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软件产业发展支撑环境研究

长春软件产业发展支撑环境研究

白洪义[1]2004年在《长春软件产业发展支撑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信息革命的开始,是人类有始以来发明的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已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其中,软件是计算机的思维中枢和灵魂,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它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意义和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本文共分五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概述。主要阐明了软件、软件企业和软件产业及软件产业支撑环境的含义及其特征,并就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我国软件产业及长春市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软件产业发展支撑环境体系研究。首先对体系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软件产业发展的支撑环境由人力资源、融资环境、法律和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构成,并就单要素对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还用系统的方法对环境诸要素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长春市软件产业支撑环境现状研究。本章研究了单要素对软件产业的长春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长春市软件产业支撑环境的评价。首先与典型地区进行了比较,在些基础上建立了长春软件产业支撑环境评价模型,对长春市软件产业支撑环境进行了评价。构造长春软件产业支撑环境体系的建议。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环境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在准确把握软件企业特征的基础上,按照影响软件产业发展的量度大小,提出将人力资源、 市场环境、 技术环境、 法律和政策环境、 制度环境、社会化服务环境等六个面作为软件产业支撑环境体系的基本框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系统论、管理学,在环境体系的评价中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总结全文,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1、本文首次提出了软件产业支撑环境的概念。2、本文较系统地对各支撑环境对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各环境之间的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3、本文构建了长春市软件产业支撑环境的综合评价模型。4、本文首次较系统地从环境角度对长春市软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对长春市的软件产业发展构造环境体系提出了建议。本论文运用了管理学、系统论、经济学和数学的研究方法,按照影响软件产业不同支撑环境的单要素及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区域环境的比较,对长春市软件产业的环境进行了评价,并对长春市软件产业支撑环境体系的构造提出了建议。

王旭超[2]2008年在《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内容是研究和评价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基于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经典范式建立了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世界上不同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的比较,以及对影响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各种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的系统分析,揭示了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从影响因素角度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进行了SWOT分析。构建了包括产业规模与市场绩效、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经营效率、企业组织管理与文化建设、创新环境支撑力等五个方面的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软件产业在全国各省区软件产业发展和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产业规模、产业效率、发展能力及综合竞争力诸多方面以及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比,特别对基于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东北叁省的软件产业进行比较。本文最后提出了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刘庆中[3]2007年在《我国开发区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今全球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时期,开发区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发区已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创业研究的深入开展,开发区的创业问题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而开发区的创业环境直接影响着开发区的一切创业活动,并最终作用于开发区的创业绩效。因此,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开发区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对开发区创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对创业环境和集群创业环境等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同时系统研究了相关理论,归纳出了本文的基本研究要素,明确了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对各研究要素内涵进行界定,划分了研究要素的维度,并提出了开发区创业环境要素对开发区创业绩效的影响概念模型。第叁,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明晰了各研究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8条假设,运用SPSS和AMOS等相关统计软件和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118家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8条假设中有7条通过验证。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以吉林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西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案例,对开发区创业环境要素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创业环境的重要作用及改善创业环境的对策。

高常水[4]2011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研究》文中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技术产业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未来指向性的产业,构建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运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课题。平台是创新资源系统集成和共享的网络化支撑体系,平台模式被认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有效模式。我国的产业创新平台(MOP)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综合运用复杂系统分析法、投入产出等研究方法对产业创新平台的构成、结构、运行机理、发展模式、动力机制与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MOP)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构建产业创新平台系统框架。提出产业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系统集成和共享的网络化支撑体系,是技术创新生态链上各环节信息和资源耦合、流动的纽带,是官产学研金创各方围绕产业战略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开展长期战略合作的载体。主要由公共决策模块、支撑平台模块、创新要素模块、产业环境模块四个模块构成。本文对产业创新平台进化过程和创新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产业创新平台创新体系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产业创新平台中创新主体相互作用、创新主体与环境适应过程、产业创新平台(MOP)涌现与进化的运行机理;分析和研究了产业创新平台运行优化模型。第二,根据动力机制的不同,提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模式主要有:创意衍生、技术创新和技能扩散叁种模式。并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创意衍生模式的动力机制;在动态博弈理论基础上,探讨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动力机制;从动力学角度,建立技能人才人力资本组织化技能扩散动力学模型。并且利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方法对产业创新平台进行了动态和静态评价。第叁,运用产业创新平台的理论成果,以核高基产业创新平台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依据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机理,进行了核高基产业创新平台的创新产出的规划、创新主体框架的设计、平台内容的建设,提出了以“面向产业,服务企业,支撑创新”为宗旨的核高基产业创新平台战略目标,并给出核高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的政策建议,较为完整地阐释了反映产业创新平台理论及其应用思路。

