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体会论文_邢爱群

邢爱群

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海南三亚572000

【摘要】

目的: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患者86例,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纳洛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d,研究组GCS评分虽高于对照组,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4d后,研究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442%,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用于治疗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对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和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16302

脑卒中即为脑中风,是突然发病的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一次或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1]。脑卒中患者常因脑水肿、颅内高压以及脑细胞损伤等并发意识障碍,增加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寻找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患者的体温,恢复患者的意识,对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我院采用就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患者8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7例;所选患者年龄在4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483)岁;体温在378℃~405℃之间,平均体温在(38±076)℃;GCS评分在4~10分之间,平均评分在(7±054)分。所选患者中,脑出血41例,脑梗死29例,脑栓塞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

将86例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6:17,平均年龄为(56±351)岁,给予研究组患者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3:20,平均年龄为为(57±211)岁,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纳洛酮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温、昏迷评分及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以及第六版《神经病学》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确诊[2]。所选患者均经颅脑CT、彩色多勒普以及MRI证实为脑卒中;通过格拉斯哥(GCS)意识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脑出血的出血量均在30mL以下,且满足内科保守治疗的条件,体温均>376℃,GCS评分在4~10分之间。本次所选患者均排除伴有严重内分泌、血液、心、肾、肝等躯体疾病的患者,排除脑疝患者;排除因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发热及意识障碍患者。

14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综合治疗,采用呋塞米以及甘露醇等进行降颅压治疗,采用止血药物治疗脑室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给予发热患者常规的物理脱水或降温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由济民可信山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将20mL醒脑静注射液加入到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日1次。对照组患者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加入4mg纳洛酮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1日1次。连续治疗2周,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GCS的评分以及治疗疗效[3]。

15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主要根据GCS评分从显效、有效、无效等三个方面进行评定,其中,显效:患者从浅昏迷转为清醒,中度昏迷转为嗜睡或清醒,深度昏迷转为浅昏迷,且GCS评分提升程度为4分及其以上;有效:患者从浅昏迷转为昏睡或嗜睡,中度昏迷转为浅昏迷,深度昏迷转为中度昏迷,且GCS评分提升程度在2~3分之间;无效:患者昏迷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致患者死亡,GCS评分提升程度小于2分。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对照中,两组用药前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d,研究组GCS评分虽高于对照组,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4d与治疗前对照,研究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对照(X±s,分)

注:表中,#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对照中,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442%,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中脑卒中是神经内科较为多发且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较高,急性脑卒中容易并发意识障碍,是脑卒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症状,给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4]。提升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疗效,对于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显得尤为重要。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对照[n(%)]

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组例数×100%,表中,*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极易释放大量的内阿片肽内啡肽,使得脑脊液及血液中β内啡肽的含量上升,进而引发脑缺血、脑组织损害等级继发性神经功能的损害[5]。对其的治疗主要是以面就脑缺血半暗带、降低脑组织缺氧及缺血、恢复脑组织正常的血流,保护可逆性的神经元等为主。

醒脑静注射液属于中成药,据研究显示,醒脑静注射液有类似于阿片受体拮抗剂的作用。将其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能够减少脑卒中的损害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的水平,改善患者颅内压,缓解钙超载,减轻患者脑水肿现象。此外,醒脑静注射液还能兴奋大脑的皮质,改善脑细胞的营养及代谢;提升脑细胞的携氧能力,增强组织细胞耐缺氧的能力;对抗氧自由基,降低血管中内皮素的释放,降低神经细胞损伤的程度,改善神经功能,从而缩短昏迷时间,进而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的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采用纳洛酮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442%,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GCS评分虽高于对照组,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4d研究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醒脑静注射液能够起到保护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抗氧自由基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抗脑缺血再灌注对患者的损伤,大大提升了治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醒脑静注射液用于治疗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起到催醒、退热等作用。与此同时,醒脑静注射液还能帮助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度过急升期,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万安琪,胥海燕.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21(9):123124

[2]王力川.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J].内科,2013,8(3):247248

[3]王霖.醒脑静治疗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的临床观察[J].天津药学,2009,21(5):2425

[4]杨晓.醒脑静治疗脑卒中意识障碍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09,21(1):5859

[5]洪建湘,林峰.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1,29(4):3940

论文作者:邢爱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  ;  ;  ;  ;  ;  ;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体会论文_邢爱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