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论文_谢美霞

岳阳市君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414000

【摘 要】目的:探究排尿时间、排尿体位给产妇产后尿潴留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令其在产后第2~4个小时排尿,按照体位的不同分组:选择传统蹲式体位的半数产妇归入对照组,选择半蹲半站体位的半数产妇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尿潴留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尿潴留发生率、晕厥和发生率以及晕厥前兆出现率上均要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产后安排产妇在第2~4个小时以半蹲半站体位排尿可以有效预防尿潴留发生。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排尿体位;排尿时间;影响;半蹲半站

所谓尿潴留,是指患者的膀胱内部充满尿液却无法自行排出的病症,患者在发生尿潴留后会感到下腹胀痛,有排尿欲望却无法有效排尿。一般而言,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产后易发生尿潴留,若产后8小时产妇依然无法排尿,则可确诊为尿潴留[1]。因膀胱所在生理位置特殊,过度充盈会对子宫造成压迫性影响,故尿潴留会导致产妇痛苦增加,甚至诱发泌尿系统感染,或导致产后出血率增加。临床发现排尿时间、排尿体位是影响产妇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因素,本文试对上述两个因素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按照其产后排尿体位的不同进行分组:在产后第2~4个小时以传统蹲式体位排尿的半数产妇归入对照组,在产后第2~4个小时以半蹲半站体位排尿的半数产妇归入研究组。基本资料如下:①研究组: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33岁,平均(28.33±4.51)岁;孕周最少39周,最多42周,平均(40.34±1.03)周;产次:经产妇24例,初产妇16例;孕次:2次以下者21例,2次以上者19例;分娩方式:剖宫产28例,阴道自然分娩12例。②对照组:年龄最小者24岁,年龄最大者34岁,平均(28.68±4.92)岁;孕周最少40周,最多42周,平均(40.66±1.21)周;产次:经产妇25例,初产妇15例;孕次:2次以下者22例,2次以上者18例;分娩方式:剖宫产27例,阴道自然分娩13例。两组产妇就上述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产后的第2~4小时下床排尿,若超过6小时则产妇将难以耐受。为促进两组产妇排尿:在其产后2小时内为其安排400mL的饮水;在其产后3小时内为其按摩宫底,促进宫缩;在其产后4小时内借助听流水声或温水冲洗会阴等方式来诱导产妇排尿[2]。而两组产妇排尿时所选择体位如下:

(1)研究组

本组产妇排尿时保持半蹲半站的体位,即:站立时产妇双脚分开,保持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均处于略微屈曲的状态,其中大腿和地面呈45°角,而双手则应扶住前方的支撑物或支撑于产妇自己的大腿,上身稍微前倾,具体角度不限,产妇感觉舒适即可,而护理人员与家属在旁边陪同。若产妇虚弱无力,则可以由护理人员或产妇家属给予协助[3]。

(2)对照组

本组产妇选择传统蹲式体位排尿,大腿与小腿紧贴,身体向下俯。护理人员与产妇家属同样在身旁陪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对其晕厥先兆的出现率、晕厥和尿潴留的发生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19.0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值加以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见表1,研究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为0.00%,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为7.50%,对照组高于研究组。此外,研究组在晕厥先兆和晕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也要低于对照组,就总发生率而言,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

3 讨论

分娩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应激性刺激,在产后产妇会于多个器官系统上发生生理性变化,表现于外便是一系列的产后并发症。以尿潴留为例,正常情况下产妇在产后6小时内便能恢复自动排尿能力,部分产妇在分娩8小时后依然无法正常排尿,这种并发症便可以称之为尿潴留。尿潴留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不仅会为产妇带来腹胀腹痛等不适感受,更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提高产妇在产后发生大出血的危险性,从而给产妇生命带来威胁。通过临床研究可以发现,产后排尿时间、产妇排尿体位都会对尿潴留的发生产生影响。

(1)排尿时间与尿潴留之间的关系

雷明在其研究报告《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有所提及,即:产后排尿时间越早,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便越低;反之,排尿时间越晚则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便越高[4]。其原因是:排尿行为是人体的一种非条件反应,若尿液在膀胱中的充盈量达到400mL上下,膀胱内的神经末梢便会受到刺激,将信息传达到脊髓,再经由脊髓传达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返回“排尿”的指令,人体便因此产生尿意。而产妇在分娩时因胎先露而给膀胱神经末梢造成了压迫性损伤,这时即使尿液量达到400mL的临界线,神经末梢也难以及时将排尿信息传达到大脑皮层,故而造成了尿潴留问题。因此产妇应在产后2~4小时(最多不能超过6小时)内排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结果中研究组尿潴留发生率为0%,与产妇及时排尿这一行为密切相关。

(2)排尿体位与尿潴留之间的关系

从结果可知,研究组产妇在尿潴留、晕厥先兆及晕厥上的发生率依次为0%、2.5%、0%,而对照组产妇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10%、22.5%、15%,研究组的总发生率(2.5%)远远低于对照组(47.5%)。两组产妇在排尿时间上是相同的,不同的仅仅是排尿时选择的体位,由此可见半蹲半站式排尿体位对尿潴留有强大预防效果。探究其优势所在,主要是蹲式体位需要产妇有较大的肢体变换动作,体位高低变化幅度较大,易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且蹲式体位会增加会阴处的肌张力,使产妇感到产道疼痛,从而影响到产妇的排尿行为。半蹲半站式体位与传统蹲式体位相比,不仅可以通过45°角的大腿位来对腹部造成压迫,使逼尿肌更加敏感,促进产妇的排尿;还可以减轻蹲式体位造成的会阴部肌张力,避免产妇因切口疼痛而感到不适,不会对排尿结果带来影响[5]。

结语:

产妇应在产后的第2~4个小时排尿,必要时予以诱导排尿,排尿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此外,相较于传统蹲式体位,半蹲半站式体位更有助于产妇排尿,为预防尿潴留,应在产科推行半蹲半站式的排尿体位。

参考文献:

[1]陈萍英,蔡丽娟,霍秀丽.产后尿潴留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04-105.

[2]陈小凤,王月琴.促进早期排尿法对预防平产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5,17(04):437-438.

[3]陆小曲,罗琳雪,陈丽芬,等.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对预防产后晕厥及尿潴留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3,41(03):362-363.

[4]雷明,唐富琴,张琳.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01):60-61.

[5]程红蕊.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与尿潴留的关系[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07):123-124.

论文作者:谢美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论文_谢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