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分析_管理会计论文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调查问卷论文,财务人员论文,会计论文,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通过对财务会计资料、统计资料及其他业务资料在内的各种数据进行加工,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有用的经营信息以帮助他们正确确定经营目标,进行经营决策,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控制,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最优状态。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要求管理会计的视角拓展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所有企业对管理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财务负责人的要求更高。《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财办会[2014]5号)明确提出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寥寥无几。关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定义,我们借鉴了财政部会计司刘光忠副司长对“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的定义(董延安和唐子惠,2011),即是“指大型企事业单位中精通财会业务、熟悉市场规则,掌握金融、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目前企业对管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技能有哪些要求?企业通过怎样的培养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技能?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培养模式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可以互相借鉴?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培养方式是否满意?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以下简称ACCA)联合开展调查分析研究,双方希望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对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也可为我国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建议。

      二、调查过程与问卷填写人的背景情况

      (一)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ACCA双方派出专业人士组成团队,采用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两种方式进行研究。为了保证问卷设计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团队成员在设计问卷前先与40位企业财务负责人进行座谈,基本了解企业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和管理会计人员培养的方法,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双方对调查问卷反复沟通最后定稿。

      问卷通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发布,共回收304份问卷,剔除2份无效问卷,得到302份有效问卷。此外,团队成员结合问卷分析结果邀请财务高管举行四场圆桌讨论会,以深入了解不同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并验证问卷的分析结果,其中两场讨论会在上海举行,两场讨论会在北京举行,受邀请的财务高管分别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企。

      (二)问卷填写人的背景情况

      1.行业背景

      问卷对行业背景的设计借鉴了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行业的划分①,考虑到填写人所在公司多元化的企业状况,问卷中增加了“多元化企业”项目。分析问卷时对于问卷填写人比例偏低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统一合并为其他行业(占31.12%),按照比例高低的排序,其中制造业占29.8%,金融业占13.91%,批发零售业占8.9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6.29%,建筑业占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4.64%。

      2.企业所有制结构

      问卷中的企业所有制性质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看到公司所有制性质的比例比较均衡,其中,国有独资企业占22%,国有控股企业占21%,民营企业占22%,外商独资企业占26%,中外合资企业占9%,分析结果对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在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中的状况比较有说服力。

      3.问卷填写人的职务结构

      问卷对职务名称的设计比较全面,想尽可能包括填写人所处的各种行业、企业所有制、层级情况,所以职务名称包括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财务)、首席财务官、总会计师、计财部/财务部总经理(含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首席会计师、财务高级经理、财务经理、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员和助理会计,进行问卷分析时我们对职务进行汇总,分成高层、中层和低层管理者。其中高层管理者包括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财务)、首席财务官、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占30.79%;中层管理者包括计财部/财务部总经理(含副总经理)、财务高级经理和财务经理,占42.38%;低层管理者包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员和助理会计,占26.82%。

      三、调查发现与启示

      (一)专门设立管理会计部门的情况

      企业组织架构的设计与企业的管理要求、管控定位、管理模式及业务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体来说,问卷结果发现专门设立管理会计部门的公司占26.49%,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的公司占73.51%,从企业所有制的性质来看,不论是国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的企业都是少数,虽然外企中设立管理会计部门的相对比例会高些(见图1)。由此看到,多数企业没有一个特定的管理会计部门,管理会计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承担。

      

      图1 不同所有制企业管理会计部门设立的比较

      大部分出席圆桌讨论会的与会者,不论来自国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提出他们没有管理会计部门,管理会计的工作分散在不同的业务部门里面,也分布在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很多与会者指出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是在财务部门里,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管理会计职能。

