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砌块含水率对二次结构施工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玉峰

浅析砌块含水率对二次结构施工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玉峰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70

随着墙材革新工作的不断推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已逐渐广泛地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作为一种轻质、隔声、保温、防火、不渗漏、抗冻性、耐久性、抗震性、表观密度小、易加工的新型建筑墙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众所周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用钙质材料(如水泥、石灰)和硅质材料(如沙子、粉煤灰、矿渣)的配料中加入铝粉作加气剂,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发气膨胀、预养切割,再经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孔硅酸盐砌块,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应用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部分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不严,导致产品自身性能不足;施工单位对产品的性能和施工技术理解不够全面等导致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产生开裂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产品发展应用。其中含水率是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状态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状态分为四种

1、出釜含水率状态

出釜含水率是指砌块生产时,经高压蒸养后出釜时的含水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后虽然强度已达到要求,但出釜时含水率大多在35%~40%(如长期泡水,饱水状态的含水率在65%左右),根据有关实验和资料介绍,在短期(10d-30d)制品的含水率下降一般不会超过10%,特别是在大气湿度较高地区。为有效控制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墙时的含水率和墙体收缩裂缝,对砌筑时的产品龄期进行了规定。由于通常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5-7天的收缩率约占了总收缩的50%,如能保证在出釜28天以后才投入使用的话,则可大大减少因为干缩引起裂缝的机会。

2、出厂含水率状态

出厂含水率是指砌块在生产后,经过生产企业堆场存放,起堆运输至施工现场,再卸车堆放时的实际含水率。实际应用中的出厂含水率很不平均,因为砌块在出釜时都是一块一块紧靠在一起露天存放,不利于通风排气,靠里面的加气块水分不易挥发,同时受生产到出厂再到施工现场的时间长短限制,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砌块含水率很难均衡。

3、适宜施工上墙的含水率状态

上墙含水率是指砌块从施工现场的堆场转运至上架砌墙状态的含水率。按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时的含水率宜小于15%,对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宜小于20%。加气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规律表明,含水率在10~30%之间的收缩值比较小(一般在0.02~0.1mm/m)。根据经验,施工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控制在10~15%比较适宜,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表层含水深度可通过刀刮或敲上个小边观察规律,按经验判定。通常情况下在砌筑前24h浇水,浇水量应根据施工当时的季节和干湿温度情况决定,由表面湿润度控制。外墙向阳面的墙体,也要做好遮阳处理,避免高温引起砂浆中水分挥发过快,必要时应适当用喷雾器喷水养护。禁止直接使用饱含雨水或浇水过量的砌块。

4、平衡含水率状态

平衡含水率是指砌块上墙后,经过一个自然阶段的水汽蒸发,逐渐接近当地空气湿度时的平衡含水率。砌块的含水率在接近当地空气湿度时,就是砌块正常呼吸湿度的平衡含水率,也是应用技术掌握的指标。

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与砂浆稠度的关系

加气块的含水率和砂浆稠度对粘结强度有重要影响。当试件含水率为15%~20%时,随着砂浆稠度的增加,粘结强度提高;当试件含水率变化,砂浆稠度大于9cm,试件含水率15%~20%时,粘结强度最高;若稠度为6cm~7cm,试件含水率50%~60%时,粘结强度最高。使用保水性差的普通水泥砂浆,粘接强度低于0.2MPa,达不到JC890-2001中对砌筑砂浆粘接强度的要求。加气块表层20mm—30mm部分的含水率,对粘结强度的影响可能最大。如果砌块表层含水率低于10%,即使是保水性良好的砂浆,加气块混凝土和砂浆的粘结强度也明显降低。

砂浆与加气块粘结强度低是砌体抗剪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致使造成砌块裂缝和抹灰层空鼓等质量缺陷。因此,应使用保水性良好的砂浆,并控制加气混凝土砌块表层20mm—30mm部分的含水率和砂浆稠度相适应,以提高粘结强度。若砌块的含水率小于20%,此时砌块表层20mm的含水率只有5%~10%,而表层50mm以内的含水率仍然超过30%。如果在夏季高温时砌筑,砌块表面迅速失水收缩,更容易因含水率梯度引起收缩应力而产生裂缝。

块体砌筑前浇水湿润,是为了增强与砌筑砂浆的粘结和砌筑砂浆强度增长的需要。当采用薄灰砌筑法砌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由于使用与其配套的专用砂浆,故不需要对砌块浇(喷)水湿润;当采用普通砌筑砂浆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考虑轻骨料小型空心砌块种类多,吸水率有大有小,因此对吸水率大的小砌块应提前浇(喷)水湿润。砌筑前对块体浇喷水湿润程度作出规定,并用块体的相对含水率表示,这更为明确和便于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控制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的措施

