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阿得力•哈力

农业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阿得力•哈力

新疆沙湾县金沟河水管所 新疆沙湾县 83210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下受到地区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同样水利工程建设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一些破坏。文章结合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环境影响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少,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程建设。以往的农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不理想,虽然在提高粮食产量和减少水文灾害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时也对农田水利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问题。

1农业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过度灌溉良田带走肥沃

自然生态环境互为表里,本身就较为脆弱,一个环节的平衡被破坏,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在以农田为中心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本身的动植物种类就比较单一,如果脆弱和细微的生物平衡被损坏,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所包含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度等农作物质量都受到影响。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后,很多地方对灌溉技术掌握不到位,过度灌溉,不仅会使撒播的农药、化肥大量冲入河流湖泊造成污染,也将需要微生物滋养的农田肥力冲走,反而使田地、土壤变贫瘠。部分地区擅自改旱田为水田,大面积水源覆盖会造成土壤缺氧,反而为蚊虫等有害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条件,而农业虫害增加,进而影响周边居住环境。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其实暗中损害着周边环境的生态系统,而且是日复一日的、没有止息。

1.2水污染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水污染,会影响水资源的质量。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施工污水以及生物污水。引发水污染的因素比较多,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淡薄是主要因素。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丢弃生活垃圾,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其次,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会使用到多种大型机械设备,而部分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泄露油污,就会污染到附近水域。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水流的速度,导致水氧交换速度变慢,这样就会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一旦水生动植物死亡就会污染水资源。同时,如果水流速度变缓的话就会造成河道阻塞,继而引发水污染。

1.3对生物的影响

受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最大的便是水体,而水体的改变会导致水生生物生活环境的改变,很多生物不能适应这种生活环境上的改变,例如,水位提高便会影响到很多水生生物生长。农田水利工程修建也会对陆生生物造成影响,因为农田水利工程自身及水库的修建会占用原本的陆地面积,被占用的陆地大部分是森林,减少了陆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同时,植被的大量死亡会增加水体中的氮磷含量,使水库周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成分严重缺失,会同时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造成影响。另外,修建水库会阻断鱼类的活动和繁殖,长此以往,农田水利工程周围地区的生态多样性必然会遭到破坏。在农田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建筑材料,如果剩余材料处理不够妥当,便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并且部分施工操作还会直接破坏地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粉尘、污水,不但会对周围生物造成影响,还会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状况,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占地面积大、工程量大,会影响工程周围的交通状况及经济状况,无法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二,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中,整个过程会对土壤结构造成变化,严重的会影响当地地区的气候、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若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会影响人文环境建设的价值,限制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可持续性;第三,一些农田水利工程中,由于经济性支出较大,会严重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生产质量。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管理者应该将水文环境的保护作为重点,通过各项工作的整合,将对人文环境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展现工程施工的可持续性。

2农业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充分照顾下游生态环境及水库区附近环境

水库水量的变化对下游及水库区附近的生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掌握合理的保护生态泄水量大小是关键。在不影响水库其他效能的同时,水库的排水量要满足几个条件:尽量恒定放水总量,过于大量或者几乎断水的方式,对水库和河流内鱼类等生物的生存几乎是致命的,排水必须给鱼类创造生存环境,以保证水下生物的生长,同时又消除水库内水藻类的滋生。同时排泄量恒定的做法,可以防止在冬季等枯水季节时,海水对河流入海口的倒灌入侵。

2.2将农田水利工程与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紧密结合

全国幅员辽阔,地质信息多样,各个地方的耕地类型和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也形态各异,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就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作物类型等诸多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设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系统,需要根据实际的功能需要,把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及人文因素都考虑进来,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站在整体的高度上把握全局,着眼未来,统筹规划,才能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建设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百年工程,是一个区域的系统工程,不能只以一朝一夕的利益为目的,要考虑整体,考虑该区域的整个水利系统,要在整体上对农田水利工程和周围的环境生态进行把控,力求达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效果。

2.3加强环境监测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环境监测,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施工企业需要完善检测仪器,利用专业的环境监测仪器进行环境监测,并对环境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施工中的环境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4应用先进科学技术

首先,建设方需要做好水利工程修建之前的勘察工作,全面掌握工程流域范围内河流的演变情况、泥沙的运动规律、动物和植物的生长特性及迁移特性、气候条件等基本信息,在这些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制定水利工程修建方案,可以有效规避很多问题,同时还能做到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充分了解,进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其次,建设方可以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全面了解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能够尽量确保生态环境原本的形态,避免生态环境及周围动物植物受到影响。在开展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工作时,需要确保检验样本的有效性,才能确保检验信息的准确性,并结合检验结果对水利工程及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调整。再次,建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以此加大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建设方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妥善解决水利工程修建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确保制度的有效践行。

结语

总而言之,农田水利工程是国民的基础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做好科学的分析,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降低水利工程建设下产生的环境破坏污染等问题,促进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克拜尔•热合木土拉.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11):159-160.

[2]阎玉伟.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1):109-111.

[3]李静.试论农田水利灌溉生态理念设计的运用与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3):52-52.

论文作者:阿得力•哈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农业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阿得力•哈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