      虽然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但是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角色却相当重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回复者认为管理会计人才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是重要(问卷评分为4分)和非常重要(问卷评分为5分)。而在讨论会中,与会者都表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职能。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有哪些职能,与财务管理的职能如何界定和区别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牛彦秀(2002)认为,“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均以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为研究对象,其具体范畴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并且均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方法,由此导致的交叉重复无法避免。”《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4)提到“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蒋占华(2014)认为“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预测经营前景职能;参与经营决策职能;规划经营目标职能;控制经营过程职能;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这些职能的界定比较抽象,作者结合管理会计的工具对管理会计的职能重新界定。项目团队在设计“管理会计职能”的问题时借鉴了相关文献、专著和实务访谈并结合管理会计的工具,认为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成本费用管理、预算管理、财务预测、财务数据分析、为管理层提供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风险管理、部门绩效考核与评价、参与战略制定和参与公司财务规划。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管理会计应承担的职能比较均衡,打分普遍较高,相对来讲,“部门绩效考核与评价”职能的比例略低一点,占比75.16%。通过比较发现管理会计更多地发挥预算管理等传统的职能,而如战略制定等现代职能的发挥很不充分。

      在实务工作中,参与圆桌讨论会的与会者表示,为公司各个部门制定业绩指标,与各个部门讨论确定指标的合理性是管理会计的工作。也有与会者指出,他们的管理会计会做市场调研、产品利润分析、客户利润分析、竞争对手的分析来支持业务,而且,他们还会参与各个部门的会议,并提出问题。甚至有位与会者提出,他们的管理会计人员会参与销售会议、市场会议、供应链的会议等等。通过对不同行业管理会计职能的分析(见图2),我们看到同样的结论,不论是什么行业,管理会计实际发挥的作用仍停留在传统职能上,如成本费用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预测方面。

      

      图2 不同行业管理会计的职能

      (三)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和胜任能力的要求

      1.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是指某工作岗位所要求的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问卷结果显示,42%的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描述,而超过一半的企业(比例为58%)没有对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进行描述。如果没有明确的职责描述,管理会计人员到底要做哪些工作则比较模糊,会因上司对管理会计人员的不同要求而不同,这样企业管理中的主观性、随意性比较强,工作结果的差异也会很大。

      从图3可以看出,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对于管理会计岗位职责范围的界定比较清楚,他们更积极地设定职责范围。访谈中我们发现外企一般都会对管理会计员工界定岗位职责,员工比较清楚公司对他们的能力要求。有外资企业表示,他们针对每个岗位都有岗位责任书,根据各个职能的特点列出具体的要求。但是参与讨论会的国企则表示,虽然在招聘的时候,他们对新招聘的岗位都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一般都不会把这些要求详细地与员工进行沟通。

      

      图3 不同所有制企业对管理会计岗位职责的界定

      2.管理会计的胜任能力/技能

      刘玉廷(2010)认为“会计人才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总会计师条例》相继出台并得到有效实施。”以会计相关法律为基础,财政部不断健全会计人才相关制度。通过对我国相关制度的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对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比较注重专业技能(通常称为硬技能),而对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研究比较缺乏。专门针对管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颁布具体规定的组织包括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简称IM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AICPA)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简称IFAC)。

      Zehetner et al.(2013)提到“IMA根据管理会计师的成熟度建立了四阶段的模型,模型规定了不同阶段的管理会计师需要具备的硬技能和软技能。”AICPA(1999)的《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提出了三种胜任能力:功能性胜任能力(决策模型、风险分析、计量、报告、发展和加强功能性胜任能力的有效技术)、个人胜任能力(职业风度、问题解决与决策制定、协作、领导、沟通、发展和加强个人胜任能力的有效技术)和广阔的商业视野(战略/批判性思维、行业/部门的视野、全球/国际视野、资源管理、法律/规章视野、市场和客户关注度及发展和加强广阔的商业视野的有效技术),结合IMA对管理会计师的技能要求,我们可以将功能性胜任能力和广阔的商业视野能力归为硬技能,而个人胜任能力可以归为软技能。IFAC的企业会计师分会于2002年发布《管理会计实务及管理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档案》报告,该报告对管理会计师的职业发展提出胜任能力发展框架,共分5个水平,其中水平1包括认识技能和行为技能,水平2将水平1的认识技能细分成技术技能、分析/设计技能和赏识力技能,将行为技能细分成个人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组织技能。可以看出这个报告对胜任能力的界定也是按照硬技能和软技能两个维度展开。

