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子宫切除术及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林卫平1, 俞小花2

林卫平1 俞小花2

(1.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妇产科 浙江 温岭 317500 2.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浙江 温岭 317500)

【摘要】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患者选择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60例使用经腹子宫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9.2±3.1)min、术中出血量为(98.2±16.8)ml、住院时间为(7.2±0.0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8.6±8.9)min、术中出血量为(154.8±34.2)ml、住院时间为(13.8±1.2)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切除患者,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显著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能够使患者手术时间得到有效缩短,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阴式子宫切除术;经腹子宫切除术;应用效果

【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A

子宫良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在临床中通常采取子宫切除方法治疗子宫良性疾病,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加快术后恢复,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便显得极为重要[1]。在临床中,有过采取经腹子宫切除术的先例,但是效果不甚理想。现代医学提倡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手术。本组选取了120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120例子宫切除患者均为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具备引导分娩史及剖宫产史,并且均经全身检查确诊,同时将恶性肿瘤以及阔韧带肌瘤等严重病灶逐一排除[2]。以不同的术式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中,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42.8±2.1)岁。对照组60例中,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42.9±2.0)岁;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患者采取经腹子宫切除术。给予硬膜联合麻醉后,在患者下腹位置作横切口,钳夹方式自上而下,将圆韧带切断、卵巢固有韧带及子宫主韧带等,进一步将子宫切除,各残端采用10号丝线行缝合措施,采用1号可吸收线对阴道残端进行闭锁缝合,使用4号丝线将盆底腹膜连续缝合,进一步对残端做好包埋;采取逐层关腹操作,手术后将尿管留置,于术后2d将尿管拔除[3]。

(2)观察组患者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给予腰膜联合麻醉,在患者宫颈和阴道壁交界位置的结缔组织当中注入20毫升生理盐水+0.1%肾上腺素0.3毫升[4],以此使患者术中出血量得到有效降低,切开阴道和宫颈前后壁交界位置的黏膜,将切口和膀胱地下的距离维持在0.4厘米左右,分离直肠、宫颈与膀胱之间的疏松间隙,主要分离方式为钝锐性分离,至前后,对腹膜采取反折操作,进一步将其剪开,于两侧进行延展,做好切缘牵引标记,进一步处理好主韧带以及子宫血管等,将断端进行缝扎,做好卵巢以及输卵管固有韧带的钳夹,在切断之后采取双重缝扎措施[5]。如果患者引导前后壁出现膨出状况,需采取修补术,术毕之后留置尿管,并主要止血操作。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做好详细记录,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6]。

1.3判定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其中,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抑郁症、尿路感染、性功能减退以及卵巢功能减退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子宫切除术是临床妇科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诸多子宫病灶均可能需要采取子宫切除术,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以及其他子宫疾病等。结合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子宫良性病变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是采取子宫切除手术。为了使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术后恢复加快,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选择合理、正确的手术方式便显得极为重要。

本组研究重点提到经腹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其中,经腹子宫切除术是一类传统的子宫切除手术入路,该手术方式对器械没有太高的要求,手术野易暴露,且手术操作方法简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创伤大,不利患者术后恢复,并且术后还可能在体表处留下瘢痕。因此,现代医学不主张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实施经腹子宫切除术。对于阴式子宫切除术来说,不需要冲洗盆腔,同时也不需要开关腹,是一类微创手术,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手术过程不采取腹腔内操作及腹腔开放,能够使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并且对肠功能影响非常小。对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在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之前,需对患者加强访视,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况,相关医务人员需耐心积极向患者讲解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势及必要性,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紧张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增强医患沟通,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进一步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为手术的成功起到保障作用。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对于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显著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前者术式主要存在的优势是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降低术后尿路感染、性功能减退、卵巢功能减退以及抑郁症等并发症的发生;这与本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所以,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良性疾病中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采纳。

本组抽取了120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60例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60例使用经腹子宫切除术,结果表明:(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9.2±3.1)min、术中出血量为(98.2±16.8)ml、住院时间为(7.2±0.0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8.6±8.9)min、术中出血量为(154.8±34.2)ml、住院时间为(13.8±1.2)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合上述研究,可得出结论:对于子宫切除患者,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显著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能够使患者手术时间得到有效缩短,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秀娟.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15,07(12):76-77.

[2] 吴清梅.王媛梅.董春莲.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08(10):1586-1588.

[3] 欧阳艳华.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2013,02(18):3561-3562.

[4] 李红梅.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06(21):123-124.

[5] 刘艳.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效果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2013,09(11):131-132.

[6] 张艳环.腹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3,02(11):21-22.

论文作者:林卫平1, 俞小花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1

标签:;  ;  ;  ;  ;  ;  ;  ;  

阴式子宫切除术及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林卫平1, 俞小花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