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论文_李云青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论文_李云青

李云青

(邢台市第三医院药剂科 054000)

【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500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将500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0例,其中一组患者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经药学干预进行服药,称为干预组,对常规组患者及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且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频率以及抗生素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采用药学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医院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抗生素使用频率,减少患者的抗生素费用,推荐临床采用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药学干预;抗生素;合理应用;抗生素使用率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3-0018-02

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防病治疗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药学学科,侧重于药物与人的关系,直接涉及到药物本身,用药对象及给药方式,所以也涉及到医疗质量[1]。药物是疾病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但部分医生不能全面掌握药学的技术知识,固守传统老药,常出现传统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所以需要临床药学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纠正,临床药学在医院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在药物不合理应用中,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问题最为突出,笔者就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进行探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500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将500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0例,其中一组患者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经药学干预进行服药,称为干预组。

常规组2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3例,女性患者87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年龄(38.63±2.61)岁;干预组2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90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38.76±2.50)岁。常规组患者和干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说明常规组患者与干预组患者之间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不进行药学干预。常规组患者的医生为患者开具处方,并对药物的用法用量、给药方式进行说明,患者到药房领取药物根据医嘱进行服药。

1.2.2干预组 干预组患者接受药学干预。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在平常就需要与医生一同查房或看诊,了解患者的病情。医生在电脑上对患者开具处方,并说明用法用量、给药方式后,传至临床药学专业的工作人员,临床药学人员根据对患者情况的了解,核对患者详细资料及医生开具的处方,包括抗生素的品种、用法用量、给药方式,如有问题,进行纠正,同时反馈给医生进行修改,在医生修改后,确定最终处方,患者到药房拿药时,临床药学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用药进行合理的指导,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危害,嘱咐他们要遵照医嘱服药,如有严重不良反应,立即来医院就诊。

1.3 评价指标 记录常规组患者及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抗生素使用频率、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抗生素费用等,进行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好转、无效,临床总有效率等于好转率与痊愈率相加之和。抗生素使用频率=每日抗生素用药剂量/抗生素年消耗量。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分析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平均年龄、抗生素费用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百分比表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抗生素使用频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P小于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干预组250例患者中,175例患者痊愈,50例患者好转,25例患者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225/250);常规组250例患者中,117例患者痊愈,83例患者好转,50例患者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200/250)。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抗生素使用频率: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频率为2.8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频率6.3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抗生素费用: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费用为(146.3±10.1)元,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抗生素费用(360.5±22.7)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干预组25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率为0.80%,常规组25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率为11.20%,干预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的抗生素不合理率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显著的作用,进而在临床推广应用,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出现很多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强,不仅不能有效对患者进行治疗,还会加重患者体内菌群的失衡情况,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使医院感染率上升[3]。所以合理应用抗生素,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医院感染是各大医院共同关注热点。

在药物治疗中,有些医生并不能全面掌握药学的知识,对药物的作用原理、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没有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差的用药合理性,尤其在抗生素的应用问题上,往往固守传统药物,殊不知病原菌已经具有较高的耐药性[4]。同时医生在看不到明显疗效的情况下,会加大剂量,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导致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5]。

为避免上述情况,需要对抗生素药物的应用进行药学干预。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对药物的相互作用、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均有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患者疾病的掌握,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给药方式、给药间隔时间、用药剂量、注意事项等进行指导,促进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说明药学干预能有效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及不合理率,减少患者的抗生素费用。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有很大的影响,医院应该鼓励药师进入临床,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秦红侠.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1(14):2862-2862,2865.

[2]杨珍.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4,03(6):263-264.

[3]张小琴.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21):208-209.

[4]王娅,王剑虹,朱迎英等.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298-298.

[5]袁培明,乙树枝.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6(18):174-175.

[6]徐立春.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2(20):4142-4142,4143.

论文作者:李云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月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论文_李云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