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_王威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_王威

(国网山西省供电公司霍州市供电公司 山西霍州 031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在电力工程的发展中,一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也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目前,在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比较方便,并且在其技术的实际应用中,电力自动化系统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本文就通过对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要求进行有效分析,进而有助于电力自动化技术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完善。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分析

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为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保障电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且较为严峻的任务。通过对电为自动技术的有效应用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电为工程发展中电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革命性的意义,电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推动电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概述

作为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电力工程应用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起源于早期的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在现代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充分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国家电力系统的远程管理与监测,以实现其平稳运行,促进电力系统的布局和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一是严格遵守电力工程建设中每个阶段的技术标准,实现对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的实施监测与调控,在这一过程中,若是出现某些电能传送与运输的问题,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采取合理措施;二是保证技术的安全性,通过安全技术的应用,在保障工程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提高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辨别和处理水平,在数据处理层面加强电力运行的可靠性;四是在保障电力工程建设和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2.1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以计算机控制中心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为主要应用的电力资源自动调配系统,可以实现各项技术指标的采集与显示,帮助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全部电网信息,实现科学的分配与调度,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电力系统中监控难、调度难、管理难的问题,在系统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保证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2.2变电站技术自动化

变电站技术由计算机控制中心与通讯中心组成,具有信息自动采集、处理、命令发布等交互功能,将信息监视系统采集的各个分系统的运行数据传输到由计算机组成的控制中心中进行集中处理,控制中心通过调用相应的数学算法对电力分配进行重新组合与优化,保证各个系统的输电稳定性,从而降低能耗损失,提升电力资源的输送效率。

2.3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针对城乡配电网进行,城乡电网用户群庞大而复杂,各地区在各个时段的电力消耗也不稳定,配电网自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时用电情况合理分配电力资源,在保证各地区正常用电的情况下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与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也是重点解决电力工程中实际问题的关键技术,在现代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例分析

3.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通过自动化技术将当前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应用到变电站中,终端信息处理技术与计算机电子技术能够对变电站干净设备进行优化组合与重新设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变电站人力资源的作用效率,既能够降低变电站成本投入也能够提高电务系统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将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比如一个正式投入运行的变电站,以往是用电磁式的自动装置来对电气设备进行现场手动操作。当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设备来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后,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显示器对有关设备的现场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以桌面化的操作模式直接对所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不必亲自到现场去进行手动调整,而是直接输入参数,电网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经过自动化的改造,可以对操作人员所输入的参数进行识别与分析,对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调整,大大提高了变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调整效率,另外也提高了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准确性与实效性。

3.2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指的是,通过将处于电力工程现场的控制设备和智能装置进行科学连接的方式,形成数字化的多向信息网络,从而保证对计算机、数字通信以及传感器等进行结合,最终使其融为一体的综合技术,现阶段,现场总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之中。通过对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工作人员可以对用电量进行准确、及时的收集,并且完成在计算机上对所控制信号进行集中的工作,然后再通过计算的方式确定最终指令,将其发送至相应的控制设备之上,实现电力的自动化。对电力工程而言,现场总线技术所具有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对电力工程所具有控制功能的分散,以及对被控设备信息进行处理两个方面,工作人员只需要完成计算机和信息的连接工作,便可以通过信息调度的方式,实现对电力工程现场的控制。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发现,在电力工程之中对现场总线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上位机和前置机配合的默契度,还可以从下方对电力工程进行控制,保证针对电力系统所开展控制工作有效性的提升。随着电力调度技术的完善与发展,对于能够对系统所具有多元化需求进行满足,以及对系统所包含信息进行及时共享和交换的现场总线技术而言,将其应用于电力工程之中,是保证电力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3.3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还要运用先进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它借助于计算机存储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发展趋势,因而,要深入研究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要不断创新和开拓,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督,提升数据库数据的传输速度和质量,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监测、控制的实际需求。

3.4光互联技术

光互连技术主要运用在继电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中,基本功能对探测器功率进行扇出数的限制。光互联技术不受实际负载中电容量的限制,也不受平面的限制,因此有利于系统集成度的提高和系统的完善。实践证明,光交互技术具有抗干扰性能力强、性能稳定等特点,因此可以加大处理器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便利数据通讯,提升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以及实际工作效率。另外,光交互系统还具备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计算以及人工界面处理等功能,一些电力系统的交互系统还具备一些高级的信心检索和应用功能,因此系统控制更加灵活,界面更加流畅,实用性也更强。

4、结语

本文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与具体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通过有关实例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手段进行了介绍。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电力能源服务,一定要对新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深刻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工程的重要意义,对自动化技术的有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加以创新,形成应用性能更加良好的新型控制技术,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吴璞琪.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J].通讯世界,2015,04(19):59~60.

[2]臧悦,刘欢.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135-136.

[3]刘飞鸣.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民营科技,2012,12:226+220.

[4]王珏飞,王全兴,王军凯.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5:164-165.

论文作者:王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分析论文_王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