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实践论文_孙磊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实践论文_孙磊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北台乡落地中心小学,河北省 保定市 073100)

摘要: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生活化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备受重视,生活化教学能够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课题研究中,将重点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创新实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发掘生活化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数学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新课改;教学创新

数学来自于生活,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课改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数学教学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理念,引入生活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运用生活经验,同时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服务生活,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学以致用的良好教育格局,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普遍存在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化元素的引入,为学生创设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生活化情境,这样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譬如在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对坐标系概念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如果仅以理论性讲解为主,则有可能导致学生思维混乱、逻辑不清。因此,教师可以绕过“坐标”这样的数学词汇,而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引导,如:“请用第N排第N列来描述你的位置”,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的意图,并回答自己所处的位置为“第4排第3列”、“第6排第2列”等。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坐标概念,将学生所处的位置和“坐标、定位”这些数学术语联系在一起,这样更容易学生去理解。然后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指示他从自己的位置移动到“第5排第6列”,学生完成指令的过程,也就是体现“平移”概念的过程。在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中,能够将晦涩、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活泼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整合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善用生活化场景进行数学教学,而在数学教学中也充分体现出这一特色。小学数学课本不但版式设计新颖,而且其中的不少画面都描绘了日常生活场景,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深度发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实现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活与数学的融合,通过资源整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两步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数学的生活场景中提炼教学内容。前段时间学校正在建设塑胶跑道,学生都看到施工队在忙碌,教师则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提高学生的两步计算教学能力:“甲乙两队共同铺设塑胶跑道,两队共同施工要6天完工,甲队独立铺设则要10天完工,那么乙队如果独立铺设要多少天?”学生对这样的生活化题目很感兴趣,通过“1/6-1/10=1/15”,得出乙队独立铺设需要15天。生活化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同时能够将生活资源和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结合生活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

数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适当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发现,认识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譬如“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很多学生都能够记住这个概念,但是“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是很多学生没有想到的,如果学生对改变原理理解不清,很容易造成死记硬背,影响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如学生喜爱的手工制作,就可以和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去证明内角和是180°。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有的学生将卡纸三角形三个脚减掉,然后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有的学生则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内折在一起,这样也能得到一个平角。通过生活气息浓厚的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意识

生活中蕴藏着形式多样、新奇有趣的数学学习资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这些素材,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深入思考。数学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还需要深入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意识,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实现生活与数学的有机融合。

除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外,教师还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生活化数学学习形式,比如鼓励学生记“数学日记”,把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问题、数学现象、数学素材等记录下来,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有的学生数学日记是这样写的:“今天我们学了统计学知识,回家后我做了一个统计表,把自己每天所花的零花钱记录下来,通过记账让自己学会节约。”还有学生记录了自己的消费经过:“今天超市文具专柜有打折优惠,我买书本一共花了17元,打8折之后是17×0.8=13.6(元),打折之后我少花了3.4元。”数学日记能够培养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五、引入生活元素,优化数学教学手段

通过生活化元素优化数学课堂,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智慧小工匠”的生活游戏:教室玻璃坏了,窗框的大小不同,需要同学们根据具体尺寸计算出需要的玻璃面积,已知一平方米玻璃是12元,购买这些玻璃要花多少钱?学生计算出玻璃面积后,乘以单价得出所需价格,从而完成有趣的数学生活实践。利用“三角形稳定性高”的特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修理加固桌椅,设计更科学的修理方案等。这些生活元素与数学实践活动的融合,进一步提高的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结语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掌握相应的教学技巧,有一双在生活中探索发现的慧眼,建立起数学课堂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将生活化元素带入数学课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实践,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生活化素材的应用、生活化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优化数学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乔虹.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07)

[2]吕素敏.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6(05)

[3]张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议[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5(07).

论文作者:孙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实践论文_孙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