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安琪,赵刚,董婷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 目的: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应用二维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探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肝脏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采用二维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良恶性比病变弹性成像分级结果以及诊断准确性。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良恶性肿瘤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均较低(P<0.05);相较于恶性病变弹性成像4到5分所占比例,良性病变明显较低(P<0.05)。结论: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的准确性、灵敏性显著较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二维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肝脏良恶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173-01

临床普外科以及肝胆外科中肝脏病变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而准确及时的判定良恶性直接决定了肝脏疾病患者的预后效果。过去在对肝脏良恶性病变进行判定时,多采用二维超声成像进行判定,但是由于该判定方法缺乏特异性,并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严重限制了该诊断措施的应用范围[1]。而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100例肝脏良恶性病变患者,比较分析了二维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判定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肝脏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介于21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5±3.52)岁,病灶深度介于2.4cm到11.8cm之间、平均深度为(5.24±0.71)cm,肿瘤直径介于0.6cm到12.9cm之间,平均直径为(5.46±0.95)cm,良性病灶和恶性肿瘤分为50个。

1.2 方法

首先,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采用二维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可包括病灶大小、周边生晕、性质以及位置的观察;其次,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象对病灶周边与内部组织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将仪器设置为弹性成像模式,并将探头放置于肋骨间,从而达到暴露病灶的作用。最后,在选取丰富的血供切面后,调整弹性成像大的兴趣区,面积约为病灶大小的3倍[2]。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争端特异度、准确率以及灵敏度。对良恶性病变弹性成像的分级结果进行观察。弹性图像的评价则主要根据超声弹性成像的色彩分布特点进行展开,其中,当周边组织和病灶图像呈现出均匀的绿色时记1分;当周边组织和病灶图像呈现出蓝绿相间时记2分;当病灶图像呈现出蓝绿相间,或以蓝色为主的情况下则记3分;当病灶全区均被蓝色所覆盖时则记4分;当病灶图像完全被蓝色所覆盖,同时病灶周围的组织出现部分蓝色为5分;当评分介于3到5分之间可将其判定为恶性病变,当评分介于1到2分之间可将其判定为良性病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对比数据,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进行分析,版本为SPSS20.0。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x-±s”,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n(%)]”。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良恶性肿瘤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

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良恶性肿瘤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均较低(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目前,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工作时影像学研究的重点难点工作,而在近几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工作的准确度明显有所升高。具体而言,在进行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工作中,过去多采用二维超声成像进行判断,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鉴别肝脏不典型病灶时良恶性病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探寻更加具有准确性的成像技术也就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3]。

超声弹性成像,英文简称UE,该技术属于一种为测定组织力学特征而形成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弥补常规超声以及传统彩超所存在的不足。对组织施加一个外部或内部的力属于超声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由于组织弹力学和生物力学所具有的性质,所以外部作用力能够快速产生、应变甚至发生位移改变等响应,此后当再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并与超声波的成像技术相结合,从而起到将组织内部信息数据转变为成像超声图像的目的,同时在清晰显示的情况下,可更好的反应组织内部不同弹性模量,最终达到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效果。

综上所述,将超声弹性成像应用到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艳静.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超声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10):1191-1192.

[2]张慧,白鹏.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超声在肝脏病灶良恶性病变中的对比[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3):88-91.

[3]陆艳萍,韩炜,肖小琴.二维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7,9(01):45-49.

论文作者:安琪,赵刚,董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二维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安琪,赵刚,董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