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论文_肖寒英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论文_肖寒英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疾病,主要在老年群体中常见。这种代谢疾病会导致人体内骨单位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骨质疏松易脆,容易引起骨折以及全身性骨质疾病。

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有(1)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表现的最常见症状。一般的只要骨量丢失12%以上就会出现疼痛。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主要体现在腰部,开始以要不明显后逐渐向两侧延伸,晚上睡觉与休息坐立时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直立时疼痛最为明显。白天疼痛,夜间和清晨起床时疼痛尤为剧烈。进行弯腰、运动时疼痛加剧。(2)变矮、驼背。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恶化,患者可能出现变矮的情况。由于椎体是上半身主要的受力位置,其负荷量大,容易变形,而骨质疏松发生以后椎体部位的骨质就会受影响,逐渐成为疏松骨质,导致患者的驼背。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大,驼背的幅度后增大,人身高会因为驼背幅度呈下降趋势。(3)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常见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来讲只要骨质丢失20%以上就会发生骨折。即便是受到不大的力或者有轻微损伤都可能发生严重的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

1、饮食护理。脾胃为水谷之海,得后天之气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讲,做到饮食的科学、合理安排,保证营养物质的全面吸收,增加钙物质的吸收,多种类摄取、粗细合理搭配对于预防、缓解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医饮食认为骨质疏松患者可以增加血肉有情之品的摄入如鹿肉以及动物肝脏,鸡鸭等。日常饮食主要提倡以低食盐、低糖,高钙为主,多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此外还要增加维生素D类物质等摄入如大豆制品、牛奶、鸡蛋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注意不能饮食过多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大量摄入会抑制钙物质的吸收。平时还要养成不抽烟不嗜酒的好习惯。对于部分患者有胃酸分泌过少的患者,在饮食中可以加适量的食醋可以帮助机体吸收钙物质。

2、运动护理。健康合理适用于自己的锻炼方式对治疗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效的运动护理主要包括一下两点:一是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组织活动性,而肌肉组织又可以刺激骨组织,是人体骨组织更加健康;二是合理的锻炼可以增加自身的机体运动能力,应急反应,在日常生长可以很好的避免摔倒等。日常可以多做慢跑、步行等锻炼,对于提高骨质强度有积极作用。还可以多进行保健操锻炼,多餐间天体活动,这样不仅起到了增强骨质的作用好放松了自身情绪,一举两得。另外每日进行20分钟的日晒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以及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

3、药物护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可以使用降钙素、雌激素、活性代谢物维生素D等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患者在使用不该药物时应该多叮嘱患者多喝水。在使用补钙药物时最要连同使用维生素D,这样有利于机体对钙的吸收,提高药物疗效。空腹食用药物二磷酸钠时要叮嘱患者提前饮用温水250ml左右。再使用所有药物之前,护理人员可以耐心、和蔼将药物的注意事项、副作用、用法、用量等给患者讲清楚,因为合理用药不仅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危害,还能帮助患者恢复病情。

4、心理护理。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来讲,疾病可能已经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畸形、疼痛以及丧失了行走等功能,这些情况必然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这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和蔼、热情的将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方式、注意事项以及怎样保健的方式都全面的清晰的讲给患者听,介绍有效针对性治疗对疾病的重要性,让患者从心底里认识到治疗的可能性。护理人员好要引导家人对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帮助患者解决生活难题,以一种放松、自然、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待患者。同时在日常生长,护理人员要教育患者家属,让患者家属都抽空陪伴患者,增强对患者的照顾、关心、问候等,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疾病的心态。护理人员应该多拉进与患者之间的关心,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到轻松,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由于骨质疏松病程长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并且见效慢因此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做好长治疗的准备,同时多的介绍疾病相关治疗成功病例,让患者保持治疗信心。

5、日常护理。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平时穿衣要注意不要穿不合身、过长过宽的衣物。特别是裤子一定要穿合适的,避免在人多的地方,踩到过长部分造成摔倒,另外,鞋子一定要选择底部摩擦性好的。尽量不在下雨天出门。对于日常活动中,自己可以完成的动作如穿衣、梳头、吃饭等要鼓励患者自己进行。其他的如过重的家务话等要避免患者触碰。

论文作者:肖寒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论文_肖寒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