      Zehetner et al.(2013)认为“IMA对管理会计师工作开始阶段的硬技能要求掌握核算、预算、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知识,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要掌握预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评价、风险分析和项目管理的技能来管理流程和企业的风险。”刘玉廷(2004)认为“高级会计师以及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和财会负责人即为本文所说的高级会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职业能力,分别是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具备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能力;具备在本单位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能力;具备财务管理的能力;具备综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为管理决策层提供意见和建议的能力。”借鉴IMA和IFAC企业会计师分会和国内政策法规对管理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我们的问卷对管理会计人员胜任能力包括成本管理技术等九项能力(见图4)。

      

      图4 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对胜任能力/技能的要求

      按照重要性排序,我们分析发现对于不同层级的管理会计人员来讲,比较重要的胜任能力/技能包括熟识企业的商业模式(平均分是4.43分)、数据分析的技巧(平均分是4.41分)、成本管理技术(平均分是4.31分),这些胜任能力/技能都属于基础技能类,所以目前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基础技能类的能力应用较广,是几乎每家企业都需要的,而对于把握宏观经济等高级技能类能力的发挥在企业中的差异很大,这个分析结果与前面我们对管理会计职能的分析结果非常一致。

      如果将高层管理会计人员和低层管理会计人员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对于低层管理会计人员来讲,成本管理技术、管理会计的工具的知识及方法等基础技能类能力更加重要,比例均高于高层管理者(见图4),其中数据分析的技巧方面两者几乎没有差异。很明显,有几位讨论会的与会者都提出,管理会计必须拿数据说话,根据过去的数据做趋势分析,没有数据就不能做好的决策。而高级技能类能力方面,对高层管理会计人员的要求均高于低层管理会计人员。

      3.对管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技能的界定

      问卷填写人中,明确设定管理会计人员需要的胜任能力/技能的比例为30.46%,在92个明确设定管理会计人员需要的胜任能力/技能的回复中,国有独资企业占17.39%;国有控股企业占13.04%;民营企业占22.82%;外商独资企业占34.78%;中外合资企业占11.95%。但是总体来讲,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我们看到对管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技能明确设定的企业还是不多(见图5)。

      

      图5 不同企业设定管理会计胜任能力/技能的比例

      (四)人才培养模式

      1.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负责部门

      在问卷填写人中,近18%的企业有专门负责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部门,而接近54%的企业则把培养工作放在其他部门里,28%的企业没有任何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计划。由此可见,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即使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也会有相关部门负责员工的培养,而对于有专门负责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部门的企业来讲,他们应该更加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更加规范。

      2.人才培养方式

      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培养方式方面的文献几乎是个空白,比较权威的文献只有一篇(陈丽花和赵曙明,2007)探讨“会计职业胜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该文献从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在校学生的培养很有帮助,我们的研究是为在职人员找到合适的培养方式。

      我们提出的培养方式包括对外考察交流、在职的自我摸索、在职提高学历、组织内部培训、专业资格、在职的上司指导、公司内部跨部门的讨论、参与外部培训及论坛、轮岗和暂调业务部门做深入了解②。根据调研所得的结果,我们发现企业认为对应每种胜任能力/技能最有效的三种培养方式总结见表1。

      

      

      图6 对管理会计培养的满意度和绩效考核的比例

      3.管理会计人员对培养的满意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问卷填写人对于所在企业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并不满意,只有19%感到满意或是非常满意,将近一半的企业(占44%)表示中立,却有37%的人员明确表示不满意或是非常不满意。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按照设定的胜任能力对会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企业员工对培养的满意度远远好于不做绩效考核的企业(见图6),而事实上,多数企业没有对会计人员按照胜任能力做绩效考核。

