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单一货币的十大神话_货币论文

欧洲单一货币的十大神话_货币论文

欧洲单一货币的十个神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货币论文,神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洲单一货币区将横跨十五个国家和十一种语言,为了宣扬欧元所谓的种种好处,布鲁塞尔的欧盟官员们公布了一长串欧元的“优点”,但在笔者看来,这些所谓的“欧元十大优势”中没有一个具有真正说服力,它们充其量只能算是“欧元神话”。

1.欧元神话之一:这世界正以浮动汇率制向固定汇率制转变,欧元顺应了这一潮流。

十年前,世界上只有8个经济大国在实行浮动汇率制,15 个国家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64个国家采取固定汇率制。而今天有33个国家的货币在自由浮动,8个国家的货币采取管理浮动,相反,只有40 个国家还在采取固定汇率制。所以,所谓的“由浮动汇率制向固定汇率制转变”的趋势是不存在的。

在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大大下降,在欧盟内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意大利,通胀率目前也只有5.3%。在另一方面,生产率增长率在各国的差异仍然十分悬殊,所以一个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国家要想提高出口竞争力往往需要进行货币贬值。但如果一国的货币受到欧洲单一货币体系这样的约束,那么它将不得不维持原有的名义利率,并且只能从国内寻找扩大出口的方法,这就意味着降低工资、物价和收入水平。在实践中,这必然带来经济紧缩和失业。相比之下,浮动汇率制允许一国用汇率贬值的方式以更小的代价来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也正是如此,英国和墨西哥等国家才放弃固定汇率制。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今世界并不存在所谓的“迈向固定汇率制的趋势”。

2.欧元神话之二:投机与衍生金融工具加剧了汇率的波动,而欧元有助于减弱这种波动。

虽然目前的汇率波动幅度较60年代大得多,但投机行为和衍生金融工具在浮动汇率背景下的作用并不是加剧汇率波动,而是有效地消除波动源。从70年代开始,投机与衍生金融工具使全球外汇市场变得充分而有效。以下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观点:汇率波动的月标准差可以作为汇率短期内波动幅度的衡量指标。从60年代到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这一指标由0.4上升至1.3并在80年代达到1.7, 但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开放和自由化的浪潮,这一指标也降至1.6。 所以宣称“单一货币”能克服投机和衍生金融工具造成的所谓“汇率波动加剧”是没有道理的。

3.欧元神话之三:浮动汇率制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 欧元有助于欧盟国家间的贸易。

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经济研究试图在西欧各国的汇率波动同该地区的对外贸易额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事实上,欧盟各国商人用套期保值、外汇远期交易以及期货交易等有效地规避短期和中期汇率风险,且成本很低。二战以来,加拿大一直实行浮动汇率制,但加拿大的对外贸易额(其中80%是与美国进行的)并未受到不良影响,在80年代。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汇率极不稳定,但正由于加拿大彻底的浮动汇率制(而不是有些人所希望的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使加拿大与日本和德国的贸易额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稳定增长。当然,各种规避外汇风险的交易都有一定的交易费用,在西欧这一费用大概占该地区GDP的0.4%左右。这一比率并不算低,但与单一货币体系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并不算什么,而且随着金融交易电子化的发展,这一费用还有望下降。所以说,欧洲单一货币并不会较浮动汇率制更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甚至目前欧洲货币体系(EMS )所采取的对外“联合浮动”内部“蛇形浮动”的体制也较欧洲单一货币更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因为至少欧洲货币体系参加国可以自愿地加入和退出,并且对本国的经济拥有较欧元体系下更大的自主权。

4.欧元神话之四:欧洲是一个天然的单一货币区。

三十年前,著名的加拿大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就提出了建立单一货币或者说共同货币区的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该地区各国受到各种经济变动影响的程度一样;第二,该地区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而在欧洲,生产率的国别差异使得同一经济变动对各国有着不同的影响。我们现在来看看第二个前提是否成立:如果波兰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今后十年内增长率高于法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并假定波兰在下世纪初加入欧洲单一货币体系,那波兰在农产品贸易上就会出现对法国的顺差。在目前的情况下,波兰货币可以通过升值来缓解顺差状况,但若在单一货币体制下,农产品顺差只会导致波兰国内的工资和物价以比法国更快的速度上涨,而物价上涨和工资水平的变动都会产生失业。所以,波兰和法国都将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即使克服了语言和文化差异,也无法在法国和波兰之间进行流动。

