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老年患者空肠输注肠内营养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研究论文_武福连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研讨胃肠外科老年病患空肠输注肠内营养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相关问题,了解护理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治疗的老年病患50例,对于所有病患,统一用空肠输注肠内营养的方式进行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护理方式,最后肠内营养干预前后病患对比及其并发症相关情况统计。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的ALB、PA、TFN水平指标改善效果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肛门排气用时(47.5±11.7)h,首次排便时间(82.5±15.6)h,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用时(7.6±2.0)h;并发症发生率8例16.00%(3例腹胀、2例腹泻、3例腹痛),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胃肠外科空肠输注肠内营养的老年病患进行综合干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效果,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胃肠外科;空肠输注;肠内营养;胃肠功能

随着中国年龄结构化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在老年人人数的增多的大背景下,老年病患的增多引起我们的重视。关爱老年人,了解其生理特点,势在必行。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以及各器官机能下降,手术对其带来的伤害尤为严重,存在手术后代谢缓慢,营养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针对老年患者手术后营养物质供给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1】。肠内营养可以补充病患所需要的营养,使其尽早康复,减少住院时间,但是需要加强护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并发症,缓解病情。因此,这次研究主要目的就是研讨胃肠外科老年病患空肠输注肠内营养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相关问题,了解护理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病患基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治疗的老年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上所有病患均为胃癌根治术病患,同时均已经顺利完成手术,且病情稳定。患者年龄62~75,平均年龄(69.15±5.75);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以上所有病患,基础上结合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营养支持的原则,从液囊空肠营养管进行营养物质供给,先是小剂量,低能度,慢速度进行供给,根据实际情况,慢慢增加剂量,浓度和速度。输注时间为24小时持续输注,并保证温度保持37℃右【2】。实施综合干预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1、心理护理。病患的良好心态对病情的康复意义重大,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较好的影响;因此在护理老年病患的工作中,要充分了解老年病患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开导,尤其是对存在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心理的老年病患,要加强沟通,鼓励病患说出心中的想法,以减轻心理的压力和负担。2、监测病患生命体征。监测病患生命体征是基本要求和保障,及时掌握病患是否存在术后不良反应,如果发生异常,要及时联系主治医生,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3、健康教育宣传。在病患入院时,相关责任护理人员要对病患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惯、慢性疾病史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记录,并根据相关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进行健康宣教工作时,使病患充分根据自身情况了解护理方法,进行指导科学、合理的意见,从而使病患积极配合护理人员,使护理效果达到最佳;另外加强对病患家属的宣教工作,老年病患的恢复情况与病患的家属支持度有紧密的联系,有病患的家属的支持和陪伴,可以改善老年病患的心理压力,增加依从性,更为后续的相关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条件。5、管道护理。加强对老年病患的巡视力度,对病患的肠内营养情况进行定期的监测,同时密切观察病患管道是否发生堵塞,对存在躁动的病患,应对其做好保护性约束,并密切观察其血供和皮肤的情况【3】;妥善对管道进行固定,并对体外的长度进行测量,应用加压固定胶带对管道实施交叉性固定,如胶带发生松动、污染等快速进行更换,同时做好皮肤护理措施;6、肠内营养操作要求。在整个肠内营养支持操作中,必须做到无菌操作,应用输液泵进行持续的泵入,在泵入中,可以将老年病患的床头适当抬高30~45o,而注入的温度应控制在37 o左右,在术后1d,可以应用葡萄糖氯化钠(5%)剂量:250~500ml,缓缓注入,充分让肠道得到适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术后2d肠内营养泵入时间,可以在24h上下,同时对其滴素,应做到自慢到快、自浓度到高浓度的渡过模式,如病患发生相关并发症如:腹胀、腹痛、腹泻等,应及时对其浓度、剂量进行调整;7、对营养液的浓度、输注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病患发生误吸和反流的情况;另外病患大便的颜色、形状和排便时间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做好记录【4】。8、身体锻炼。当病患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病患进行合理的身体锻炼,同时锻炼的强度要根据病患的身体情况实施,在病患进行锻炼中需要家属的陪同,防止病患发生意外。9、肠内营养干预。在对病患实施肠道营养干预的同时,对病患的血气以及电解质进行密切的监测。

1.3观察指标

各项指标进行监测:①PA:前清蛋白;②ALB:血清清蛋白;③TFN:转铁蛋白;④肛门排气用时;⑤首次排便时间;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用时;⑦并发症发生率。

1.6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所有研究数据中的计量数据采用(`x±S),数据资料采用(%),两组将对比分析应用t和x2实施检验,如P值<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肠内营养干预效果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的ALB、PA、TFN水平指标改善效果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统计

患者肛门排气用时(47.5±11.7)h,首次排便时间(82.5±15.6)h,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用时(7.6±2.0)h;并发症发生率8例16.00%(3例腹胀、2例腹泻、3例腹痛),治疗效果较好。

3讨论

肠内营养支持是当下最为常用、常规的干预方式,特别针对胃肠道手术治疗病患,在手术治疗中因胃肠道发生损伤,致使病患的进食功能丧失或者延缓,故对病患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有效的改善病患的营养状况,亦能充分的保护病患的胃肠道功能,对促进病患的康复意义重大,尤其是老年病患的效果更加显著【5】。

老年病患的身体机能、生理功能、代谢水平均有所下降,术后会给病患的身体带来损伤,而损伤后延长恢复的用时,即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病患生命健康产生威胁,故对该类病患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深远,虽然对病患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护理,因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一旦发生并发症,不仅延长老年病患住院治疗用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本次研究中护理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的ALB、PA、TFN水平指标改善效果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肛门排气用时(47.5±11.7)h,首次排便时间(82.5±15.6)h,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用时(7.6±2.0)h;并发症发生率8例16.00%(3例腹胀、2例腹泻、3例腹痛),治疗效果较好。该结果充分的说明故对病患在实施空肠输注肠内营养支持中的综合干预护理的意义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对胃肠外科老年病患空肠输注肠内营养给予病患综合干预护理,不仅能促进病患胃肠功能快速的恢复、亦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老年病患尽快康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晓君,许勤,陈丽,等 . 胃癌术后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6):348-352.

[2]郑美虹,叶丹丹,邓玲,等 . 全面优质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30-131,134.

[3]孙丽华,李迎男,黄元元,等 . 护理新方案下 ICU 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的效果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22):16-17.

[4]李轲 .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10-211.

[5]马俊 . 探讨与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 [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2(20):734-734,735.

论文作者:武福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胃肠外科老年患者空肠输注肠内营养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研究论文_武福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