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六个问题报告建议将这一制度转变为建立三大支柱_养老保险论文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六个问题报告建议将这一制度转变为建立三大支柱_养老保险论文

世界银行一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有六——报告建议,这一制度应向建立三大支柱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银行论文,这一论文,三大论文,中国论文,支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讯 最近,世行驻华代表处与中蒙局联合编写了研究报告:《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报告认为,中国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以城市为基础、现收现付式的待遇定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它主要覆盖国有企业,而各地非国有企业的覆盖率只有20%左右。目前,国有企业的缴费率均很高,其中煤炭部门的缴费率高达24.5%,大大超过国际水平。同时,各省之间的缴费率差别很大,例如,广东省为19%,而湖南省则达25%。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既不能减轻国有企业负担这一短期问题,也无法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所需要的老年保障这一长期问题。

报告称,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六:一是不能将养老保险、社会福利与企业经营分开,企业仍需对其退休工人负有很多的责任;二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因在不同省份,缴纳的费率可能是在20%—40%之间不等,这无异于对同一个产品收取不同的销售或增值税,没有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三是现行制度将全国分成许多市级统筹单位,使得工人的退休待遇难以转移,阻碍了劳动力流动;四是由于几乎所有养老保险费都被用于支付现期的退休金,支付给养老保险金节余的利息率也是名义的,在目前制度下设立的个人帐户大多是空帐户,帐户中几乎没有什么实际资产,这样的空帐根本不能满足积累养老基金的目标;五是现有制度要求将80%的养老保险金节余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或存入银行,由于近年的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养老保险金节余实际上是在损失它的购买力,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对养老基金节余的自主管理权,将这部分节余投资于地方项目,导致低效益的资本配置;六是由于目前的空帐制度和缺乏可靠的长期金融投资工具,政府无法将养老基金的积累用于有较高回报率的国内基础设施和其它长期投资,失去了调整投资结构的机会。

报告建议中国向由三大支柱组成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变,认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应该包括:(1)制度的统一;(2)降低养老负担;(3)引进实帐积累的个人帐户;(4)保证足够高的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报告说,根据这四个改革目标,建议中国结合社会统筹和实帐积累的个人帐户,实行由三大支柱组成的养老保险制度。

支柱一:基本养老保险。要求所有企业都要参加。改革开始,基本养老金将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9%的缴费率计提, 相当于每一计费年份的当地(以省为单位的城市或农村)社会平均工资的0.6%。 按照这一标准,一个有40年工龄、中等工资收入的工人,可以从这部分养老保险中领取到相当于其退休前净工资24%的养老金。低收入者可以高于这一水平,而高收入者则低于这一水平。由于这部分养老保险为保证使每一个退休者至少都能够生活在贫困线以上,需要在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之间进行调节,因此具有强制的社会再分配和社会保障性质。

支柱二:实帐积累的个人帐户。这部分养老保险同样具有强制性质,它的缴费率相当于一个工人工资的8%,由企业和职工各缴纳一半。 假设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与工资增长率相等,这部分养老保险为工人提供的养老金相当于其退休前平均工资的36%。需要指出的是,建立实帐积累的个人帐户,应该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资金市场相结合。

支柱三:补充养老保险。这部分养老保险主要是用于提高养老保险水平,由企业和职工个人自愿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多少,依赖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和选择,但这部分保险也应该是全基金式的和可转移的。

对于养老保险这三大支柱,政府作为支柱一的最终担保者,要发挥其管理职责。改革初期,尤其要通过加强税收管理,注意降低拒缴率;政府对于支柱二的职责,主要是作为监管者和某些金融工具的担保者来发挥作用。为防止个人帐户变成空帐,对该帐户的管理应与第一支柱分开。支柱三将由中央银行视同其它金融机构负责监管。

报告说,作为一种过渡方案,已经退休的工人仍将继续享受已有的退休待遇,但退休金的增长率应与消费物价指数挂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退休的工人,养老保险待遇包括:根据个人帐户余额计算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改革前每年工资的1%+可能有的补充养老保险。

标签:;  ;  ;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六个问题报告建议将这一制度转变为建立三大支柱_养老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