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最大的市场就是房屋建造,为了让建造出来的房屋更加优质并且稳定,让客户满意商家放心。企业建设者应该在明确影响建筑物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将混凝土施工后的浇带技术予以高度重视,工作人员也要及时的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予以解决。随着科技的发展,我相信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我国的建筑行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后浇带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提升。所以,在现阶段施工过程中,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对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进行不断探索,从而才能让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需求的同时,促进自身企业的快速发展。
1 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中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及耐久性,是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有效保障。钢筋混凝土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组成,无论是钢筋还是混凝土都具有其他材料代替不了的特性,这两种材料共同组成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施工过程是房屋建设中的基本工程,是房屋质量的重要保障。另外,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施工环节都与混凝土施工相关,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于房屋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材料除了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外,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这是钢筋混凝土得到建筑企业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钢筋混凝土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取措施强化混凝土施工的相关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施工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流程完成施工建设。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的浇带技术也是建筑物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同时重视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的重要性。
2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中,其施工质量两个重要指标就是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对混凝土质量易产生影响的因素有浇筑质量、水泥强度、水灰比、养护时间、龄期、集料、湿度等。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施工结构主要分为两种,即整体现浇式机构和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所谓整体现浇式结构就是指于房屋建筑构件相应位置支模,实施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灌,将其振捣成型,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护所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以及抗震性能,同时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即对气候条件比较敏感,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且模板的消耗量也比较大。所谓预制装配式结构是指于是施工之前,事先在预制构件厂来生产和制作结构构件,把制好后的构建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结构的外形以及尺寸满足施工需求,且施工以后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整体性较好,符合设计以及施工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即混凝土拌制、浇筑、振捣以及养护等,下面笔者就这几个环节进行阐述。
第一,混凝土拌制。在混凝土的拌制中,首先应该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工作,基于初步计算所得到的配合比通过试配以及调整来明确混凝土配合比,要注意的是试配强度应该比设计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按照配合比准确地进行投料,应根据砂石实际含水率来实施修正,结合施工现场砂石含水率来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基于混凝土设计性能的具体需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当前在混凝土施工中应用比较多且也比较成熟的外加剂有膨胀剂、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调凝剂以及引气剂等,其中对混凝土流变性能可实现改变的外加剂有泵送剂、减水剂以及引气剂;可对混凝土凝结时间以及硬化性能进行调节的外加剂有早强剂、缓凝剂以及速凝剂;可对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改善的外加剂有阻锈剂、引气剂以及防水剂。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来选择添加相应的外加剂。在拌制时,严格按照投料顺序来进行投料,均匀进行搅拌。
第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在混凝土输送与浇筑中,要注意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若浇筑自由落体的高度大于2 米,则应该用串筒或者溜槽来下料。在浇筑时可采取分层浇筑整实的方式来实施浇筑,振动棒应该快插慢拔,一直到混凝土没有冒气泡为止方可停止振捣。其中梁柱节点位置钢筋比较密集处在实施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增强振捣,保证振捣密实。而在竖向结构实施振捣时,应事先于结构底部填厚度为50-100 和混凝土成分一样的水泥砂浆,以免出现接口蜂窝现象。
第三,混凝土养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养护中,一般采取自然养护的方式,所谓自然养护就是指于常温下利用相应的材料来将混凝土覆盖,且适当地进行浇水,确保混凝土可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其湿润度足够。在混凝土自然养护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以下规定,即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以后,应于十二个小时内进行覆盖以及浇水,其中由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所拌混凝土,其养护之间不可低于一周,而掺有一定缓凝型外加剂或者具有抗渗需求的混凝土,则其氧化时间不可低于两周,将混凝土湿润状态的保持作为浇水次数的标准。在养护前期,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相对比较快,所需要的水分也比较多,因此浇水次数也应相对地增多,当气温比较高时,同样也应适当地增加其浇水次数,要注意的是养护所用水应和拌制所用水一样。
3 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后浇带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自动收缩、混凝土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破坏整个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进程。后浇带技术是为了解决混凝土自收缩等问题而研发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它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自动收缩等问题,还能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沉降现象,减少因温度过高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影响。
3.1 防水工程
无论是施工过程还是今后的使用,建筑物混凝土施工必须高度重视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墙面防水和底板防水是混凝土施工中防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墙面防水通常情况下是在建筑物外墙后浇带处加筑4m 左右厚度的实心砖墙,实心砖墙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后浇带的结构。底板防水主要是在建筑物地板上铺设防水卷材,现阶段建筑工程除了重视防水工程的施工外,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缝隙进行有效处理,保证水分无法浸入建筑物。
3.2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后浇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工程范围比较大,包括建筑物梁、板支撑、墙板支撑以及施工缝模板等。模板施前应该结合建筑物施工的实际状况,对梁、板支撑、墙板支撑以及施工缝模板等进行精确地计算后再完成模板安装工艺。
3.3 二次浇注工程
二次浇注工程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其二次浇注方法不一样。为了减少因再次浇注产生的破坏,施工人员应该合理控制浇注时间,为混凝土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另外,二次浇注工程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模板搭设方式,从而保障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总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每一个环节,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还要注意加强后浇带技术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工程类型、混凝土结构,明确后浇带的具体位置及应用形式。
参考文献
[1]胡留卡,陈春辉. 探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J]. 江西建材. 2015(22)
[2]赖汉杰. 试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设置及施工技术[J]. 城市建筑. 2013(16)
[3]张文鹏,张驿军.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8)
论文作者:孙绍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