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论文_刘继法

浅析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论文_刘继法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重要历史时间点,改革的新政策频繁出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为建筑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建筑业发展的传统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发展的需求,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及满足时代需要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优势;发展前景

装配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审美价值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绿色环保的优势,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其通过流水线生产出的高精度构件不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与装配难度,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的施工生产效率,增强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 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工厂化的生产、装配式的施工、信息化的管理,将建筑结构构件、部品部件等,运输至现场进行现场装配安装的一种建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构件本身属于流水线作业,所以其往往可以很好的控制质量与成本,同时通过优化生产线结构与运行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人力与劳动强度。更为重要的是,装配式建筑具有较为精确的组装匹配度,同时生产完成的瞬间装配条件就已经具备,所以不存在施工与设计不协调的问题。

2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1绿色环保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材料不需要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更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扬尘天气,可以有效降低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优势显然是传统的基建工程所不具备的。

2.2品质优良

装配式建筑协因有了标准化的设计,使得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各专业有了统一模数尺寸,因此有效的避免了各专业由于尺寸碰撞导致的二次返工,影响工程质量,同时有效的统一了各专业的专业接口标准,统筹预留预埋,确保了安装的精准和正确;工厂化的生产保证了其建筑功能、结构体系、机电布置、装修效果相匹配。

装配式建筑能更好的与智能办公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楼宇自动化及智能家居系统等紧密相结合,充分体现智能化的建造,推进智能化的运行与维护,满足现代化生活办公的需要。

2.3更为现代化的功能趋势

从装配式建筑的构建原理上来看,建筑物的外墙可以定制不同要求的保温层,同时室内还可以通过优化不同墙壁的隔音效果来提升居住体验。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化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如何通过调节功能特点来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就成为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4工期加快

缩短工程工期、加快施工进度是装配式建筑的显著特点之,从而降低了房屋开发建设期的风险,提升了建设方的投资资金的应用周转率,改善了财务状况,盈利水平得以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体现在:三个一体化的建造方式极大的缩短了建造工期、装配化的施工提高工效、施工机械化加快进度、施工中受环境影响相对减少等。

2.5更高的安全性能

装配式建筑应用于施工实践当中时经常会被人怀疑安全性不足的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该问题不但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其甚至会超过传统的基建项目,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另外,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部分也通过粘结件与抗剪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在地基承载力以及建筑的抗震性能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优势。

2.6实现供给侧改革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一次颠覆性的革命,颠覆了传统建筑的生产方式、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并形成了新的标准规范体系及新的建筑产业链条,从而可以带动新的部品部件、机械装备、施工机具以及运输设备的生产,形成新产业,增加社会投资活力。同时也会优化整合产业资源,并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从而带动新产业的发展。

3 装配式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一场大变革,是生产方式的彻底改变。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创新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由于各方面工作基础薄弱,主要面临六个方面的问题:

3.1设计体系还不够完善

装配式建筑目前缺少统一的设计标准,目前的装配式建筑仍是按照传统的现浇式建筑进行设计,然后进行装配式拆分,从而增加了重复设计的成本,同时也因未按装配式建筑进行原始设计,导致在拆分出的模块多样,从而大大增加了模具的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 目前的装配式建筑还仅仅停留在装配式结构的层面,与建筑围护、建筑设备、内装系统还未形成有效的统一,还未形成有效的设计体系,其工业化生产的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

3.2技术体系还不够健全

近年来国家虽然陆续发布了系列的装配式建筑规范、标准,但仍然缺少统一验收规范、生产规范等关键标准,未形成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BIM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各生产环节的应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平台支撑。

3.3机制体制还不够健全

面对装配式建筑的新的建造方式,目前在项目的招投标、办理施工许可、进行施工图审查、最终的质量检测和竣工验收等方面还未形成有效监管流程,新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的风险,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的难度。

3.4专业人才及产业工人有待培养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极为短缺。装配式建筑是结构、建筑、装配、机电安装的集成式发展,因些对各环节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复合性的人才尤其稀少。以便更好的协同合作,需要对建筑行业全产业链的多个环节进行认知。目前来看符合上述要求的能研发、懂技术、会管理的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十分稀少,行业要把培养出适合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做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4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

现阶段(2016年至2020年):该阶段属于探索发展期,装配式建筑成本相对传统现浇模式造价高成300元至400元/平米(建筑面积),其主要原因一是管理体系、标准体系不健全;二是该阶段生产规模化程度不够;三是设计、施工、项目管理一体化情况不高;四是建筑产业工人对装配式作业熟练程度不够。该阶段政府采取对政府投资类项目进行强推,对房开项目采取财政补贴、增值税即征即退、税费优惠、差别化用地、增加容积率、购房金融优惠、优先信贷、优先评奖评优、报建绿色通道等各类优惠措施引导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第二阶段(2021年至2025年):该阶段属于快速发展期,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均得以完善,加上前五年的发展经验,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同时该阶段装配式建筑将会以EPC总承包为主流,但造价相对传统现浇模式仍会高出100元至200元/每平米(建筑面积),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优惠政策将会逐渐减弱。

第三阶段(2025年以后):2025年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从PC构件的设计至生产至安装均已趋于成熟,施工工艺日益完善,产业工人日趋成熟,装配式建筑将会以市场为主导,走向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政府的各类优惠政策将会逐步取消。

5结束语

总之,发展装配式建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上升为了国家的发展战略,因此发展装配式建筑毋容置疑,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但这也是建造方式重大变革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随着装配建筑的相关国家标准的发布及相关体系的健全,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摸索,2020年后装配式建筑势必会取得更加迅猛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拥有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袁青.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21.

[2]邱国林,付瑶.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和遇到的问题研究[J].四川水泥,2017(08):285.

论文作者:刘继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浅析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论文_刘继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