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综合医院医务管理工作实践与应用论文_王志银 李倩

县级综合医院医务管理工作实践与应用论文_王志银 李倩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0)

医务部门属于业务管理科室,在医疗管理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它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能直接反映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医务管理工作的行政化和医疗卫生知识专业化是其最为突出的两大特点,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法律素养和科学管理素养,是医院复合型人才较为集中的部门。近几年,我院医务部借着等级医院复评后的良好势头,全面梳理了以往医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与大型三甲医院规范化的医务管理存在的差距,立足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医务管理水平,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1.转变思路,加强内部管理

“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首先从自身管理着手。

1.1 筑巢引凤,加强队伍建设。为顺应医院发展建设需要,我部门招聘了2名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生,增添队伍活力;另外,返聘3名已退休科主任,丰富部门临床实践与管理经验,基本实现队伍的“老中青”结合,优化队伍结构。同时鼓励年轻人向老同志学习,临床科室轮转学习,外出参加培训等。

1.2 多劳多得,打破平均主义。收入作为目前医院最为高效的激励手段,即能最大限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又能实现相对公平。部门把月绩效作为内部管理抓手,将工作量(日常工作、临时工作、加班工作)、完成情况(完成、基本完成任务、大部分完成、未完成)、工作性质与收入挂钩,并拟定部门内部奖惩条例。

1.3 统一思想,以服务促管理。在当前“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影响下,医务部提出“以临床为中心”的理念,理清内部浩繁的职责,将其划分为服务性质职责、管理性质职责、服务兼管理性质职责。以服务性质的职责为突破口,要求部门人员对临床科室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临床科室对医务部的满意度,从而间接提高医务管理的依从性,为从严管理建立“群众基础”,达到以服务促管理的目的。

1.4 职责优化,整合内部工作。我部核心及难点工作为医疗质量管理(不含护理、药械)、医疗安全管理、医疗纠纷处理,其下属分管职能科室主要有质控科、医务科、医患沟通办。在梳理工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医务科、质控科、医患沟通办三个部门为“铁三角”关系,即:医务科围绕医疗质量及安全拟制度、建标准,对临床工作进行规范、指导;质控科负责保障医务科的制度得以落实,标准得以执行,并对落实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医患沟通办负责处理医疗纠纷,完毕后将纠纷暴露的问题反馈医务科,医务科从管理层面解决问题,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形成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PDCA。三个科室均把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进入良性循环;但三个科室其中任意一个科室工作有缺陷,就会增加其他科室工作量,陷入恶性循环。因而,我部强调部内绝对协助,相对分工,共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1.5 头脑风暴,激发团队创新。为解决个人思维的局限性,近年来在分管院领导的倡导和参与下,我部每周一下午举行部内工作讨论会,将近期工作难点、需要协同处理的问题以及拟下发的正式文件提会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共识。同时也鼓励年轻助理员多听、多想、多说,锻炼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会议组织几年来,高效的解决了不少管理工作中的难题。

2.多管齐下,加强临床管理

在临床科室管理方面,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2.1 建章立制,完善制度建设。制度是科学化管理排头兵,先进的、符合医院实际需要的制度能提高医院的生产力,而滞后的、不切实际的制度则会影响医院的发展。近年来,我部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制订、修订各类实施方案、规章制度25个,如:制订《总住院医师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修订《专科医师上专科门诊相关规定》、制订《临床医生收治病人数相关规定》、制订《医疗纠纷处罚实施细则》等,为我部对临床科室的规范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2.2 深入临床,狠抓医疗质量。

医务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放在对医疗质量的管理之中[2],深入临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新聘的助理员必须下临床科室轮转学习,了解基本医疗知识和常见疾病救治的常规方式,熟悉临床科室运行模式和人员结构,体会不同角度对医疗质量的理解和管理;另一方面,对我部医务科、质控科、医患沟通办负责人采取“分片包干,现场督导”的方式深入科室,即临床科室将科室质控活动时间固定,医务部将科室质控小组活动的内容固定,参加质控活动的负责人固定。通过“三固定”的方式医务部第一时间了解临床科室质控工作的开展情况。

