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研讨论文_刘红芝

湖南省冷水江市中医医院 417500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护理对策,观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8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根据护理对策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临床分析

脑出血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多数患者的脑出血是因为高血压导致的。通常患者发病急,但通过手术治疗能显著降低因脑出血造成的死亡率。不过术后并发症确是导致脑出血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其中,消化道出血是其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所以,临床上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并发症也要及时的做好应对措施,做好患者的预后工作。现就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对其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探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患者150例,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70例,患者年龄在33-71岁,平均年龄(56±3.4)岁,患者血压为143~221/93~142mmHg,平均血压为163/129mmHg;150例患者中,出血位置包括脑基底节区的有19例,脑干出血有32例,脑叶出血为99例。45例患者的脑出血量达30~50ml,36例患者的脑出血量达51~100ml,超过100ml的有69例。所选150例患者手术后有68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对这68例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出现消化道出血后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

1.2.1心理护理

患者发现自己出现消化道出血时,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因为刚做过手术,家属与患者的心情尚未平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以容易出现突发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家属与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与家属对消化道出血的起因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告诉患者治愈的可能性,要让患者战胜恐惧,建立起活下去的信心,从而心态健康,能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

1.2.2加强看护力度

对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经常观察患者各项体征变化,出现呕吐的患者要选择平卧位,并将头向一侧偏,防止出现呕吐物逆流堵塞气管。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

1.2.3检测出血量

通过患者的呕吐物与排泄物的量对患者消化道内的出血量进行估测。通过以往研究可以发现,当患者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时,其粪便隐血试验结果为阳性;当患者每日出血量在50~70ml时,大便呈黑色;当患者胃内的出血量在250ml以上时会有呕血症状;当患者大便呈现柏油状,则出血量在500ml以上,这时患者还会有头晕、乏力、血压低于正常值等症状。

1.3病情评定标准

1.3.1消化道出血判定标准

术后检测患者的呕吐物,或是经胃管抽出的咖啡样的液体;大便带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出现上述情况,且均发生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可判定其出现并发症消化道出血。

1.3.2并发症发展判断

护理人员要时常观察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内容物和粪便的性状,并用生理盐水洗胃然后抽取胃液,做隐血试验。患者病情好转时,胃管抽出物无咖啡样和血性,隐性试验检测结果为阴性;反之则患者病情无好转。死亡率仅指由于消化道出血造成死亡的患者,其他的并发症引发死亡的不在列。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所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22.2进行处理,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当P<0.05时,实验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选150例患者中68例出现了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病率45.33%。对这68例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好转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患者死亡。通常在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就要经常检查患者胃管抽出物的性状,术后初期患者意识尚未恢复时会留置胃管,但患者意识清醒后要服用豆浆或是牛奶,或是含维生素A、K的食物,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这样可预防消化道出血[1]。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理主流观点是因为大脑受损,令机体应激过度,释放过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进而导致胃粘膜血管痉挛,并引发副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过量的胃蛋白酶,导致消化道出血[2]。临床对于消化道出血采用的治疗方式是给患者静脉点滴止血药和保护胃黏膜类药物,还有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常用药有止血敏、止血芳酸、洛赛克等,这些对于消化道出血均有较好的效果。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除了用药外,增加护理干预措施也是增强临床疗效的一种手段,而且护理人员若能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3],也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此次所选的150例患者接受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有68例患者均出现了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对此,在医生进行常规的治疗同时[4],护理人员也应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病情,才能有效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临床疗效最大化[5]。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病情好转率好于对照组,说明对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要提高护理力度,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均要进行护理,让患者保持心态放松,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和出血量进行估测,能够对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6]。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时可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张涛,樊点莲.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对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06):861-862.

[2]方建梅,姚海欣,吴福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11(09):469-472.

[3]陈静,吴妮娜.针对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中医护理对策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6(04):198-199.

[4]王丽平.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3,23(10):132-134.

[5]周志坚.2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1(05):138-139.

[6]高凯霞,焦玲霞.微创钻孔术治疗首次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09):137-138.

论文作者:刘红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研讨论文_刘红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