      4.中外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特色

      通过问卷分析和圆桌访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培养方式分析后我们发现中外企业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这些模式通常采用几种培养方式的结合,在比如某国有企业的跨部门讨论中,集团财务负责人提到该公司的财务部门分成几个处,包括会计处、资金处、财务处,其中财务处的工作主要以管理会计为主,人员配备也是最强的,负责企业预测、预算、考核、规划、业务协同等业务,包括参与生产经营的活动。公司要求每位成员对行业模式,每个季度要出一份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基础上提出对于提升企业模式的思路。这个调研报告要提交给公司总经理,总经理如果认为好的话会批给各部门,甚至其他的高管层审阅。同时这些员工要把自己的成果在公司的大讲堂上演示。大讲堂要求所有业务部门都参加,这个良好的做法也在其他业务部门开展起来,要求其他业务部门也要做报告。再如某外企的“70、20和10”培养模式,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培养,70%是在职培训,包括对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培训,数据分析是管理会计人员必需的基本功;20%是教练,对于不同层级的管理会计人员,都会要求每个人有40小时培训,并有上级给他教练,根据员工的工作计划,上级与员工交流过去三个月的收获,有哪些地方需要帮助等等,这样同时可以让员工知道公司的领导是在乎他们的;剩下的10%是学校的培训,公司会让员工参加一些专业课程和考试,培训结束后,员工要把他所学的课程讲解给其他同事,这样便可以确定员工的理解程度。这个培训模式被称为70、20、10模式,形成了公司特有的培养风格。

      (一)企业文化、领导支持的重要性

      问卷结果显示,90%的填写人认为管理会计人才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是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参与讨论的与会者也表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职能。可是,管理会计在企业能发挥的作用,体现在公司的领导层对这个岗位的定位。

      (二)管理会计人员岗位职责的设定

      良好的岗位职责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提高内部竞争活力,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可是超过一半的问卷填写人所在企业没有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描述,这样管理会计人员很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操作行为不规范,随意性很强,缺乏组织考核的依据,也容易发生工作中的扯皮现象。

      (三)管理会计所需的胜任能力/技能

      要满足管理会计的职能,企业必须为管理会计的岗位设定所需的胜任能力/技能。除了基础的技能,如成本管理技术、管理会计工具的知识、数据分析技巧和相关的科技和软件外,由于管理会计还需要为企业筹划未来,所以一些高级技能类的胜任能力/技能,如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对战略选择的评估能力、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影响等都是管理会计不可缺少的胜任能力。此外,一些软技能,如领导能力、沟通技巧等对管理会计也非常重要。

      (四)不同的培养方式以达到不同的目标

      针对管理会计所需的胜任能力,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培养方式帮助管理会计提升能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和所处的发展周期,按照不同的技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培养,让管理会计人员除了掌握基本的技能外,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企业的业务和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师徒制或导师制更可以帮助管理会计人员对业务有更好的领悟。

      (五)管理会计人员的绩效考核

      企业要了解培养计划是否达到效果,管理会计是否有所需的胜任能力以满足岗位的要求,便需要对管理会计人员做绩效考核。企业可以根据管理会计的职能,与员工确定每年的目标及发展计划,作为年终的考核基准。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对员工按照胜任能力/技能做绩效考核的企业,员工的满意度也比较高。

      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充满挑战的商业世界对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管理会计人员对职能的期望很高,可是,现实跟期望还有一段差距,所以需要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来弥补这个差距,我们希望通过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胜任能力、对培养这些能力的方式和各种培养模式的研究,企业能够找出适合自己实际的培养模式。另外,我们发现企业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除了我们强调的专业知识外,还包括高管的重视、职业规划的建设、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环境方面,这些环境的营造是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得到有效培养的前提。

      ①行业分类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②培养方式中的“轮岗”是指管理会计人员在财务部或计财部内部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而“暂调业务部门做深入了解”是指管理会计人员调到其他部门工作。

标签:;  ;  ;  ;  ;  ;  ;  ;  ;  ;  ;  ;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分析_管理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