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技术与工艺
混凝土浇筑需要采用分层浇筑、分段定点、一次性到位等技术。,使混凝土泥浆能够自然流动,采用泵送技术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应注意的是,技术人员应注意浇筑过程中浇筑的连续性,以确保下部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适合初凝时间。在振捣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采用二次抹灰和二次振捣技术,但振捣过程中避免出现塑性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在振动过程中,振动时间非常重要,振动结束后振动器被拔出,若混凝土表面没有明显的痕迹则为达标,之后再次进行抹平,并进行二次抹压,以此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强度。
3.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其混凝土的养护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有必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避免混凝土收缩、温度等裂缝,促进水与水泥之间的水化,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抗震水平。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处于高温或低温环境,技术人员应适当浇水养护,同时做好覆盖和保护工作,防止混凝土暴露在风和阳光中,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如果是常温,只需要节约用水。混凝土浇水养护时,技术人员的浇水次数需要结合混凝土的湿润状态,如果施工采用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浇水工作至少需要一周;如果使用抗渗混凝土或在混合物中加入适当的缓凝剂,养护时间将超过两周。
结语:
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这就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极大影响了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和使用寿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施工工艺问题、材料问题以及养护问题等,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从而最大限度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如梦.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四川水泥,2018(06):297.
[2]龙春林.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建材与装饰,2018(10):47.
[3]黄轩.浅析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江西建材,2017(07):66+70.
论文作者:万胜,张敬芝,金少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应力论文; 原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