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评的责任编辑与写作_责任编辑论文

论书评的责任编辑与写作_责任编辑论文

试论责任编辑写图书评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责任编辑论文,试论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从编辑工作的性质、任务与特点诸方面论述责任编辑写书评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认为责任编辑写书评既是编辑过程的延续,也是编辑过程向大众阅读过程的转移;并阐明责任编辑写书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报章杂志刊载的图书评论中,出于责任编辑之手者渐渐多了起来。于是就有一个问题凸显出来,即责任编辑究竟应不应该写书评?如果写,又应该怎样写?

责任编辑写书评,是指出版社的编辑为自己所编图书撰写书评。乍看起来责任编辑把自己编的图书向读者介绍,似乎难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于是,图书出版界有些人士对此并不提倡。常言道,编辑工作好比为人作嫁,这说明了编辑这一行当的服务性质,既为作者服务也为读者服务。不过,从这句老话也还可以引出一些别的更深刻、更现代的意义,即编辑工作具有它独特的创造性。这里,我们尝试将此喻作些积极的引申,以说明责任编辑可以也应该为自己所编图书写写书评。

嫁衣,对一位新娘而言,是人生一个旧阶段逝去而一个新阶段开始的象征。因此,嫁衣对新嫁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一套合体又漂亮的嫁衣穿上身,新娘本人大凡总只是喜在脸上,她乐滋滋地将新装多方位地展示给旁人看,自己却不便就自夸起来。最有发言权的自然是婚礼上众多观者,她们可以对新衣所用面料的质地、花式是否高雅、漂亮,服装的式样是否入时,剪裁是否得当合体,做工是否精细……等等,作出近乎挑剔的批评。不过观者所见依然有限,这是因为她们未必了解此衣的制作工艺,未必了解此衣用料上的特点,以及制作工艺、用料与该衣的审美效果的内在联系。这方面的发言权,自然应归于作为服装设计者和制作者的裁缝。从这一角度看,服装的设计比制作更为重要,更能反映服装的本质,而当代的裁缝也确实更为看重自己的服装设计水平。如果说,责任编辑与图书的关系,大体和裁缝与服装的关系有些类似,那么,当代的编辑也对自己规划、设计图书的工作性质有了更明确、更深刻的认识。

在当代图书出版业,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编辑都为自己“为人作嫁”的工作赋予了新的意义,换言之,编辑们已经重新为自己定位。从一般职业观念来看,编辑当然是一位操作工匠——改文章、编书稿的文字工作者,但从一个更为现代的角度去看,则编辑当然不止是一位工匠,一位操作者,他更是一位图书的策划和创造者。这一定位,反映了编辑对自己工作的新的评价和新的要求。一个当代编辑,他所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他的脑力劳动量大为增加,他思考得更多了,更有全局观念,研究着国内,也关注着国外,既注重系统性,也更注重独创性,这主要就体现在图书的策划上。编辑案头的文字操作虽然仍不失其重要性,但比起策划来,它已是图书编辑的后期工作了。因此,责任编辑作为策划者和创造者,当然不妨写写书评,介绍自己的编辑心得、自己的作者和自己的劳动成果。编辑的书评,既是经验之谈,也是文化普及工作的一个部分,有其特殊性。

一个编辑,他所编的书籍,大都与他本人所学的专业相关。正规的出版社一般分成若干个编辑室,各位编辑则按所学专业有一个大致的分工归口,在出版社内他一般总是负责某一专业方向的书籍的组稿和编辑,如学哲学的就分到哲学编辑室或政治编辑室主要从事哲学类书稿的编辑,等等。所谓“责任”二字,应该包含编辑的专业方向这一层意思在内。如果编辑的专业方向与其所编图书内容差距太大,势必造成他组稿、审稿和编辑上的困难,难以胜任工作。这就很难对他提出相应的责任要求,他本人也无法承担这一责任。责任编辑组编出好书,往往就是因为他对此书所涉及的专业内容相当熟悉,专业水平能够跟上当前学术和社会思潮的前沿和走向。因此,就图书的内容而言,责任编辑对自己所编图书是有相当大的发言权的。

