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效果比较论文_于玲

两种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效果比较论文_于玲

于玲

(常州市口腔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口腔护理方法与两种漱口液漱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需要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甲乙丙3组,每组各为30例。甲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乙组使用龙掌口含液漱口,丙组使用传统口腔护理法。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甲乙两组的口腔菌落数和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乙两组的口腔菌落数和护理时间均显著少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或者龙掌口含液对需要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口腔细菌和护理时间,效果显著。

【关键词】 西帕依固龈液;龙掌口含液;传统口腔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223-02

在临床上,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消化道穿孔、胆石症、腹腔肿瘤等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的免疫力较差,再加上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留置各种管道等原因,因此口腔细菌含量往往会比较多,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口腔护理[1]。在以往对上述疾病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生理盐水往往是必需的治疗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口腔细菌数量,但是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本研究选取90例需要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重点在于观察西帕依固龈液或者龙掌口含液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选取90例患者行口腔护理,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甲乙丙3组,每组各为30例。甲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龄为19~76岁,平均年龄为(48.2+5.2)岁,其中,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消化道穿孔、胆石症、腹腔肿瘤患者分别为3例、6例、6例、4例、6例、5例;乙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患者的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为(48.4+5.5)岁,其中,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消化道穿孔、胆石症、腹腔肿瘤患者分别为4例、5例、7例、4例、4例、6例;丙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的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为(48.5+5.5)岁,其中,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消化道穿孔、胆石症、腹腔肿瘤患者分别为4例、6例、5例、3例、7例、5例。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以及病症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甲组患者使用100mL的西帕依固龈液(新疆奇康哈博维药有限公司,批号Z65020012)漱口,每日3~4次;乙组患者使用120mL的龙掌口含液(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20025005)漱口,每日3~4次;丙组患者使用2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漱口,每日3~4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和护理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护理前后的口腔菌落数比较

护理前,甲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为(5.1±0.6)株,乙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为(5.0±0.2)株,丙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为(5.2±1.1)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为(2.4±0.6)株,乙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为(2.2±0.5)株,丙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为(4.1±1.2)株,甲乙两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甲乙两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均显著少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患者的护理时间比较

甲组患者的护理时间为(2.2±0.3)min/次,乙组患者的护理时间为(2.4±0.2)min/次,丙组患者的护理时间为(6.2±0.5)min/次,甲乙两组患者的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甲乙两组患者的护理时间均显著少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人体结构中,口腔环境往往比较湿润、温暖,且能够和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并存在着较多的不规则腔隙,与此同时,在进食后,各种食物的残渣也容易残留,所以为各种微生物的生长以及繁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研究人员指出,在人体口腔中,很容易存在十几种细菌共同寄居的现象,此外,各个菌群之间也会互相依赖,同时也会相互制约,并往往会形成一种平衡状态,所以彻底消灭口腔细菌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在临床上,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消化道穿孔、胆石症、腹腔肿瘤等疾病的患者的防御功能较差,这就直接导致了患者自身的口腔自我清洁功能水平较低,所以这些患者的口腔内往往也会存在着大量的致病菌,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护理,便会诱发各种口腔局部炎症,部分患者可出现溃疡,极不利于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重点在于考察西帕依固龈液与龙掌口含液在口腔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经研究,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比较,西帕依固龈液与龙掌口含液均能够有效地减少口腔内的细菌含量和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朱佩敏,李轶[2]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此外,甲乙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口腔细菌含量和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刘书哲,王艳丽等人[3]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也充分说明,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或者龙掌口含液对需要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口腔细菌和护理时间,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李青,何朝珠,严金秀等.不同口腔护理液对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50-51.

[2]朱佩敏,李轶.中药漱口液用于鼻饲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33):219-220.

[3]刘书哲,王艳丽,张娜等.口灵漱口液在术后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11(4):90.

论文作者:于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两种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效果比较论文_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