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栽培条件及管理方法_黄连论文

黄连的栽培条件与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连论文,条件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8~11℃,7月最高气温≤30℃,1月最低气温≥-6.8℃,年降雨量≥950mm,生长季节平均降雨量680mm。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0%。

2、土壤条件 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1.0%左右,PH值6左右。

3、茬口 选生荒地,针阔叶混交林地。

4、园地规划 海拔1500m左右,以坡度≤25°,背风的阴山和半阴山为好。黄连人工栽培一般都要搭棚遮荫,遮荫度≥50%,行向依地形而就。平地、滩地和≤6°的缓坡地,南北行向栽植;6~15度的坡地,等高线行向栽植。配备必要的排灌设施。有风害地区,应营造防风林。

5、种子质量 要求纯度≥95%,净度≥95%,发芽率≥20%。

6、品种选择 主栽品种:黄连(味连)和三角叶黄连(雅连)。

7、种子处理 黄连种子必须经低温后熟种胚分化方能播种。方法是将黄连种子与含水20%~25%的湿润细沙以1∶2比例混合拌匀,摊放在空房或荫棚下,约厚15cm,经常翻动不使种子霉烂变质,并防止鼠、鸟、虫害。若干燥可喷清水,保持种子湿润待播。

8、苗床地准备 苗床地选择早晚见阳光、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缓坡地,或选择植被均匀,荫蔽好的小乔木林地。夏季整地,清除草根、树根,堆烧成灰,拣去石块,再平整耕翻15~17cm。播前作畦,宽1m,高13~15cm,长度以地形而定,畦间留30cm左右的作业道。11月播种为最适期,播种量约2.5kg/666.7,以净种掺细沙20~30倍,均匀撒入苗床,再用木板拍平,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撒过筛的熏土或农家肥盖面。向阳山坡应覆草保墒。

9、苗期管理 荒坡地育苗,必须在播种后出苗前搭棚遮荫,保持荫蔽度在70%左右,采用1.7~2m高的平顶棚为宜。苗期要求及时拔掉杂草,做到拔早、拔小、拔净。结合除草,进行间苗,密度以1株/为宜。当幼苗出现第3片真叶时,可追施速效氮肥1次。立冬前施入以油渣、厩肥、火灰为主的缓苗肥。结合追肥在6月撒熏土1次,11月撒腐殖细土1次。移栽苗龄约1年,苗高约6.5cm,具有7~8片真叶,无病虫害,生长健壮。

10、移栽定植 秋冬季搭棚。搭棚时将直径8~10cm的木头截成2.2m长做桩柱,将桩柱的一头砍成楔形,作柱脚,另一头削成凹形,以架横杆。裁好桩柱,架好纵横杆,用铁丝固定,上面再覆盖阔叶树的枝叶。黄连棚搭好后,拣净石块,铲除杂草,堆放熏烧成灰作肥。然后耕翻土地17cm左右,使土壤风化。次年春解冻后施基肥耙耱。春季2~3月或秋季8~10月,以秋植为好。定植选阴天。理顺苗株,对齐根茎,每100株捆成一把。定植前用清水洗净根部泥土,剪去部分须根。定植时一手拿秧,一手分株,用食指和中指抓住秧苗茎部,插入土中,深插浅提,再覆土填实指孔。株行距10×10~12cm,定植深度,视秧苗长短,约为3~5cm,即埋没根茎为宜。

11、施肥方式 基肥:结合整地深翻施入500 kg/666.7左右的腐熟厩肥。追肥:黄连生长前期应多施氮肥,后期增施磷、钾肥。春季返青后施尿素20 kg/666.7;冬季施油渣50kg/666.7。黄连生长中期,每年冬季施农家肥1000kg/666.7。黄连生长后期一般不再追施速效氮肥,应增施磷钾肥、复合肥料。收获前30天内不得追施无机肥。

黄连根茎分枝多,需每年培土,促进根茎发育生长,提高品质。培土宜先薄再厚,逐年增加。一般定植后第2年培土约厚1.5cm,第3、4年约3cm,第5、6年约4cm。

12、调节光照 随着黄连苗龄的增长,耐光性不断增强,要逐年增加光照,减少棚上覆盖物,以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养分向地下转移,提高品质。掌握育苗地遮荫度70%~80%,黄连定植生长前期透光度60%~70%,后期可保持在50%左右。黄连收获当年,阴坡地在2月、阳坡地在7月、留种地在种子收获后要拆去棚上覆盖物,使其充分接受光照,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茎的物质积累。

13、植株调整 移栽的连苗,从第2年开始,除留种田外,每年需摘除花苔,以提高产量品质。

联系电话:027-87833443

标签:;  ;  

黄连栽培条件及管理方法_黄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