5.欧元神话之五:欧元将意味着更低的通货膨胀率。

尽管人们通常认为固定汇率制能带来更低的通货膨胀率,但固定汇率制乃至共同货币与通货膨胀率都无必然联系。加拿大由于中央银行一向持坚定的立场,以至于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上;相反,墨西哥比索钉住美元的策略并没有阻止1995年墨西哥付出的惨重代价。

欧元倡导者们认为欧洲单一货币乃至共同的欧洲中央银行会抑制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国一向较强的通货膨胀倾向,但欧洲中央银行的决策必须反映欧洲所有国家的意志,所以一旦英国和西班牙等国的主张被纳入欧洲中央银行的考虑之中,那么欧洲单一货币将有可能较目前的欧洲货币体系更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6.欧元神话之六:欧元意味着更低的失业率。

欧洲长期以来的高失业率是由于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即由于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部分就业人口的知识技能无法满足新的工作岗位的情况,而欧洲地区的工资刚性和劳动力的低流动性使结构性失业更加严重。三十年前,欧洲的失业率低于加拿大和美国的水平,但随着北美自由化的开展,现在情况恰恰相反,结构性失业不是财政政策或是货币改革能有效解决的,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劳动力的低流动性是欧洲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源,所以欧元并不能使失业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可能。

7.欧元神话之七:欧元将会缓和经济周期的冲击。

由于欧洲并不满足共同货币区的两个前提条件,所以当一个欧洲国家遭到经济周期的冲击时,别的欧洲国家可能正安然无恙。在现在的欧洲货币体系下,可以允许受到冲击的国家采取弥补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减轻经济周期的冲击,但在欧洲单一货币体系下这是不可能的。假如在2002年挪威由于全球石油价格下跌而遭到损失,那么在单一货币下挪威不可能单独采取补偿性的扩张货币政策,所以挪威将独立承受石油下跌的打击。同时,由于劳动力的低流动性,大量的失业人口只能滞留在挪威。

8.欧元神话之八:欧元会减小地区以及国别差异。

欧元并不能减小地区差异,更别说国别差异。假如英国威尔士地区的煤矿由于某个原因而关闭了,那么矿工家庭可能移居到曼彻斯特,但极不可能移居到马德里。只要英国保持降低利率和英磅贬值的权力,英国就能有效地刺激需求并鼓励地区间劳动力的流动,缓解威尔士地区的失业问题。但如果这两项权力都由布鲁塞尔的官员拥有,那么英国的问题就有可能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欧元只会将整个欧洲锁死在共同的总需求当中,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成员国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

9.欧元神话之九:欧洲单一货币体制下货币政策虽不够灵活,但财政政策能加以弥补。

欧洲单一货币体系建立以后,货币政策由布鲁塞尔统一作出,但各成员国的纳税人员向本国的财政交税,而不是向布鲁塞尔。这就意味着当某一成员国税收减少财政亏空的时候,该国只能请求布鲁塞尔进行某种全欧洲范围内的财政收入再分配。这种再分配在欧洲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英国和意大利交出货币政策制定权之后,再在财政问题上作出让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10.欧元神话之十:欧元将消除国际收支失衡。

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1 )欧元能消除欧盟国家间的国际收支失衡;(2)欧元有助于消除欧盟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国际收支失衡。

第一点是不攻自破的,只要两个欧洲国家间相互的进出口额不相等,那么自然就会出现贸易顺差和逆差,虽然欧元体制下这种贸易进出口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收支”,但贸易差额带来的后果是一样的。第二点也不难看出其错误所在。欧元倡导者们常常吹嘘一旦欧盟出现贸易赤字,那么布鲁塞尔可以通过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来吸引贸易盈余国的资金通过资本帐户流入从而缓和国际收支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欧元真的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比英镑、德国马克或法国法朗更具吸引力吗?大多数西欧货币都有很好的声誉和可接受性。用一种未经过实际检验的欧元来代替币值稳定,信誉卓著的西欧货币难道不会引起世界各国对欧洲货币信心的下降吗?

即使欧元在启动后真能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下列事实是不能回避的:欧元是将十余个并不能构成天然共同货币区的国家集中到单一货币下,这些国家也一定会在各种经济波动面前受到影响,而且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将各不相同,同时,这些国家无法针对各方面的问题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以经济波动将对各国的工资和物价水平以及劳动力流动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一切都将使每一个欧洲人的生活蒙上阴影。

标签:;  ;  ;  ;  ;  ;  ;  ;  

欧洲单一货币的十大神话_货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