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上升背景下的区域间产业转移研究_中西部地区论文

劳动报酬上涨背景下的地区间产业转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间论文,劳动报酬论文,产业转移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在制造业快速扩张的同时,我国劳动报酬的增速也在加快,1998年的年均增幅为7%,2008年的年均增幅达到17%。在大幅涨薪的条件下,劳动力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同时,产业在大的地带间的转移也受到广泛的关注。那么,劳动成本快速上涨是不是引发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呢?本文拟结合对我国产业在劳动报酬持续上涨的前提下哪些地区仍然存在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探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地区间劳动报酬变动分析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地区间劳动报酬的差异是引导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主要因素。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同一行业中的劳动力总是从报酬低的地区向报酬高的地区迁移。

(一)我国制造业工资变动的总体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吸引中西部地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跨区迁移。[1](P276-277)图1给出了198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各年份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相对应年份所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各年份的制造业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实际工资增长率。

从图1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东部沿海地区几乎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理想状态,工人劳动的低报酬是生产进口替代型产品和出口替代型产品的基础。受到居民消费指数剧烈波动的影响,这一时期制造业的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变动出现很大的偏离。图1显示,自1997年以来,货币工资同实际工资的增长幅度趋于一致。从1999年到2008年这10年期间,货币工资的年平均增幅为14.6%,实际工资的年平均增幅为12.7%,在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图1 1980-2008年制造业平均工资变动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计算。

(二)制造业劳动成本分析

从1999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工资上涨是否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呢?我们用单位劳动成本的概念来考察单位劳动创造的价值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单位劳动成本=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

通过比较2003-2008年制造业的劳动报酬和单位劳动成本(见图2),我们可以看到,在制造业的劳动报酬逐年增加的同时,单位劳动成本却在逐年下降。也就是说,制造业劳动报酬的大幅度升高,是在劳动生产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上升更多,单位劳动成本非但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

图2 制造业劳动报酬和单位劳动成本对比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计算。

(三) “三大地带”制造业分行业比较劳动成本

利用单位劳动成本的计算公式我们计算了2001年和2007年“三大地带”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分行业的单位劳动成本,见表1。

首先,从单位劳动成本的变动方向来看,绝大多数行业在劳动报酬上涨的同时单位劳动成本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只有东部地区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西部地区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单位劳动成本高于2001年,2007年西部地区的烟草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与2001年持平,其余行业在各地区的单位劳动成本都呈下降趋势。

其次,从“三大地带”各行业的单位劳动成本变动幅度来看,东部地区2007年单位劳动成本几乎下降到2001年的一半左右,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的单位劳动成本降幅最大;中部地区部分行业单位劳动成本的降幅更大,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机械等行业2007年的单位劳动成本不到2001年的一半;西部地区部分行业的单位劳动成本在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再次,从各行业的单位劳动成本在“三大地带”的对比来看,表1中制造业20个行业中,2001年东部地区单位劳动成本最低的有11个行业,其中有两个和中部地区并列最低;中部地区有10个行业单位劳动成本最低;西部地区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行业单位劳动成本最低。

由此我们对区域的劳动成本优势作出如下判断:到2007年,各行业的最低单位劳动成本大多发生了变化,东部地区只有6个行业单位劳动成本最低,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单位劳动成本是新降下来的,也就是说,2001年东部地区拥有11个单位劳动成本优势行业,到2007年时只有6个行业还拥有单位劳动成本优势。而中部地区的数据显示,其最低单位劳动成本行业的拥有量激增至14个,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依赖型行业;西部地区拥有单位劳动成本优势的行业也增至4个,其中3个行业与中部地区并列最低单位劳动成本。

二、制造业各行业产业转移趋势分析

(一)我国制造业分布的区域特征

近10年来,我国主要制造业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河北等沿海省市。

通过计算集中度指标[2](P6),2007年与1997年相比,主要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分行业看,2007年,纺织工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①都在65%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接近50%;最低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也接近30%。

2007年集中度最高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68.3%,比1997年提高了15.43个百分点;最低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也达到了29.16%,比1997年提高了5.44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达到93.53%;最低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也达到了62.83%。见表2。

