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训基地管理实现信息化论文_卢蔚红

浅析实训基地管理实现信息化论文_卢蔚红

(梧州职业学院,广西 武鸣 543001)

摘要:以梧州职业学院为例,指出高职实训基地管理的现状,提出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实训基地开放共享应从设备信息化管理、高职实现基地信息化管理实施和制度保障、优化实践教学上个方面实施实训基地管理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实训基地;管理;信息化

一、高职实训室的管理现状

当前梧州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的管理为例,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低、仪器设备闲置率较高、小型设备仪器较易遗失、大型仪器设备维护较难、实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够;设备管理与维护费用、管理制度相对缺乏;中高职实训场地教学的使用冲突;目前主要依赖实训基地使用管理人员手动操作,依靠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使用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二、高职实现基地信息化管理实施

1、设备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校园网的使用已趋于普及,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考察发现,现有的实训室管理系统的功能不能满足我院的具体要求且价格昂贵,在认真分析本院实训基地管理特点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的实训基地网络平台,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和网络模式,自主开发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适于自动化学院实训室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实训室资源的利用率,更方便的进行网上信息处理和数据统计,更合理的进行资源调配,实现实训基地的信息化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管理,建立仪器设备账目,并实行信息化管理,使管理手段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才能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发挥高校仪器管理系统的功能的同时,建立自己物联网管理系统。建成一个及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条件,全面满足学生专业实践的需要,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制度建设是保证实训基地正常、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除遵守学校规定的管理制度之外,实训室管理也要与时俱进网络化管理,才能满足目前多变的需求。

2、实训基地实现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功能加入管理到实践教学中,可以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智能化配置,节省人力和物力,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师生查阅相关信息,方便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做出前瞻性决策。信息化管理平台目前投入使用的管理软件有实训基地使用预约系统、实训耗材与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技能鉴定管理系统、毕业综合实践管理系统、设备使用记录系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立和维护实训室的信息,实现实训室场地的统一管理,包括实训室名称、地点、主要功能,类型、适用专业、主要仪器、数量、一次可容纳实训人数、实训室负责人等。从实训基地到各个实训室建设二维码,实训室中的对每台设备建立档案,每台都有编码,实训基地、实训室都有自己编码(条形码/二维码)。实训指导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申请实训室或实训设备,后台管理人员通过实训教师的申请根据情况进行审批,并安排实训室使用时间形成编码,便于教师刷卡(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实训室。实训教师在实训课后在系统中登记实训项目、使用时间、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如设备有问题,及时登录系统进行保修,维修人员通过系统信息提醒,对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送修等。

可以对实训室使用人员和实训项目中的信息字段进行查询、统计和汇总。包括设备查询与统计、实训课信息统计,实训工作量统计等。如各系部、各专业、各实训室实际开放的实训人数与时数,每学期实训室使用率及时间占用率、全院实训课学期情况统计表、年度使用情况统计表。查询和统计结果也可直接导出, 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专业负责人可以根据专业课程计划与实际报表进行分析对比与打印。

从实训教学安全教育起,为进一步加强实训安全,减少实训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采用网上考试、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实验实训人员和学生进行安全准入考核。实训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训室参与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活动。学生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实训课程进入实训室进行实训操作。

3、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资源,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实训基地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共享,还可以面向社会收费开放共享,借助其先进的专业实训设备和科研设备为区域经济服务。实训基地开放共享,能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使相近专业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师可以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科研及各种技术服务,使实训基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作用。

实训基地还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服务器,利用实训基地管理中网络的优势,将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软件,放到软件资源库上,让学生免费下载,学生可以免费观看学习。学校的实训基地资源包括各种专业课程的教学软件、模拟软件、电子图书和网络资源,合理规划各类资源,对各种资源的配置使用是目前实训室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训室信息化后,对于这类教学的资源管理会起到积极的整合作用。

三、制度保障优化实训教学

学院(中心)领导和职能部门要重视实训基地开放共享工作,将其视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开放力度。为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提供有力的保障,学院应将实训基地开放共享水平作为目标考核和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将实训基地开放共享的成效与教学经费投入挂钩,对实施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给予优先支持,从严控制未实行开放共享或开放共享效果不佳的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利用实训基地对外培训的收入,资助教学计划外实训基地开放共享项目,用于学生课余实训所需的耗材费和指导老师的课时补贴,制定实训基地开放共享的指导与管理工作量计算办法,充分调动实训师资队伍的积极性。

各专业教研室要开发更多真实的实训项目,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在实训基地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同时公布与课题有关的实训项目,供学生课余时间之用,激发学生参与产品设计与动手制作的热情;做好信息公开,利用学校网站,公布开放共享的实训项目、时间和地点,供学生预约选择;将课外开放共享实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鼓励学生依兴趣积极参加技术服务项目、创新工作及技能比赛训练,从而保障、提高、加强实践教学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3年

[2]史岩眉.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J]|. 教育观察,2014年

作者简介:卢蔚红(1981.01—),女,壮族,广西武鸣人,大学本科,讲师,梧州职业学院。

论文作者:卢蔚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浅析实训基地管理实现信息化论文_卢蔚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