李伟宁[5]2007年在《长春市科技人才支撑环境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是人力资源的核心,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科技人才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主体,一个国家的腾飞以及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于科技的进步,科技人才支撑环境是科技人才赖以成长和发挥效用的外部条件,因此研究一个地区的科技人才支撑环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首先阐明了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支撑环境的概念,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科技人才支撑环境体系的研究框架,提出科技人才支撑环境由人才市场支撑环境、经济支撑环境、政策支撑环境、文化支撑环境、科研支撑环境、生活支撑环境和自然支撑环境构成,并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就单要素对科技人才的作用及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接下来本文对长春市科技人才支撑环境各要素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与典型城市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春市科技人才支撑环境评价模型,为评价科技人才支撑环境提供了一种方法和依据。文章最后对构造长春市科技人才支撑环境提出了建议。

张宏波[6]2009年在《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与工业的发展是相伴的,工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发展是工业发展的支撑,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当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背景下,城市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集群化,城市、产业、园区、集群,一系列的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城市工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要求。面对国内外城市工业发展的形式,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据自身的特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选择合理的工业发展模式。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也需要不断调整,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城市大多体现出不同的工业空间结构特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产业空间——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工业发展的有效发展方式,在工业产业升级、组织联系、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表现出显着的优势;而多个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合理布局,也必将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结构、总量提高、生态环境及和谐发展。本文的工业园区是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以其内在的组织联系为保障,以科技化、生态化和特色化为理想的一种微观尺度的工业区域经济体。本文在对工业园区内涵把握的基础上,从地理学的强项—条件分析入手,全面的分析了工业园区的微观和宏观环境条件。从工业园区微观研究起步,提出了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内在发展机制和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培育策略,再由微观到宏观,以城市为基本地域单元,明晰工业园区发展布局的地域类型,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业园区宏观布局模式,进而分析工业园区对城市整体的影响,突显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背景及现状,探索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培育途径,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原则和布局内容,提出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布局的保障措施。在上述思路的基础上,本文采取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以理论探索为主,以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并力求在宏观布局研究上有所突破;定性与定量结合,并以逻辑思维研究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上,本文重点构建了工业园区发展机制与空间布局的理论框架。首先在国内外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工业园区的理论框架,诸如工业园区的概念、构成、类型及规模等。其次,全面分析了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条件,包括微观环境条件和宏观环境条件,并指出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工业园区的良性运转。第叁,强调指出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的内在发展机制,并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对策。第四,在借鉴其它城市工业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中心型、边缘型、卫星城型、乡镇型的地域类型,并分析了不同地域类型的工业园区与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工业类型的关系。并以不同的地域类型为基础,构建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点面状、轴线状、扇状等的布局模式,并分析了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由点面状布局模式到轴线状布局模式,再进一步拓展形成扇状模式的发展过程。第五,依据工业园区的发展机制—空间布局—城市发展的递进思路,本文总结分析了工业园区发展及布局对城市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说明工业园区发展与布局给城市带来的综合优势。在实证研究上,重点研究长春市工业园区的发展背景、条件、优势与问题,长春市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的原则、内容和保障措施等。首先,分析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优势的表现,一是实施了工业园区化的发展战略,二是支柱产业工业园区发展突出,叁是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四是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有了突破,五是工业园区产业链初现雏形等,同时指出长春市工业园区也存在着内涵不清晰、面积不规范、布局混乱、地域类型单调、二元结构明显等问题。其次,提出了长春市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培育途径,一是增强工业总量形成合理园区规模,二是依据工业产业链条选择进园企业,叁是以轮轴式产业集群为主,四是特色、科技和生态工业集群融合发展。第叁,提出了长春市工业园区的“2中心、2扇面、5点面、1轴带”的布局思路。“2中心”即为北部都市工业园区组团和南部工业生产管理控制中心,“2扇面”即沿哈大线布局的西南工业园区组团发展扇面和东北工业园区组团发展扇面,“5点面”是以长春市“大卫星城”建设为依托,九台、德惠、农安、榆树、公主岭等五个县(市、区)级重点工业园区,“1轴带”指长吉工业园区组团发展轴带。