一部好书出版,并非偶然,她经历了由作者的写作过程向编辑的编辑出版过程的转移。这一转移即是由责任编辑的组稿工作开其端的。组稿的前提,是编辑对作者水平的了解和认可,对书稿质量的了解和认可,当然也包含了编辑对书稿内容是否与当前学术界、思想界和读书界的发展水准及其要求相衔接的基本判断。不仅如此,他还须十分认真、仔细地审读全书,对书中阐发的理论观点及其论证,对书中所征引的资料,对全书的章节设计,对书稿的文字水平,等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修改意见。编辑过程中,责任编辑和作者之间有一个关于书稿方方面面的讨论过程,它甚至可能是互相的辩难。经过这一双边过程,两者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达到某种程度的共识,然后,按照责任编辑所提出的修改意见,书稿经过作者的认真修改,再经过责任编辑的编辑加工,内容和形式都变得更为完善。于是,书稿方才可进入排版阶段。责任编辑是书籍的组稿者、评判者和加工修改者。经过编辑过程,责任编辑对作者及其书稿有了较深的了解,他不仅知书,而且也知了人。比起绝大多数读者,责任编辑对作者的专业特长、学问水平和写作能力诸方面都更为熟悉,更有发言权。事实上,责任编辑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已经通过眉批、审稿意见、退改信、内容提要、出版说明、编辑后记、征订单、广告等等内部的和公开的文字,对图书作了不同程度的评价。将这些文字当中不宜于公开的内容保守秘密,将其中足以引导读者阅读的内容加以组织,写成书评。这既是编辑过程的延续,也是编辑出版过程向大众阅读过程的转移。因此,责任编辑写的书评,可以架起一道作者与读者之间更深交流的桥梁。

另一种情况,是责任编辑作为或大或小的一套丛书的策划者和组织实施者。在这种情况下,责任编辑甚至在作者还未进入图书的写作过程之前就已介入图书的出版过程了,他要把一个系列的书籍从主题到形式首先在心里画出一个谱来,了然于心,这就叫策划。策划工作要求编辑必须对图书的作者和读者两极有非常全面而深入的熟悉和了解。他必须自己依据当前图书市场的需求大致框定所编丛书的内容、名称、规模、写作风格、装帧样式,以及作者群的选择和读者群的预测,等等,然后才进入丛书的组稿阶段。这样,责任编辑就像在指挥许多人打一场战役,其编辑成果将在一个时期里对读书界和图书市场产生或大或小的导向作用。一个时期以来,图书出版界的编辑们也确实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这是一种出版方式上的深刻变化。它对编辑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见得,丛书的编辑是责任编辑对图书出版全过程的深度投入,面对自己的成果,他必然有许多话可以说和要想说。在这种情况下,责任编辑写书评更是有其可取之处。

总起来看,从编辑的意义上说,责任编辑写书评,是对自己的编辑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它不仅对编辑自己今后的工作有益,也对广大的编辑同行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有利于出版业的繁荣。从出版的目的上说,责任编辑写书评,是通过宣传自己的出版物,向广大读者传播新知识,向专业工作者介绍某学科的最新成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责任编辑写书评,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当然,责任编辑写书评,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书评应该着重对图书的策划、组稿和编辑过程进行介绍,说明图书(丛书)的编辑目的,对编辑过程中作者与责编之间良好的双边关系多作些介绍,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作者和他的作品。这些看来是幕后新闻,往往包含了读者非常想要了解的东西,因为读者可以从中找到读解图书及其作者的重要信息。其次,编辑要将所了解的同类图书以及相关的出版信息向广大读者作必要的介绍,将自己所编图书放到一个更大的视野中间,使读者能在比较中了解图书的价值,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介绍图书出版现状的背景知识,应是责任编辑撰写书评的基本要素。第三,对图书内容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介绍图书内容,目的是引导读者能正确地、全面地和较快地阅读图书,使之进入良好的图书读解状态。至于图书本身的科学价值或学术水平,最好让更为专业的人士和广大读者来作评论。第四,责任编辑写书评,不单纯是向读者介绍图书,同时也是对自己编辑工作的总结。换言之,这一类的书评还有某些特殊的读者,即宣传出版部门的领导、出版界的同行。他们是内行,书评要经得起他们的挑剔、鉴别。因此,这一类书评还需具有某种针对着内行的专业理论色彩。这并不是要求书评中堆砌一些专业术语,而是要求书评让内行看来是出于专业圈子内人之手,是对出版理论的某种程度的研究和总结。第五,对图书的装帧水平和风格,可以联系着图书内容略作介绍,因为装帧固然出于美术编辑之手,却往往是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共同磋商、策划的产物,它不仅仅是图书的外衣。好的装帧设计,应该创造出与图书内容浑然一体的美。至于图书的编校质量的高低,却应少说为宜,让专门的机构来进行检查、评价会更为客观。第六,不应对自己任责编的书表现出偏爱,更不应该对图书作广告式的宣传,把图书“炒热”。图书尤其是丛书出版以后,可能在一段时间里造成轰动效应,形成某某图书热。然而,图书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价值,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短期的轰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从目前看来,责任编辑写书评可能会形成一种趋势。不可否认,它有好的积极的一面,即出版界与书评界进一步沟通,书评界将会更为热闹、繁荣,广大读者的阅读行为将会受到较为专业的引导,可能会出现一批编辑家兼书评家的人物。然而它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即如一段时期以来音乐界、影视界所流行的包装歌星、影星,图书出版界也来一个包装图书、包装作家、作者的热,形成对读书界的不同程度的误导。事实上,这种传染病已经为出版界所感染,而责任编辑所写的书评可能在其中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这种引导读者阅读的行为本身亟需正确引导。

标签:;  ;  ;  

论书评的责任编辑与写作_责任编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