2.3 防范纠纷,转变培训方式。以往我部每年也在组织以医疗安全或纠纷防范为主题的培训活动,由于会场容纳有限,培训对象为科室主任副主任、骨干医师。而作为占主流的年轻医师却少有机会参加,多是通过科室主任副主任传达培训精神。为改变现状,我部开展了“法律讲堂进科室”活动,每月一次,共12次。要求上一年度纠纷例数前5名科室必须申请,其他科室自愿申请,依申请时间先后依次组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活动先由医患沟通办主任介绍上一年纠纷情况,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吸取经验教育;再由我院法律顾问进行《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2.4 严格监管,提升病历质量。病体质量是医疗质量的终末反映,我院极为重视。我部以下几种方式确保病历质量:(1)通过住院医师工作站进行每月运行病历及时性检查,运行病历检查覆盖率100%;(2)每月科室间互查,即不定时抽调临床科室主治以上医师(提前1天通知)到其他科室检查运行病历,被查医师覆盖率100%;(3)每月由我部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对归档的死亡病历进行检查,覆盖率100%;(4)病房科主每月对科室医生抽查4份病历(出科2份、运行2份),并形成检查表上报我部备案,问题病历由科室内部处罚。(5)每年举行2次全院病历评比活动,对获得名次的个人和科室给予适当奖励。通过上述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病历检查方式,保证病历质量。目前,我院每月甲级病历率在99%以上,乙级病历率在1%以下,杜绝了丙级病历的发生。

2.5 严肃追责,形成高压态势。不良事件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有效地降低,但不可能完全杜绝[3]。我院根据《医院奖惩条例》、《医疗纠纷处罚实施细则》、《关于医疗纠纷科室负责人负连带责任的规定》等文件,每季度组织专家委员会以事实求实原则对医疗纠纷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讨论、定责,为厘清事实、划定责任曾对一起涉多科室的纠纷案先后3次组织院内专家组讨论定责。

2.6 集中整顿,开展专项活动。针对临床部分长期难以改善问题,结合实际需要,我部先后开展了会诊管理活动季、围手术期管理季、教学查房管理活动季等专项活动,活动分为“地毯式”问题排查期(1个月左右)、“对症下药”整改期(1个月左右)、“回头看”效果评价期(1个月左右)三个阶段,为期3个月。从目前已开展的专项活动来看,能在短时间内使问题得以改善。

2.7 以病例讨论为导线,串联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落实过程。为了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建立医疗核心制度督导的长效机制,由分管院领导提出“以病例讨论为导线,串联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落实过程”管理思路,我部发文要求临床科室每周1次开展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不少于1次、死亡病例在死亡后一周内进行科室讨论,并建立讨论台账。病例选择包括:疑难病例、罕见病例、死亡病例、非计划再手术病例、纠纷病例。讨论的方式应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进行,讨论时不回避敏感问题,不掩盖问题。由我部对科室讨论的效果做出评价,同时还对科室的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沟通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病历管理制度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通过对临床病例诊疗过程的分析,发现诊疗常规、工作流程、医院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探讨并制定改进方案。

2.8 迎难而上,坚决推进总住院医生制度的落实。总住院医师的阶段培养能有效提升青年医师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会诊质量。但是,我院临床科室普遍面临人手不足、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认识问题的能力不一等问题。在制度征求意见期间,了解到临床抵触情绪较大,甚至有一名优秀医师为此而辞职。为此,在分管院领导的支持下,我部多次组织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医师沟通,即稳定科室情绪,又表明我部推进该政策的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协调后,取得大多数科主任的支持,最终该政策在全院得以全面铺开。

2.9 加强临床科主任管理。为提高管理效率和制度的执行力,我部将科室主任作为管理的重点。具体措施有:(1)每季度举行一次全院临床医技科室主任会议,集中听取科主任的意见建议;(2)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科主任管理绩效考评办法,调动科室主任管理的积极性;(3)制定医疗纠纷科室负责人连带责任管理规定,提高科室管理者纠纷防范意识和纠纷处理积极性;(4)为监督科主任管理,我部先后从制定《科室管理小组月报表》、《临床路径登记月报表》、《医疗安全信息月报表》、《医疗质量月考核标准》、《病历检查登记表》等16种上报表。

2.10 加强临床收治病人管理。为了解决科室管床医师收治病人不均情况,影响医疗质量和病员满意度问题。根据原国家卫生部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的相关规定,要求病房科室:(1)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医生多收治病人;(2)原则上,临床医生最多只能管理病床15张;(3)当科室病人总数增加时,医生所管病人数随之相应增加,但增加的病人数不得超过科室总增加病人平均数的150%;(4)当科室某个医生收治的病人数超过规定数的上限时,科主任有权有责任对其进行调整。

3.小结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整改和提高,我院在医务管理方面逐渐规范化、科学化。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医务管理涉及面很广、琐碎事情较多,但中心是医疗质量与安全。加强部门内部管理的同时,也提高对临床科室的管理,为医院整体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翠翠.浅谈专利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3):2025-2027;

[2] 刘摩西.医务科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34-136;

[3] 蒲智.医务管理现状及思考[J].西藏科技,2013(5):3-4;

作者简介:王志银,男,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医务部干事。通讯地址: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金轮路中段346号,邮编:621700,联系电话:0816-3260521,邮箱:764942207@qq.com。

论文作者:王志银 李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县级综合医院医务管理工作实践与应用论文_王志银 李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