生产企业控制砌块的出厂含水率

(1)棚内堆放,包装出厂

砌块出釜后,直接进入干燥地面无积水的钢结构无墙棚内堆放,每排之间留有出气缝,以利于水分蒸发。在自然通风干燥的条件下存放10d后进行封闭式包装出厂,防止砌块从出厂到运输到现场不会被雨淋湿,保证砌块只向外排放水分而不会再次吸水,对快速降低砌块含水率有很好的效果。

(2)通风处留置出气缝,遮盖防雨

因条件达不到,大多数企业现在仍然采用露天堆放砌块,所以要注意选择宽敞平整无积水的堆放场地,出釜堆放时每排要留置一定宽度的出气缝,使靠里摆放的砌块也能得到干燥,水分散发,砌块上面需设置防雨布架空遮盖,以防雨水淋湿砌块。

(3)运输途中加强防护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在运输、装卸中做到文明装卸,以减少损耗和提高砌体外观质量。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率可达70%,在运输中应使用防雨布遮盖,防止淋湿。

1、施工单位控制砌块的上墙含水率

(1)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要密切配合,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期,详细组织施工计划,提前下达订购任务,使砌块与施工进度合理衔接,保证砌块上墙时间与含水率符合要求。

(2)砌块进场时,应选择地势高、无积水、平整的场地堆放,堆放过程中应使用托盘,避免砌块与地面接触。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防雨准备,避免砌块因吸水而增加含水率。

(3)砌块在浇筑前需浇水,确保抹灰砂浆的保水,防止粘结力下降及收缩过快而出现空鼓现象。砌筑前的一到两天内进行充分浇水。用劈开的方式检验砌块吸水深度。砌块在砌筑前浇水能保证砌筑砂浆本身硬化过程中水化作用所需水分,提高砂浆的粘结力。不宜浇水后长时间不砌筑和多次浇水使砌块含水量过高,这样会造成砌筑后干燥收缩过大。不宜采用砌筑时随砌随浇,造成砌块表面含水量不足,使砂浆硬化过程中与砌块抢夺水分,影响砂浆凝结,降低粘结力

(4)砌块上墙砌筑后,控制粉刷时间,使其充分干燥。如果砌块上墙前含水率未达到规定的控制范围,那么应该在砌筑后使其充分失水。由于砌筑时,砌块本身含水率未达标,加上砌筑施工用水和砂浆含水的状况,因此不能马上粉刷。

规范要求砌体抹灰宜在砌体砌筑完成60d后进行,且不得少于30d。

(5)在砌体上墙时,应测试砌块的含水率。简单的测试办法可以采用称重换算法,将砌块称重,计算出单体体积,按砌块的干体积密度级别,计算出干态重量,减去实际称重,计算出含水率。要注意的是,取样要均匀,具有代表性。

四、砌筑完成之后的保护措施

1.砌筑墙体内的拉结筋、预埋件、给排水、暖卫、电气等管线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或损坏。

2.砌体上的设备槽孔以预留为主,因漏埋或未预留时不应剔凿损坏砌体,应采取弹线切割方法,并应保证砌体的完整性,如有活动或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

3.砌筑施工应及时清除落地杂物及垃圾。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砌筑施工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做到工完场清。

4.塔吊吊运材料、室内倒运材料、拆除施工架时,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边角。 5.安装埋件时,宜用电钻钻孔扩孔,用扁铲扩方孔,不得对隔墙用力敲击。对刮完腻子的隔墙,不应进行任何剔凿。

6.严防运输小车碰撞隔墙板及门口。

7.材料堆放必须平整,砌块堆放需立放且码放高度不得高于2m,运输时严禁碰撞。

8.不准站在未完成砌筑的墙上做划线、清扫墙面等工作

五、总结

很多裂缝都是在砌块达到气干状态以后现的,说明相对湿度变化引起的砌块含水率变化和含水率梯度产生的应力,可能是导致加气混凝土砌块产生裂缝的最主要原因。单纯通过控制砌块含水率并不能完全解决砌体裂缝问题,而且加气混凝土砌块尺寸较大,控制整个砌块的含水率符合要求难度很大,应该根据气候特点、施工季节和砂浆性能进行综合考虑。控制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达到最佳含水率状态,尤其是表层含水率,以提高砂浆和砌块的粘结强度以及砌体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

论文作者:刘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析砌块含水率对二次结构施工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