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论文_陈志威

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论文_陈志威

广州市从化区林业和园林局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与特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要性、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以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本文旨在与同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希望对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原因;措施

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使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在森林的自然灾害中,病虫害的为害是很严重的。森林病虫害是一类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管理过程中,常常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又被称之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我国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很多,据初步统计,有主要病害 500 多种,虫害1500 多种。病虫害不但能直接使林木枯死,还能降低森林生长量、结实量和木材质量,降低森林的防护效能,所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

一、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与特点

(一)森林病虫害发生种类繁多,重大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出现

目前,全国发生的森林病虫害种类约有 8 000多种,其中经常造成严重危害的约有 200 多种 。

(二)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递增,扩大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1950 年为 100 万 hm2,1960 年为140 万 hm 2,到了1990年上升至1100万 hm2,平均年递增25%,每年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50 多亿元。

(三)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一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爆发,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四是多种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五是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进程。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要性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

(一)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 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夜蛾、天牛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 70 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 2 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90 年代末以来,已有马尾松毛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及竹笋夜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三)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油茶尺蛾、桉树枝樱姬小蜂、黄竹脊蝗和松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三、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

(一)树木的生长条件不良

主要是指森林的土壤和光照,在郁闭度大的林分和林内下层木因光线不足导致生长不良而受蛀虫寄居。生长在粘心细土上的云杉林,由于土壤有永冻层树木根系浅,林分生长不良,易发生风倒木使小蠹天牛入侵,盐碱土生长的杨树林易长成小老树,常遭受杨干象和杨干基天牛等侵害。

(二)风雪水火和食叶害虫等自然灾害

南方因台风常刮倒木,北方冬季大雪造成大量雪折木、雪倒木,雨水过多或沼泽化林地上生长的树木都易受蛀干害虫侵害。森林火灾可使火伤木遭受蛀干害虫严重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火烧轻微的树木能逐渐恢复健康,火烧严重木失去蛀干害虫寄生条件,中等程度火伤木易感染蛀干害虫,因此,火烧迹地上应采伐两种树木。被落叶松毛虫等食叶害虫严重危害过的林分,树木长势衰弱,会形成蛀干害虫发生地。

(三)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

由于人们不科学的林业经营活动,会使经营不善的林分逐渐形成蛀干害虫发生地。如不及时清除风倒木、风折木、雪倒和雪折木,伐区清理不及时或未及时进行抚育采伐,采伐后的木材未经剥皮等处理在林中过夏都会引起小蠹,天牛,吉丁虫等的繁殖。对松林过分采脂削弱树木生长也会带来同样的后果。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基层林业科技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林业科技队伍比较薄弱,各地具有较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人员尤其短缺,在编的技术人员搭配不尽合理,工作效率不高,应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适当倾斜,建立一支年轻化、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基层林技队伍。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防治工作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区、乡林业工作站负责组织本区、乡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遏制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势头,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认真贯彻《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进一步全面推进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我省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森林病虫害的被动防治转为主动防治

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重治不重防。事实上,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如何在营林的各个环节如选种、育苗、选地、造林、经营、抚育及采伐中,注意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来源,协调各生物间关系,提高树木抗性,是实施森林病虫害由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的根本途径 。

遵循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森林病虫害防治今后应贯穿于整个森林经营工作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生态学为基础,以营林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1)适地适树,培育健苗、健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林经营模式,提高其防灾控灾的自控能力。

(2)营造混交林(注意树种搭配),实施近天然林经营模式,使林分中各种生物间相互制约作用增强,

森林生态环境趋于稳定。

(3)培育抗病树种、品种,提高林木自身抗病虫能力 。

(4)建立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体系,确定病虫害的管理防治指标,及时防范,减少危害和损失,将森林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五、结束语

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及防治上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林业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和检疫工作,以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贺,麻雪楠.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可持续控制对策[J].民营科技,2009,(1).

[2]丁茂申.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2009,(12).

[3]杨振杰.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10).

[4]王志明,黄福晶.小议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与治理手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

[5]张淑萍,才奇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8).

[6]王丽,车沿宇.防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民营科技,2009,(2)

论文作者:陈志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论文_陈志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