从制造业的空间集中趋势来看,自然资源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逐渐减弱,交通位置、产业基础、经济活力和经济战略等成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不仅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向东部地区集中,而且资源型产业也逐渐向东部地区集中,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地转化为产业优势。东部地区的资源型产业不仅挤压了中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以高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

(二)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衡量方法

产业转移分为绝对转移和相对转移。前者是指产业从一地转出到异地,使转出地产业规模绝对下降,转入地产业规模绝对增加,从统计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应与投资统计上的迁建投资密切相关。而后者是指不同区域间的产业规模相对比例发生变化,从统计的角度看,体现为区域间产业重心的转移。近年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产业增加值都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都处于扩张状态,因此,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并未发生绝对转移,而是仅仅发生了相对转移。

本文拟根据各地区相应行业增加值占全国该行业增加值比例的变化,对地区的产业相对转移状况进行衡量。[3]

(三)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

以“三大地带”为空间尺度来研究区域间的产业转移,2001年和2007年“三大地带”各行业的增加值变化如表3所示。

对表3的分析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地区间发生转移的数量以及产业转移的规模都不大,在20个制造业行业中,发生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只有9个,剩余11个行业仍不断从中部和西部地区向东部集中,就是说,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尚处于起步阶段。

从转移的行业来看,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东部地区发生相对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在全国具有绝对规模优势的产业(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超过50%)。二是大多数转移产业为资源依赖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是我国地区间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三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业、造纸业等并未发生相对转移。2001年至2007年期间发生产业转移的9个产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只有食品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占转移产业总数的22%。四是部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转移,如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等。

三、劳动报酬上涨与产业转移的相关关系检验

那么,劳动报酬上涨是否具有传导性,影响了产业规模扩张以及产业跨区域转移呢?下面我们研究一下劳动报酬增长和分行业产业规模扩张之间的关系。

(一)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是用来检验地区间在地理上的交互作用。我们用Moran's I方法来检验变量在地区间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4]Moran's I的表达公式为:

空间权重矩阵。Moran's I指数在(-1,1)之间,若Moran's I指数显著为正值,则特定区域内观察值倾向于趋同;若Mora's I指数显著为负值,则特定区域内观察值倾向于趋异;若Moran's I指数近似于零,则特定区域内部空间分布独立。对Moran's I指数显著性的推断是运用随机置换方法,本文将随机序列定为999,计算出假设显著性水平p值。

我们构造了三类不同的矩阵:第一类是邻接矩阵,即当两个省份拥有共同的边界就设定为1,否则为0;第二类是地带矩阵,用来考察地带对人均GDP和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即当两个省份在同一地带内就设定为1,否则为0;第三类是地带邻接矩阵,用来分析空间自相关中地带的影响效果,即当两个省份在同一地带内拥有共同边界的情况设定为1,否则为0。运用GeoDa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得到下表,表4显示的是用Moran's I指数法得出的三类不同的人均GDP和劳动参与率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劳动报酬增长率的Moran's I指数的检验结果显示:(1)有12个行业的劳动报酬增长率Moran's I指数的3类矩阵结果不显著;(2)有3个行业的劳动报酬增长率Moran's I指数的3类矩阵显著为正;(3)有5个行业的劳动报酬增长率Moran's I指数的3类矩阵部分显著不为零。

产业规模扩张率的Moran's I指数的检验结果显示:(1)有10个行业的产业规模扩张率Moran's I指数的3类矩阵结果不显著;(2)金属制品业的产业规模扩张率Moran's I指数的3类矩阵都显著为正,表明该行业的跨地带的产业规模扩张率分布更加相似;(3)有9个行业的产业规模扩张率Moran's I指数的3类矩阵部分显著不为零,其中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品业和仪器仪表机械业4个行业只有邻接矩阵显著为正,表明跨地区的相邻省份产业规模扩张率有明显趋同趋势;造纸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为典型的相邻省份趋同趋势,地带矩阵不显著为正;烟草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只有地带矩阵显著为负,表明地带内部省份存在低增长率和高增长率相邻的趋势;食品制造业的地带矩阵的Moran's I指数比地带邻接矩阵的值小,表明地带内部的相邻省份产业规模扩张率分布更为相似。

