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8例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玉梅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8例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玉梅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医院内分泌科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摘 要】目的:极早诊断,及时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有利于提高病人生存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8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的临床质料进行分析。结果:血糖>33.3mmol/L;血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330mmol/L;尿酮体(-)7例,(+-)1例;临床治愈6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对中、老年有精神障碍和严重脱水、不明原因深大呼吸的患者应及时监测血糖和血浆渗透压,是减少HNDC死亡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血糖;渗透压;治疗学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严重失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无酮症酸中毒为特征。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见,偶见于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1]。现将我院2011-2015年间收治的8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50-79岁,平均60.5岁。发病前4例无糖尿病病史,4例为2型糖尿病。8例均有明显的诱因:重症肺炎3例,脑梗死2例,急性胃肠炎1例,泌尿系感染2例。病初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5例,有3例反应迟钝、表情淡漠,8例都有明显脱水貌。实验室检查:血糖37.5-60.2mmol/L,平均44.6mmol/L。血钠149-172mmol/L,平均157mmol/L。血浆渗透压358-440mosm/L,平均387mosm/L;血钾2.78-6.5mmol/L,平均4.15mmol/L。尿糖强阳性6例,尿糖1+ 1例,尿糖2+ 1例,尿酮体阴性7例,尿酮体(+ -)1例。血常规8例均出现白细胞、尿素氮、肌酐升高。诊断标准[2]:血糖≥33.3mmol/L,血钠≥149mmol/L,血浆渗透压≥350mmol/L,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

1.2 治疗及转归

1.2.1 治疗

1)对病人严密进行监测、心电监护、吸氧、病危监护。2)补液:补液总量多在6-10L,其中1∕3应于入院后4h内输入,其余的2∕3应在入院后24h内补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胃肠道补液:尚未昏迷者,鼓励饮水,昏迷者用温开水从胃管注入,200-300ml∕次,按1次∕2h,胃管内补液量可占一天补液量的1∕3-2∕5,安全、可靠,尤其适合老年心功能不全者[3,4]对低血压、血钠<150mmol/l者首先用0.9%氯化钠以补充血容量和维持血压,如血容量恢复、血压上升而渗透压仍不下降时再改用0.45%氯化钠,对血压正常,血钠>150mmol/l者密切观察下适量使用半渗透液;对休克或低血压除补等渗液外,间断输血浆或血浆白蛋白等胶体溶液。3)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用量约0.1U∕(kg.h),血糖下降至16.7mmol/l时,用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3-4g葡萄糖:1U胰岛素)使血糖稳定在11mmol/L左右,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密切观察脑水肿发生,当病情平稳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4)补钾:根据治疗前血钾情况适当口服,鼻饲及静脉补钾。5)其他治疗:去除诱因,防治并发症,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1.2.2 转归

本研究病例好转6例,1例死于心肌梗死合并心衰,1例病情危重自动出院,后回访自动出院1例病者出院后2天死亡。

2 讨论

HNDC发病急骤、因病情危重,发病早期未及时处理者死亡率高达40%-70%,近年由于对此病的认识及胰岛素的应用,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仍高达15%-20%。本组8例患者中,2例死亡,占25%,这与文献报道相符合[5]。HNDC多见于中、老年人,一部分患者无糖尿病病史,本组4例无糖尿病病史,这也与文献报道一致[6]。HNDC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因此,在诊治HNDC时,应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明确。临床上凡遇到原因不明的脱水、休克、意识障碍及昏迷均应考虑本病,尤其是血压低而尿量多者,不论有无糖尿病病史,均应进行有关检查以肯定或排除本病。

对8例患者诊治分析发现,高渗脱水是HNDC死亡的主要原因,补液量、补液速度和补充何种性质的液体是治疗HNDC的关键[7]。对年轻人、无心功能障碍者,补液速度可较快;老年人、心功能不全患者,补液速度以缓慢、匀速为妥,多主张治疗开始时用等渗液体。治疗高渗脱水同时,还应在血钾正常前提下,予小剂量胰岛素降糖,根据病情逐渐过度到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有效控制血糖。

3 结论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好发于中、老年人,极易误诊,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极早纠正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积极治疗诱因和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廖二元,莫朝晖. ≤内分泌学≥ 2010年6月第2版. 1439-1440

[2]胡绍文,郭瑞林. 实用糖尿病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65

[3]申圣爱,太鸿梅,蔡洙哲等,联合鼻饲补液法抢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2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5):66.

[4]高丛荣,邹大进,周永明等,胃肠内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治疗中的应用[I]. 上海医学,2002,25(7):402.

[5]杨帆,牛开业,杨晓燕等,高血糖高渗压状态短期死亡相关因素的分析[J]. 实用糖尿病,2012(1):44-46.

[6]张剑彬,罗华丽. 以严重高血糖、低血钠为表现得糖尿病高渗状态1例 [J] .疑难病,2013(5):395.

[7]李萍.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1例报道 [J]. 中国糖尿病,2011(1):74-75

论文作者:李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8例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