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论文_杨建华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论文_杨建华

杨建华

宜昌市第十五中学

摘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影响教师职业幸福的重要诱因--职业倦怠密不可分。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本文拟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开展分析并对教师获得和提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和培养职业幸福感有所裨益。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幸福感

一、引言

要讨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首先要探索影响教师职业幸福的重要诱因--职业倦担"职业倦怠"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因此了解教师倦怠的成因,有效克服和预防教师的倦怠心理和倦怠行为是非常必要的。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迈克古瑞指出:"教师职业倦怠这一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育业",并预言"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教师职业倦怠给教师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均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者与管理者所关注的热点。

然而,根据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多年研究发现,教师虽然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但教师的职业倦怠并非由身体的疲劳所致,而是来自身心的疲乏,它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衰竭状态,主要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这也是教师获得和提升职业幸福感的最大障碍。

二、教师职业倦怠及影响幸福感的成因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诱因在于教师面临着多层面、多方位的压力,当压力打破了机体的平衡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产生倦怠的症状。概括来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作时间长。

众所周知,时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其它一般职业。加上人为加重教师间的竞争,迫使教师处于高负荷运转中,使得教师不堪重负,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倦担

2、心理压力大。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许多不良风气和精神污染,不可避免地渗入校园,抵消了教师辛苦建立起来的教育成果,这让教师难以相信自己的行为能有助于现实的改善,只好降低对工作的投入以求心理平衡。这种无助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就会发展成为职业倦担

3、角色变化大。

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而一名教师往往难以处理两种同时并存但又相反的角色间的矛盾关系,如既要树立教师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这一切使一个富于责任心的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突之后,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

4、经济地位低。

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提升,于是有些教师陷入了观望和彷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教学于他们而言意义已并不大了,屈服于职业倦怠也是早晚之事。

5、交流沟通少。

学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它对个体行为既有助长作用,又有削弱作用。如果学校同事关系紧张,就会产生无归属感和压抑感,这些会迁移到工作中导致压力加剧,从而诱发倦担上级的官僚作风、没有同情心、办事无效能,通常是教师抱怨的内容,也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

三、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及唤醒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1、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建立教学合作的共识,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另一方面,要大力贯彻人本思想,从各方面对教师的的工作予以肯定,认可他们的劳动,从而促进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工作的热情和满意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要为教师减压,这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或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实现让每个教师都能"勤奋并快乐着",这是我们的期待,我们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教师,关注教师职业,为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出谋划策。

2、教师要转变观念,形成崇高的育人境界。

教师的幸福来自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只有教师沉浸于其中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如果你热爱教师职业,你就不会觉得累而会觉得幸福,困难和挫折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收获和成功会让你斗志昂扬。你会发现:看待工作的眼光全然改变,那是一种挑战,那更是一种享受。

3、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个学生负责。

教师意味着一份责任,所以作为教师,要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了解教育改革的趋势,关心教育新动向,努力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新理念,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和幸福。

获取幸福的前提必须是真诚的付出,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把衡量老师的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你从中获取的幸福就会源源不断,当一个基础差的孩子在自己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考出了理想的成绩;当一个问题学生在你的谆谆教导下,发生了改变,那时候,你会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喜悦油然而生,洋溢在全身。

4、要学会悦纳自我,保持健康的心态。

教师职业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奉献的职业,因此,教师要能正确的对待现实,对待别人的评价,要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正确看待压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现实,更应该保持宁静的心态,不要让自己的心灵被各种欲望和幻想所蒙蔽,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应当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乐观处世。只有保持健康的心态,生活才能幸福,才能有精力对待工作,才有好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5、要在工作环境中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群体心理研究证明,当人们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群体中,其积极性与个人对群体的需要是交替上升的。学校内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干群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有助于教师之间公平公正地交往,减少人际消耗与冲突,构建积极的学校环境。在教师感觉倦怠的时候,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鼓励往往会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和谐关系的构建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之间竞争与团结的关系,以竞争求团结,以团结促竞争;其次要积极发挥教师组织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满足教师的集体归属感。

四、结束语

当前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的确令人担忧,但是我们更应该欣喜的看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诸多政策将会有效改善这种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门提到: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要完善体制和政策,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素质,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有人说,如果把自己的职业当成谋生的手段,那么它就是一种工作,一种岗位,就是养家糊口;如果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一种追求,那么它就是一种事业,就会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己就会有较高的做好做强的欲望。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从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充满信心,以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消除工作中的倦怠感。

参考文献:

[1]许燕,王芳,王建发 直面"教师职业倦怠"系列专题之五----谁是职业倦怠易感人[J] 中国教育报,2006-7-22(4)

论文作者:杨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论文_杨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