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行业的劳动报酬涨幅和产业规模变动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具有空间相关性,也就是说,劳动报酬上涨尚未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二)地区间产业转移速度缓慢的原因探讨

我国跨地带以及省区之间确实存在着产业转移的情况,但是,近几年来产业转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剧烈,大部分的产业及企业的转移多是增量的转移,东部地区的企业并没有放弃原来的市场进行整体的搬迁。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大规模的跨地带的产业转移趋势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沉没成本的影响。机器、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形成的沉没成本,在企业退出某一行业或地区时无法转为他用。多年来企业在东部地区已有的沉没成本很大,产业转移困难较多。

第二,外部环境的影响。交通条件、制度和管理等构成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综合运输网单位土地面积的密度看,东部地区要远大于中西部;改革开放使东部地区获得了中央政府具有倾斜性的经济特区政策、财税优惠政策、鼓励投资政策和金融政策等方面的优惠,形成了较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对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产业转出去的机会变小。

第三,要素跨地区流动的影响。从国内各地区间资本总体流动方向来看,西部地区呈现资本流出的态势;从外资流入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劳动力的流动趋势来看,东部地区多数省份人口呈现净流入状况。从劳动力结构来看,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的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较高和身体素质较好的青壮年。

第四,城镇化水平差异的影响。2009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为58.0%,中部地区为43.2%,西部地区为36.8%。城镇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就越大,城镇化水平是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重要因素。

第五,产业集群锁定作用的影响。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产业集群都比较发达。虽然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及要素成本相对较高,但集群造成的制度成本低,集聚程度高,组织交易成本低的集群优势,延缓了产业转移速度,锁定作用十分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第一,我国制造业的劳动报酬逐年增加,单位产值的劳动成本在逐年下降。制造业劳动报酬的大幅度升高,是在劳动生产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基础上发生的,劳动报酬上涨尚未成为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第二,我国三大地带都有单位劳动成本最低的制造业行业,本文考察的20个行业中,2007年比2001年东部地区减少6个,中部地区增加4个,西部地区增加2个。我们认为,单位劳动成本地区间的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基础性原因。

第三,从已经发生转移的行业来看,主要是东部地区的规模优势产业、资源依赖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如纺织业、造纸业等行业并未发生相对转移。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产业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个现象值得注意。

总之,近年来发生的产业转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剧烈,也没有达到想象的规模。为进一步加快产业转移,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深化体制改革,理顺作用机制。要改革现行的考核制度,强化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期指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指标,弱化功利性的短期考核目标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指标。改革现行的税收体制,理顺地区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合理税收分享机制,消除因税源问题而引发的产业转移阻碍。

(2)制定产业转移规划,搭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产业转移与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密不可分,对产业转出地区,要制定科学的产业转移规划和产业转移引导目录,促进产业在地带间的有序转移。对产业承接地区,建立产业承接示范园作为产业落地的重要载体;建立区域产业转移基金,作为加快产业转移的有效手段。要特别注意防止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运输效率低下、城镇化水平较低,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大。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减少区域间和区域内的运输成本,以降低企业转移的成本,从而吸引东部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要借助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快本地基础设施的建设,着力改善交通运输设施,减少企业的运输成本,加快通信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

(4)改善投资环境。中西部地区应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要完善地方性法规,实施各项税收优惠,降低商务成本(地价和房价、厂房和写字楼租金);要加快地域文化的建设,行业协会的建设,休闲环境的建设;要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改进公务人员的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总之,投资软环境的优化对产业转移承接地是十分重要的。

注释:

分别指行业第1位地区的产值比重、前3位地区的产值比重和前8位地区的产值比重,主要是用来衡量某行业的集中程度。WW武京闽

标签:;  ;  ;  ;  ;  ;  

劳动报酬上升背景下的区域间产业转移研究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