车松虎[7]2010年在《长春市产业布局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产业布局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立足于城市研究产业布局问题,特别是对长春市产业布局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在把握城市与产业布局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产业布局概念。进而,对城市产业布局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阶段发挥作用的各类关键性要素,以及合理的城市产业布局的作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长春市产业布局的形成和历史演变过程,对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数量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后,以长春市产业布局为基础,总结了城市产业布局形成与演进的主要机制。最后,分析了长春市产业布局调整与优化面临的背景,明确了长春市产业布局调整与优化战略的目标、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并提出了长春市产业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具体对策。

佚名[8]2011年在《独家专访长春软件园管委会主任白洪义》文中指出《软件和信息服务》:长春软件园在哪些方面的发展让长春软件产业规模占长春市80%,占吉林省占70%?白洪义:依托长春一汽的品牌优势,长春软件园正在大力发展行业应用软件。这是整个园区的最大特点,更是支撑整个园区发展的核心。虽然园区内的大、中小型企业数目众多,但大多数企业的发展还是围绕汽车嵌入式软件和汽车电子产品领域。

董姝娜[9]2016年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叁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刘丽慧[10]2013年在《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服务外包是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服务业转移的一种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旋律。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总价值达到6000多亿美元,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2010年的预测,2013年全球IT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2921.82亿美元,业务流程外包(BPO)市场规模将达到1476.93亿美元。服务外包的发展,不仅降低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成本,促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中国的情况来看,2010年,我国在岸服务外包收入为2381.2亿元人民币,离岸服务外包收入为144.5亿美元。目前,全国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万家,承接、交付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和国内服务外包业务飞速发展的浪潮推动下,吉林省也愈加重视服务外包的发展。但是,由于吉林省内各市(州)均未被列为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与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相比,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因而导致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与发达地区相比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加快吉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吉林省应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加速与国际接轨,推动吉林省从重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同时,由于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吉林省在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方面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主要研究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与国内主要省(市)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和一定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除主要结论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与服务外包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章为服务外包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主要从叁个方面对有关服务外包的理论进行梳理,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对服务外包的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对服务外包的分析,以及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服务外包的分析。第叁章为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分析。首先对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其次对吉林省内主要市(州),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州的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特点进行归纳,并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为吉林省与国内主要省(市)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比较。主要通过对中国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的部分省(市)离岸服务外包发展情况的分析,找出各地区离岸服务外包发展方面的共同点,以及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第五章为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影响因素与效应的实证研究。本章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分析依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影响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对吉林省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六章是加快发展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主要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加快发展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政府层面如加大对离岸服务外包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校企合作等;企业层面如充分利用现有融资渠道,学习模仿一条龙式的服务外包模式,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长春软件产业发展支撑环境研究[D]. 白洪义. 吉林大学. 2004

[2]. 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旭超. 吉林大学. 2008

[3]. 我国开发区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 刘庆中. 吉林大学. 2007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研究[D]. 高常水. 天津大学. 2011

[5]. 长春市科技人才支撑环境研究[D]. 李伟宁. 吉林大学. 2007

[6]. 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D]. 张宏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7]. 长春市产业布局演变研究[D]. 车松虎. 吉林大学. 2010

[8]. 独家专访长春软件园管委会主任白洪义[J]. 佚名. 软件和信息服务. 2011

[9].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10]. 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问题研究[D]. 刘丽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长春软件产业发展支撑环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