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iCCO技术对感染性休克病人监测的护理论文_张欢欢

张欢欢

(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ICU 江苏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分析PiCCO技术在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检测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ICU病房中5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PiCCO技术进行检测和护理的情况,总结PiCCO技术的应用经验。结果:51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8.04%;全部患者为发生意外拔管、导管阻塞以及其他感染,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0%。结论:针对ICU病房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合理运用PiCCO技术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调整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PiCCO技术;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193-02

感染性休克是ICU病房中常见的一种休克类病症,该病症的治疗难度大,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大部分休克患者在发病时,都会出现低动力或是高动力型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限制液体和血管活性限制必须同时进行。PiCCO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加强对患者的液体管理的方式,能够为治疗过程中的合理用药及疗效判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为了进一步了解PiCCO技术在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检测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对5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ICU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5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例,女性14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2.64±5.35)岁;导管留置时长平均为(4.07±1.48)d;全部患者的APAACH IIP评分不低于17分。

1.2 方法

1.2.1 PiCCO操作方法

(1)首先为患者建立中心静脉通道。完成动脉穿刺后,置入PiCCO的双腔股动脉热稀释导管,其中一腔连接监护仪,用于测量动脉血温,另一腔与换能器连接,检测患者的动脉压。

(2)录入患者的身高、体重的基础数据,根据提示剂量为患者输注低温生理盐水,然后开始测量。通过PiCCO分析热稀释曲线,记录得出的CO数据。

(3)按照上述操作反复进行3次,得出3次的平均值,作为参考数据。

(4)在操作中,之一避免肢体或其他物体接触温度传感器和专用导管,避免测量数据的误差。

1.2.2治疗方法

在早期治疗过程中,根据PiCCO监测的各项指标进行液体复苏,能够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情况。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根据PiCCO监测到的GEDVI、EVLWI、ITBI的指标数值,确定补液的剂量和补液的速度。

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要求6h内患者各项指标达到以下标准:中心静脉压(CVP)控制在8mmHg到12mmHg值间,平均动脉压(MAP)不小于65mmHg,患者尿量不少于0.5ml/(kg*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不小于70%[1]。

补液的具体原则为,先进性晶体补液后进行胶体补液,同时补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尿量的变化,每天为患者进行定时的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离子检测、生化检测,同时注意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

如果患者的CI、MAP、SI水平低于正常值,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于此同时还要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注意保护患者的胃肠粘膜,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其他病症进行对症治疗。

1.2.3护理方法

(1)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定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避免患者的病情的突然恶化。a.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尿量、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b.在为患者进行补液时,应做到实时监测PICC0的结果,并依据监测数据明确适当的补液剂量,及时对速度做出相应的调整[2];c.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定量、现配以及定时应用等准则,避免感染现象的出现;d.对于患者24h的出入尿量,应做到密切检测并详细记录,通过尿量可以有效明确患者全身容量的情况以及肾脏灌流情况。

(2)加强导管护理:a.加强并完善关于无菌操作的规范制度,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应用透明敷料做好导管术口的覆盖;定时检查患者的导管术口是否出现了渗血、松动以及分泌物情况;压力传感器需要每星期更换一次,测压生理盐水每日更换一次;b.密切检查股动脉导管、深静脉导管以及整体的监测系统是否出现了阻碍;并观察管路连接处是否存在松动、脱出以及血液倒流的情况[3];c.定期检查PICC0仪的数据以及波形是否存在异常,从而有效避免管路阻塞、脱出或者是故障的出现。d.定标每8小时进行1次,如果患者的病情突然变化或者是数值出现了异常,则需要重新进行定标工作;e.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了高热症状,应及时将情况告知主治医师,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将导管拔除,并对其尖端进行细菌培养;f.每日定时检测患者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同时测量其四肢的皮肤温度;另一方面,也应定期测量患者的双下肢腿围,明确是否出现静脉栓塞、肿胀以及回流受阻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将导管拔除[4]。

2.结果

51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8.04%;1例患者因多个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1.96%。全部患者为发生意外拔管、导管阻塞以及其他感染,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0%。

使用《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问卷》对51例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总满意率为92.16%,具体数据统计情况见下表 。

3.讨论

PiCCO是临床上较为先进的一种血流动力学检测手段,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及时、准确,不仅敏感度较高,且检测过程安全便捷。对ICU病房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PiCCO检测,可以及时得到各种参考数据,便于早期液体复苏和其他治疗手段的开展,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5]。

在应用PiCCO技术的同时,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拔管、导管阻塞以及其他感染等意外事件,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ICU病房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合理运用PiCCO技术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调整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慧芳,张宁,卢岳青,等.PICCO容量监测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14):47-49.

[2]许艳军,杨喆.picco指导的crrt液体管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1):1782-1784.

[3]蒋沁娟,张成烜,徐伏良.8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PiCCO血流动力学特点[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186-187.

[4]钱志贤,宋佳,周娟娣,等.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合并心肌损伤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8(1):147-149.

[5]郑喜胜,张海洋,倪猛,等.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PICCO监测仪应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247-1249.

论文作者:张欢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应用PiCCO技术对感染性休克病人监测的护理论文_张欢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