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负荷,做好电力输配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确保用户的用电安全。因此文章重点就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展开分析。
关键词:电力输配线路;运行维护;故障排除
输配电线路是整个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输配电线不仅路线较长,而且分布范围较广,涉及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容易在运行过程产生故障,从而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可以说,输配电线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运行质量。因此,为了确保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分析与探究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十分必要。
一、影响电力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因素
输配电线路大量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光照作用下,一些塑胶产品会加速老化,很容易出现损坏、漏电等问题。输配电线路经过很多复杂地形时,使输配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难度变大,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可能出现洪水、泥石流、滑坡、滚石等地质问题,使输配电线路受到严重破坏。此外输配电线路在热胀冷缩作用下,线路部件受力较为复杂,加上大风、覆冰等外力作用,很可能造成局部拉力过大,导致电线断裂、电杆、铁塔倾斜等问题,同时在遭受强降雨或长时间降水时,地基容易松动,也会导致电杆、电塔出现问题。在大风、雷电、强降雨的作用下,输配电线路中的零部件或基础特别容易受到损害。当雷电击中输配电线路时,会在短路、高压的作用下产生连贯性损坏,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大风等可能使树枝、杂物等击中输配电线路,造成设备损坏、短路、电线断裂等问题,进而影响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通过近年来电力部门对故障的统计和分析,可知,雷电造成故障的概率最大,约为 30%,风力因素造成故障的约占20%,降雨因素导致故障的约占 23%,其他因素 27%。
(二)人为因素
输配电线路也会受到来自人为因素的危害。如违规私拉线路,使用超载的电气设备等,造成输电线路短路或超载,进而使输配电线路不能稳定运行。同时盗窃输配电线路零部件、交通事故、靠近输配电设备的土地挖掘等小概率事件也可能对输配电设备造成影响。此外输配电线路在日常使用中,也会因个别设备或零部件老化、故障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在日常维护中不能及时发现或解决,导致整个输配电线路受到损坏或影响。
二、电力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要点
(一)加强日常的检测工作,重视维护与保养
虽然输配电线路的后期维护工作只是辅助性的,但是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不能小觑。单位应建立健全输配电线路的维护与保养制度,确保输配电线路的检测与维护工作能高效、顺利地进行。做输配电线路维护与保养工作时,应根据相关规定制度,及时找到故障问题并进行检修,并做好记录,方便日后的检查与维修工作。同时,需要重点检查与维护的地方要着重加强,并按照检修的记录,了解并掌握输配电线路中比较容易产生故障的地方,并将其作为重点监控与管理的对象。同时,单位应加强设备的巡查工作,只要在巡查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都要认真仔细地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分类处理,最好附上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如果设备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故障情况,不方便检修,则立刻申请更换新的设备。需要注意的是,巡视输配电线路的方式有很多,灵活地利用这些方式,能够将巡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比如,采用普通与重点巡视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者不定期巡视的方式、登杆与杆下检查巡视的方式等。
(二)维护措施应具有针对性
影响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雷电等不可抗自然因素。因此,输配电线路一定要提前做好防雷措施,配置齐全防雷设备并考虑周全,确保在恶劣的雷电环境下输配电线路的安全。同时,对于损坏及老化严重的输配电设备,需及时做好相关的检修与更换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内外先进设备引入进来的方式,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从而提升输配电线路的整体性能,并提高整个电网的科学含金量。
(三)重点巡查高压输配电线路
在输配电线路中,高压输配电线路应是重点管理与维护对象,而且,高压输配电线路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事故,影响他人的人身安全。同时,外力的破坏也会对高压输配电线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汽车撞到了电杆、施工时工具触碰到了导线、导线被树枝压断等。此外,部分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极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导线的接头出现接触不良、变压器烧坏了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日常的巡查力度不够、没有将这些安全隐患找出来,而事故一旦发生,便可能酿成大祸。因此,一定要重点巡查高压输配电线,及时找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可能产生的隐患。
三、电力输配电线路故障排除技术分析
(一)提高抗风能力
为了降低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应设置最佳的线路弧垂,减少线路受力过大时的拉扯力。同时优化线路结构,积极运用防震锤技术,并配合输配电线路力度倾向,合理规划输配电线路的力度分配角。此外,应确保基础的稳固性以提高抗风能力,通过科学地设计,使输配电线路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安全、稳定地运行。在靠近绿化带或居民区布置时,应避免被树木及各类设施影响,在城市优先采取地下布置电缆、电气设备的方式,同时还应兼顾维修的便利性,确保出现问题时,方便维修且施工成本较低。
(二)降水较多区域布置输配电线路
在降雨较多区域布置输配电线路时,应使输配电相关的设施处于当地地势较高的位置,注重提高基础的稳固性,并在周围设置可靠的排水设施,降低积水造成的影响。
(三)雷电较多区域布置输配电线路
我国很多地区夏季降雨时多发生雷电。为了降低雷电造成的危害,在设计时应根据当地所处的地形、气候条件等,提高输配电线路的绝缘能力并将输配电接地电阻阻值调低以降低遭受雷电时的受损程度,同时采取必要的引雷措施。
(四)冰冻较多区域布置输配电线路
在可能发生冰冻现象的区域,应按照30年一遇的强冰雪天气进行设计。确保加强型导线、铁塔及其他零部件的耐扩张能力满足要求,同时减少档距,多设置耐张段和耐张铁塔,确保塔基的浇筑质量和导线弧垂量具备较强的抗覆冰能力。
(五)应对风雨造成的故障排除技术
我国地域广袤,气候差异较大,但是大多区域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度较低,北方地区冰冻时间长。夏季出现大雨或持续降水时间较长时容易引起洪水、泥石流、滑坡等问题,对暴露在外的输配电线路造成冲击,往往形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如设备被淹没、损坏等,此时就会被迫中止供电。因此除了在设计阶段进行规避外,还应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在遭受风雨等恶劣天气前,进行必要的加固及预防措施,使损失和危害降至最低。在自然灾害后及时进行积水排除和故障排除工作,使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尽早恢复,尽可能降低引发的损失和危害。
总之,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进行探讨,对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在设计、施工、检测和维护中加以关注,尽可能规避各种问题和隐患,降低出现问题时的危害程度,使输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泽宜.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安全运行探讨[J].科技风,2019(02)
[2]钟跃.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研究[J].智能城市,2018,4(24)
[3]杨智亮.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3)
论文作者:杨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输配电论文; 线路论文; 雷电论文; 电力论文; 故障排除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