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与超越中继续前行论文

在继承与超越中继续前行论文

在继承与超越中继续前行

□梁阿莉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和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应追随着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步伐,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前行。

【关键词】 改革开放;改革发展;深化改革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发表,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1],也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70年代末出生的这一代人,有幸与改革开放成为了同龄人,见证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安康,应追随着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步伐,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前行。

白雪洗净身体赤裸裸坐在井台上,但柳含烟似乎企图尽泄心中的淤集,吃力地,不停地摇着井台上的轱辘冲洗身体,直到她脱力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艰难探索后的勇敢抉择

我国在1956年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后,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真正确立起来了。社会主义中国开始迈向了新的征程。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艰难探索后,我党和人民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为我国以后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探索中也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一些错误。尤其在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后,如何重构中国,并破解中国未来发展的难题?吃饭问题成为首要大事,我国当时的情况是粮食产量二十年停滞不前,与此同时,全国人口却增加了一半,温饱问题成为全国人民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计划经济的弊端也逐步表露出来,广大民众需求的生活物品,基本上都处于极度匮乏状态。而且,当时几百万下乡知青回城的同时也都变成了社会上的失业者。整个社会和国家都处在特别需要生活物品,需要工作,需要开足马力,必须进行生产,进行发展的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早在建国初期就提出向苏联学习的口号,毕竟苏联是第一个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事业搞得如火如荼,而且与当时的美国形成对抗的两大社会阵营。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是我国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国借鉴的对象,虽然在后来学习甚至照搬苏联模式时,毛主席提出“以苏为鉴”,但是,我国的工业生产体系还是不可避免地倾向重工业。以苏为鉴的同时,也要防止波兰的“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广场事件”在我国的发生。我国不能因为饥饿、因为失业,就对社会主义社会产生疑惑,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失去信心。一方面,要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让人民吃饱饭,让民众有活干,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社会有认同感。经过艰难探索后,以安徽小岗村的红手印为农村改革的契机,18户农民自发的创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之后,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勇敢地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新模式,中国领导人勇敢地提出了改革开放新理念。

有一年,父亲因为手术后养病,大一放暑假的我第一次扛起铁锹,穿上父亲的雨靴去浇水。从没有打过拦水坝的我站在水中,一次次放土方,可土方一次次被水冲走,最终还是在母亲的帮助下才打好了坝。我精疲力尽地坐在渠沿上,看着被泥水灌湿了的双腿,深深体会到了父亲浇水的不易。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举世瞩目的中国成就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稳居世界第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7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1749.38亿美元,折算GDP为1,862亿美元,人均GDP197美元,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即1979年,我国GDP总量就已经达到2,709亿美元,GDP总量增长了45.5%,人均GDP279美元。虽然两年内国家人口同比增长了2,500多万人,人均GDP依然增长了41.6%。到2010年第二季度时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到2017年GDP总量达到12.24万亿美元,相比较40年前的1977年,GDP总量增长了近65倍,人均GDP8,463美元,相比较40年前的1977年,人口在40年里增长了44,000多万人,人均GDP增长了近42倍,且自2010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通过这4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改革开放的举措,40年里人口增加了54%,吃掉了一部分经济发展的总量增长,但是数据结果显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依然在2010年第二季度首次超过了日本,居于世界第二,并且近几年一直稳居世界第二。

(三)多个项目全球领先,同时我国对世界的贡献率已超30%,居世界第二。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各个行业的技术革新如雨后春笋。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的日新月异,中国在多个领域和多个行业已经成为个中楚翘。被大家称之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技术,我国引进起步较早的四个先动国家,分别是德国、法国、日本和英国。技术引进之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国情具体改良。根据我国具体地理实际以及50多年铁路实践建设经验,进行车身改进,并将技术化为己有成为世界的霸主。青藏铁路是迄今为止世界高原铁路技术建造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同时,我国高速铁路在运营里程和在建里程以及平均运行速度上均是世界第一。

根据前文分析结论,本文将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进口量作为因变量,将国内市场规模、国内产量、汇率水平,进口价格、国产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以及进口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作为自变量,构建多元线性模型,运用Eviews8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本文构建的模型为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和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由于跨越的时间与范围涉及的方面太广,本文仅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改革开放后,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社会和国家的主要矛盾重新进行了界定和描述。同时,党和国家把社会主要矛盾规范化表述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根本任务的调整。如何生产更多的物质,如何满足民众对精神产品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农民在生产劳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作物亩产产量和总产量水平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1979年粮食总产量33,212万吨,相比1977年的28,273万吨,粮食总量增长了14.9%;人均粮食产量由297.7公斤增至340.5公斤,人均只增长了12.6%。到201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1,791万吨,相较40年前的1977年,粮食总量增长了54.2%,人均452.5公斤,相较40年前的1977年,人口在40年里增长了44,000多万人,人均粮食增长了34.2%。即使人口数量出现了急剧上涨,但是人均粮食产量依然比40年前翻了一番。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40年里,不仅民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完全得到了解决,并且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富足。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3],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但我国会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综合施策的基础上,努力前行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领域的领先发展与成果。诸如:水稻研究领域的超级稻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激光技术我国已经占据世界第一;量子通信模式,已在我国合肥建设全球唯一的城域示范,全球独此一家;反卫星武器技术目前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研制出来,寄生星只有中国拥有;传感网技术所涉及的二维码技术,全球仅限美国和中国掌握。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引领着世界潮流,并且在航天领域的多个方面已与美国齐头并进并驾齐驱,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美称的我国建桥技术,三峡工程代表着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军事武器装备上,我国的弹道导弹技术领先全球。其中陆战用东风26、东风41等一系列后续型号的研发和改良,对美国大部分地区、欧洲地区、洲际打击能力极具威胁。

改革的目的既是为了发展,也要服从稳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渐转为中高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稳定因素的力量日益凸显,我国经济在发展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步显著提升,多个项目全球领先,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已超过30%,推动经济迈向更高发展水平。

三、改革开放不停步,在继承与超越中继续前进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发表的“南方谈话”无疑成为时代宣言书,进一步深化改革新的设计师习近平同志,更是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我国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继承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治党治国而作出的新战略和新布局。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进行回顾和分析,以及中央再次提出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决策,不难发现“四个全面”是对“南方谈话”的继承与超越,全面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开放是对原有改革开放的继承与发展,前者的适时提出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加全面科学地发展。

中华民族经历了痛苦的抗争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艰难的改造时期、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辛的探索时期、中国领导人经过决绝的选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不懈的改革和建设时期。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来看,今天的中国尤其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阶段性的胜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变革是大趋势向、人心所向,要在“两个一百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认清形势,顺应历史潮流,以更大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全面深化改革,在继承与超越中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8:4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93

[3]黄俊英.小康社会的提出以及十七大关于小康的新论述[J].观察与思考,2007,21:24~25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49

【作者简介】 梁阿莉(1979.5~),女,陕西礼泉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标签:;  ;  ;  ;  

在继承与超越中继续前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