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法在宫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徐燕红

昆明市中医医院妇科 650011

【摘 要】目的 探讨5S 管理法在宫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为推进护理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2015 年起,我科在宫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实施 5S 管理,对专科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比较管理前后宫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护士的工作能力以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5S 管理后,宫腔镜手术器械的准备完好率、放置的规范率、器械准备的及时性、有效使用率、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器械损耗率低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士的器械清洗流程、器械用途、拆卸与安装方法知晓以及服务态度得分、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S 管理法能够有效改善宫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和有效利用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5S 管理;宫腔镜器械管理;应用

宫腔镜手术是采用膨宫介质(膨宫液)扩张宫腔,通过纤维导光束和透镜将冷光源经宫腔镜导入宫腔内,在直视下观察宫颈管、宫颈口、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开口,明确疾病的位置、范围,并对病灶进行活检、分析以及行宫腔内的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或仅轻微不适,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随着临床使用率的逐渐增加,宫腔镜器械的管理问题也日渐突出。5S管理法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又被称为“五常法则”或“五常法”,具有简单、实用、合理、高效的特点。该管理方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工作差错、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我科在宫腔镜器械管理中实施 5S 管理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2014年1至9月我科共完成宫腔镜手术60台。2015年1月起在宫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实施 5S 管理,选取2015年1至9月宫腔镜手术 60台,统计相关数据对5S 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两年中科室医护人员未发生明显的人员变动。

2 5S 管理方法

2.1 素养(SHITSUKE)。组织护士学习 5S 管理法的相关知识,相关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树立“最优质的服务给患者,最满意配合予医生”的目标,分析目前宫腔镜手术器械管理、操作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让所有的护理人员知道器械准备不足、器械部件缺失导致的结果。成立宫腔镜器械管理小组,设置组长 1 名,为高年资主管护师,经验丰富,具有专业特长,责任心、判定力、应急能力强。小组成员按照 5S 法进行宫腔镜器械管理,组长督促指导护士贯彻 5S相关规章制度,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2 整理(SEIRI)。宫腔镜器械种类繁多,且检查镜、电切镜需要配套使用,采用高透明的无菌柜,分门别类放置,并且上锁,达到一目了然、便于工作人员拿取、清点、不易遗失的目的。制订宫腔镜器械消毒交接清单,规范科室护理人员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交接流程,核对后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宫腔镜器械的完好率。定期检查,及时淘汰残次品,避免不知情的工作人员用于手术操作。长期闲置的物品有专门的保养和分类制度。每次手术前,宫腔镜器械管理小组根据手术的种类,判断必须和非必须物品,准备所需的宫腔镜器械、材料,将要用的物品按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保证准备完好率、放置的规范率、器械准备的及时性。

2.3 整顿(SEITON)。将宫腔镜器械及相应的零件部件进行拍照编号,注明名称、用途、保养和使用注意事项,汇编成册,对护士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以便于护士掌握其功能、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小组组长利用晨会组织讲解,进行宫腔镜器械的操作示范、整理放置,让每位护士逐一操作、整理,及时进行指导。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使护士充分了解宫腔镜器械的基本操作、保养程序。形成设备、仪器的管理责任制度,制定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相关工作开展能够有章可循,提高工作的责任心。使用宫腔镜器械前,预先进行检查,保持器械、仪器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宫腔镜器械在手术结束、消毒处理后立即回归原位。

2.4 清扫(SEISO)。由专人负责、专人执行检查、清洁工作,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选用先进的清洁工具及效果好的清洁剂,保证工作现场无尘、无血迹、无污染,自始至终保持手术间清洁、规范,物品取出后能够立即投入使用。同时将器械的保养工作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定期检查仪器性能和清洁状况,经常用消毒水擦拭设备和仪器。将贵重的仪器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处理结束后,应用专用的保护罩加以覆盖。

2.5 清洁(SEISO)。清洁工作是整理、整顿、清扫的完善和补充,建立清洁责任制度,使工作环境、物品、器械保持清洁状态,坚持每天以 5S 管理细则为标准完成各项活动,防止杂乱摆放,制造垃圾。

3. 观察指标

3.1 管理质量:包括宫腔镜器械的准备完好率、放置的规范率、器械准备的及时性、有效使用率、清洗合格率。其中清洗合格率以 1套器械为单位,内有 1 件器械清洗不合格,即记为该套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5S 管理法实施前后各取 100 套器械进行检验。

3.2 护士的工作能力:采用器械清洗流程、器械用途、拆卸与安装方法知晓及服务态度得分来评价,每个方面的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能力越好。

3.3 医护人员满意度:包括对工作环境、管理方法、自身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医生包括对手术室环境、护士工作、器械管理质量等方面的评价,满分均为 100 分。两个量表均换算成百分制,85 分以上为满意。

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7.0 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x-±s)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 5S 管理实施前后宫腔镜器械管理质量的变化。5S 管理后,宫腔镜器械的准备完好率、放置的规范率、器械准备的及时性、有效使用率、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器械损耗率低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

6讨论

随着医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和转型,微创技术获得发展,腔镜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宫腔镜设备作为贵重精密仪器,相比于普通器械而言,存在购置成本高、保养技术性强、消毒灭菌要求高的特点。宫腔镜器械需要指派专人进行管理和保养,了解仪器的性能,掌握仪器的常规操作,还应该懂得常见故障的排除、日常维护和保养。宫腔镜器械的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是确保宫腔镜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前提

目前,宫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已经成为科室护理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手术的安全、效率和成本。为了达到宫腔镜器械“低耗、高效、安全”的管理目标,必须提高宫腔镜器械的管理水平,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实现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S 管理是一种内部实施的现代管理方法,是改善工作程序及质量的工作,于 20 世纪起源于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近年来,5S 被用于手术器械的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管理方法。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5S管理法有效提高了宫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能力,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与5S管理过程中成立了器械管理小组,注重对小组成员的培训和管理,每个人都有责任,认识到品质管理对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保证了素质。不同的器械、设备都有了与之相对应的明确标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5S管理法帮助护士形成了器械、设备的主动管理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我约束能力。

综上所述,5S管理法能够有效改善宫腔镜器械的管理质量和有效利用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何秀兴.5s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腔镜器械发放和使用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38-39

[2]李金萍,杨丽峰.持续质量改进在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8):637-640

[3]潘璟,晋云花.5S管理法在门诊耳鼻喉科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4):141-142

[4]宋妙.5S管理法在泌尿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4,26(4):525-527

论文作者:徐燕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5S管理法在宫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徐燕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