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分析论文_吴美之

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分析论文_吴美之

广东星磁检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100

摘要:当前,在生产电气仪器仪表时,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计量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要加大力度控制以及监督电子仪器仪表的运作生产,对工艺以及技术的合理性进行控制,采用监督制度,确保更为规范的运作,防止因操作失误以及疏漏而致使电子仪器仪表出现严重故障,破坏计量的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发生故障,要及时地进行维修和处理,这样才能够使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精确度得以有效保障。

关键词: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维修

1现代电子仪器仪表的特点

现代电子检测仪器仪表采用现代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模仿人类专家尽心信息的综合处理,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包含采样、检验、故障和决策输出等多种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的实现检测的智能化,减少人工参与程度,从而大大减少了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1.1软件控制

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得测量设备,能够实现在测量的自动化,计算机系统简化了仪器硬件上的结构,缩小了仪器的体积,利用软件进行控制。

1.2对测量结果进行智能化处理

利用软件对测量结果的智能化处理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测量结果进行线性化处理、算数平均值的处理、加权平均值计算、数据融合计算等多种处理方式,获得更快捷更为可靠准确性更高的结果。

1.3计算机测量工具在功能和性能上的更加容易修改

以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测量工具在功能和性能上的修改更加容易,更加通用,可以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下对计量检测设备的特殊需要,和传统检测设备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2针对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计量管理

2.1提升计量流程的管理水平

在管理电子仪表仪器时,要加大力度管理维护计量设备[1]。(1)要对质量高的计量设备进行选择,而且在采购以及选型时,要保证其满足实际的需求,还需重点关注质量。(2)在验收入库和查验以及运输等环节中,要将计量设备相关的管理工作做好。(3)在投入使用计量设备前,要将检定工作做好,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且实行相应处理,保障更为准确的计量,此外,要考虑应用计量设备的需求,还应使自动化计量设备的水平不断提升,保障操作者在操作时更为可靠和准确,唯有如此才可提升管理水平,尽可能地避免故障发生。

2.2对维护周期进行制定

在使用电子计量的仪器仪表时,要定期检定使用效率,针对有较高使用频率以及较高精确度要求的电子仪器,需按照工艺要求以及使用频次来调整检定周期,确保更为可靠和准确的仪器仪表。而针对其他的电子仪器,可适当地延长检定周期,与此同时要结合具体生产情况来设定检定周期,尽可能地确保所有设备共同开展保养和维护的工作。

2.3对维护人员进行配备

科学的仪器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安排专业维护人员实行管理。作为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管理能力,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在充分了解管理仪器性能以及用途的基础上,校验长时间封存仪器,并存放,使其有效性得以保障。此外,维护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将使用仪器的说明材料妥善地保管,确保更为完整的标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在入库仪器之前,要对其功能进行测试,而后对刻度进行调整,将借用记录做好。(3)要定期地保养以及校对仪器,标记好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以及损坏的仪器,并针对仪器将档案记录建立起来。

3电子仪器仪表的故障维修

3.1电子仪器仪表故障分类

在仪器维修中,维修人员要对仪器情况有详细了解,并结合仪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故障进行判断。一般来说,仪表故障包括以下类别:①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故障,主要为突发性、递进性断裂和复杂的故障;②形式类问题,表现为潜在问题和功能失效;③客观问题,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④结果故障类问题,在具体的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应仔细记录每一次故障,以便为下一次检修提供详细的信息,以便为员工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

3.2故障维修的基本方法

(1)外观检查。电子仪器仪表计量设备内部的结构一般都比较精密。因此,外部影响或外部损坏,很可能会导致仪器数据出现错误。在具体的检查中,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电表外观检查,在仪表检查之前,先关掉开关旋钮,确保能够观察到面板的每个部分。在确认了电源没有问题后,检查内部构建是否有火星、烟雾等明显症状,集中查找是否有烧焦和破碎存在,以便掌握仪器的大概情况。

(2)通讯检查。第一步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检查电路,第二步是检查通信设备。电子测量设备的通信检查是通过传输计量设备来实现的,以便消除和修复由故障引起的通信问题。

(3)电子信号注入情况检查。每个仪器仪表设备都有自身的参数标准,当发现疑似故障仪器时,维修人员要将正确的信号输入发生故障的电子仪器仪表中,并观察该仪器终端器输出的数据是否正常,通过终端器或者波形比对来观察和判断电子仪器仪表的故障点。如果出现异常,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测试和修理,然后输入测试并调整仪器确保能够正常输出。

(4)器件替代检查。电子仪器是精密仪器,在焊接零件时有很大困难。因此在检查过程中,维修人员可以使用相同型号和规格的装置代替可疑部位,看故障是否消失,能有效缩短检测范围,及时发现故障。

(5)整体对比检查。对于很难处理的检测故障,一般可以观察同类型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参数,无论是电压电流参数,还是其他方面都可以观察。由于仪器的复杂以及相关材料设备的缺失,此法实际操作比较困难,维修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诊断出故障。

(6)仪器仪表校正。修复后的电子仪器,还要进行校正,这也是保证电子仪器能恢复到原始指标的重要环节,因此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如果实验室没有专用的校准设备,维修人员可以测试测试几个同类型的仪器仪表,通过计算均值判断仪器是否维修好。

结束语

作为计量器具的一种,电子仪器有着较广的应用范围。而且在应用时,对精确度所提出的要求较高。唯有保障仪器仪表的使用中可正常的发挥出其性能,才能够避免发生误差,所以在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时,除了要强化管理计量,还要将维修的相关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付蜨.浅析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的维修[N].山西青年报,2017-08-05(016).

[2]高婧婧.对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的计量管理与维修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07):242+29.

[3]陈源,李慧颖.浅析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与维修[J].科技风,2017(07):171.

[4]姜润洲.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意义[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5):139.

论文作者:吴美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分析论文_吴美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