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探索论文_王正修,李飞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探索论文_王正修,李飞

菏泽黄河河务局鄄城黄河河务局 山东鄄城 274600

摘要: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建设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诸多困难,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管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引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以人力资源为主,实际管理效率低,容易受到人为失误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加强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更好地发展。

1水利工程中信息技术的作用

1.1 有效提升水利工程信息搜集与传输的智能化水平

传统的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然而,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集成,可以赋予工程一定的智能化特征,使工程的实际管理更加方便。例如,通过检测与运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灌区的降雨量、渠道进出水信息,并借助互联网传输和数据信息提取,实现相关监测。同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类和汇总,并在系统后台显示,方便管理人员清楚了解运行信息,了解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状况,实现实时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管理质量提供良好保证。

1.2 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所涉及的信息层次也比较丰富,如信息的采集、传输、分析等。在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前期工作,而且实际工作也很复杂,这只有借助外力才能完成,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一般可以延伸到用户体验层,前期工作完成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于相应的工作人员来说,很容易做到统一安排工作,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在数据统计方面实现智能统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工作中的区域分散化问题。通过智能信息系统的反馈数据,用户可以对整个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评价。而在农业数据统计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结合农民的工作经验水平,使农业生产活动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应用效果。

1.3 使信息获取更加及时

借助互联网、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可以对农业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例如,借助于环境检测系统,我们可以有效地检测,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土壤的温度、湿度等信息。信息数据采集后,依靠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传输和分析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传输和分析,并能自动应用到水利工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利工程良性运行。通过及时采集数据,也可为需水者提供高度准确的信息,一旦出现突发性问题,需水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应对措施,增强管理能力,为提高种植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 工程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综合管理。通过在系统中安装管理软件,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功能改造,使其更适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极大的帮助帮助。不仅如此,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还可以集成安装第三方管理软件,使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扩展,从而更方便地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管理。然而,在信息系统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不同的水利工程建设存在显著差异,受一些系统软件应用的限制,很难完全满足水利工程的需要。另外,目前的软件操作也比较复杂,不够简单,需要在以后的应用中加以改进和优化,从而更有利于服务水利工程的管理。

2.2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主要用于动态模拟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参与系统控制的人员的思维过程和行为,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统一管理的新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优化建设管理过程,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利工程正式施工前,可将各种施工参数输入计算机进行施工模拟,根据模拟过程,预判发现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施工方案的不断优化为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序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技术人员的计算强度,方便技术人员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腾出更多的精力,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水利灌溉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水利设施建设中,灌溉是一项关键的内容。在实际灌溉管理中,通过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灌溉管理的自动化。例如,利用小型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智能监控。借助监测系统的传感设备,可以更好地反映农田灌溉的现状,使农民能够及时掌握农田灌溉的水源量。在缺水的情况下,系统可以自动控制灌溉系统进行灌溉。例如,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农田土壤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网络将土壤中各种参数的信息及时传递到控制中心,更有利于农业技术人员及时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有针对性地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有效提高。

3完善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的途径

3.1推广进度管理软件

目前,工程进度管理软件在水利工程中应用频繁,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进度管理软件,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水利工程的施工情况,对整个工程进行动态控制。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软件的相关功能,制定项目的管理目标和进度评审标准,加强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进度管理软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它能为管理人员提供非常方便的人机界面,并具有资源平衡技术,能够实时反映项目的资源损失,为管理人员的整体协调提供完善的参考。

3.2 提高软件自主研发力度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仍存在明显滞后,国内相关企业缺乏软件研发力度。为有效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须加大软件的自主研发力度,结合国内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目标,完善软件的相关功能设置,摆脱以往对国外软件的依赖,根据项目管理的实际效率对相关软件进行优化升级,突出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保证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3.3 完善网络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依赖于稳定的网络环境,必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网络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相关技术人员应注意对项目内部网络的全面监控,重点控制软件账号、管理软件和IP地址,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和问题。管理者应与其他部门负责人密切沟通,了解当前网络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管理者需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价值,促进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更好地保证建设管理质量,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果,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畅军. 水利施工各阶段的验收质量监督标准研究[J]. 水利技术监督. 2019(03)

[2] 魏细华. 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探索[J]. 四川水泥. 2019(06)

[3] 高淑霞. 探究水利施工技术发展现状和改革发展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12)

[4] 佐海猛. 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19(20)

[5] 郭玲. 加强水利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09)

[6] 李文博,刘派. 水利施工中水泥搅拌桩技术的应用探讨[J]. 时代农机. 2018(11)

[7] 李卫华.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建材. 2019(05)

作者简介:王正修(1968.10—),男,山东鄄城人,中专,从事黄河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王正修,李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探索论文_王正修,李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