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现状分析及实施建议论文

师范院校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现状分析及实施建议论文

师范院校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现状分析及实施建议

马伶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摘 要: 中华经典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即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师范院校推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性情、熏习品性,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为他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师范生的“准教师”身份对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有着特殊意义,他们对中华经典的认同与传播对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深入推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进行,笔者从在师范院校推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入手,对现行环境下师范院校学生阅读中华经典作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推进师范院校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 师范院校;中华经典;诵读;阅读方式

一 在师范院校推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师范教育是培养祖国“园丁”的主要途径,只有保证师范教育教学质量,“准教师们”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的中华儿女,其都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经典的历史使命。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只有将他们培养成中华经典传承者,才能赋予民族文化更悠久的生命力。师范院校所培养的“师范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今后会走上教育岗位,其教师身份使他们能够在推广、弘扬中华经典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当他们对中华经典有足够深入的理解,他们就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中华经典文化的洗礼。

Hyperphosphatemia is one of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pathology and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信息良莠不齐,负面信息对青少年成长的摧毁力量不容小觑。同时,信息技术的革命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电子阅读逐渐取代传统纸质媒体,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读图时代”,而图像会使人容易忽略阅读文本原本的意义,患上“文化近视症”。调查表明,学生们越来越疏离经典阅读,阅读方式也由细读向泛读转变,这使得阅读者很难把握经典作品的精髓和内涵。在此背景下,开展中华经典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师范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功能,尤显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 现行环境下师范院校学生阅读中华经典作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阅读优秀作品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发扬优秀作品精神引领作用和价值的必然选择。在师范院校开展中华经典作品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发展这些优秀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师范院校学生阅读中华经典作品的情况不容乐观,甚至即使是教师对学生做出了阅读要求,也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认真阅读经典作品。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目前影响师范生阅读中华经典作品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淡化了校园内中华经典作品的阅读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使众多学生成为“低头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日渐流行的网络文学也正在造就快餐文化的消费倾向。经典文学往往被加工后以更灵活多变的方式进入阅读者的视野,另一些次生途径的传播也正慢慢使经典作品失去了其原有的精髓特质。久而久之,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低,阅读动力越来越小,甚至最终放弃了阅读。学校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与需要,丰富硬件使其“有书读”,指导方法使其明白“如何读”,创新活动使其“乐于读”。以点带面,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们主动成为传承、传播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主角。

(二) 学生对阅读中华经典作品的意义缺乏认识

为了在师范院校学生群体间做好推广中华经典诵读工作,学校不仅要使诵读活动更规范化,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创新形式,鼓励广大师生群体参与其中,在校园内创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

(三) 教师对学生阅读经典缺乏持久、细致的引导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的榜样示范力量不容忽视。部分高校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甚于经典作品的阅读。也有的教师重视中华经典作品的阅读与推广,但只停留在口头鼓励,没有给予学生系统的、可行的支持。学生阅读意识薄弱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基础只是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而人文素养才是能使他们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的关键。例如,有很多学校在招聘师范生时往往会要求他们手写简历,而不是像一般的企业那样只需要打印就行了。这些学校的目的一方面是考察这些师范生书写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从侧面考察应聘者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所以,对于师范生而言,阅读经典的必要性要大大强于其他人。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身体力行,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 推进师范院校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建议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中华经典作品,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文学经典阅读持“无用论”,认为短期阅读效果甚微,远远没有学习专业课程知识有用。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对阅读中华经典作品产生正确的认知,就很难体会到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一个“过来人”的角色,在言传身教中向学生阐释阅读中华经典作品的意义,并且有系统、有方向、有计划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含金量高、对他们未来发展影响比较大的作品,让他们在尝试性阅读中发现中华经典作品的内在魅力,从而逐渐增强阅读的动力。

(一) 加大对阅读中华经典著作的宣传力度

不可否认,当前很多师范院校学生的阅读意识比较薄弱,对阅读的价值缺乏认识。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行为,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在此之前,教师必须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去培养学生阅读意识。只有当学生有自主阅读的意识,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自主阅读。学校可以设置规范化、系统化的阅读课程,保障阅读时间,增进学生与教师面对面讨论交流的机会。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几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明确要求学生查询、收集相关资料,并大胆地在公众场合阐述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促使学生进一步明晰阅读意义,使浅阅读逐渐向深阅读的方向发生转变。

诸暨市在“大调解”体系建设过程中,把首要工作放在调解组织的健全完善方面。经过多年建设,该市已建立覆盖村、镇乡(街道)、市三级的完备的调解组织体系。截止2017年底,全市建立各类调解组织741家,其中,村、社区调委会533家,镇乡(街道)调委会27家,企事业单位调委会149家,行业性专业调委会12家,在17家公安派出所设立20家人民调解工作室。

(二) 培养学生阅读意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要想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应该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好处和价值。教师要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应通过不断阅读经典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竞争力。学校和教师还可以利用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经典名著,同时创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方便师生进行交流、相互探讨。

(三) 丰富活动模式,帮助学生处理好两种阅读方式之间的平衡

新媒体崛起对传统阅读方式的挑战应该引起重视。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阅读”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力量,即将它传播率高、渗透范围广的优势与传统纸媒不可替代的厚重底蕴与深度影响相结合,教师可定期开具阅读推介书单、举办读书交流报告会、开展讲座、讲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重点对学生的阅读源进行过滤和筛选,促进阅读兴趣,形成良性的阅读循环指导。

水生产力最初指农业灌溉中的水分利用效率,即单方水的有效产出,近年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国际水管理研究所(IWMI)、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基因资源研究所(IPGRI)等著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水生产力研究计划。其中,IWMI提出的水生产力概念为单位(体积或价值)水资源所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或价值。这种水生产力概念范畴较窄,主要用于衡量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足以反映整个社会的水资源利用能力与技术水平。

四 结束语

从当前师范院校学生阅读中华经典作品现状来看,当前师范院校学生阅读中华经典作品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阅读动力不足、意向不够强烈,对经典作品的理解程度尚浅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推进师范院校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必须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并持续推进落实,才能切实发挥“师范生”在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事业中的巨大潜力,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王细芝.高职院校经典诵写讲行动实践路径探析[J].广西教育 ,2019(03):144-145.

[2] 许吴鹃.农村初中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05):14.

[3] 马青香.“中华经典诵写讲”与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科教导刊 (下旬 ),2018(02):131-132.

[4] 杨欣.“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策略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分析[J].课外语文,2017(25):164.

[5] 李志国.“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策略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文学教育 (下 ),2016(04):64-65.

[6] 靳浩辉.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重视域——时代价值、现状审视与实践路径[J].教育探索,2017(03):83-85.

[7] 樊海源,张慧研,王炜杰,等.推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6(02):91-93.

[8] 高宏刚,许建争.创新文化素质教育 深入推进文化育人——高等学校文化育人研讨会暨第五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综述 [J].教育研究 ,2012,33(09):158-159.

[9] 尚晓丽,唐春艳.“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优化“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路径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8(02):76-80.

本文引用格式: 马伶.师范院校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现状分析及实施建议[J]. 教育现代化,2019,6(52):141-14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2.063

基金项目: 此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语言文字课题《师范学院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推广研究》(课题编号:2014YB-014)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 马伶,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研究生学历,副教授,长沙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艺学。

标签:;  ;  ;  ;  ;  

师范院校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现状分析及实施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