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提升计算教学时效之我见论文_田山兴

新课程下提升计算教学时效之我见论文_田山兴

山东省莱西市香港路小学 266600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完成足够量的练习,这是由量次规律决定的。所谓量次规律,就是学习一项新知识,必须跟着一定数量的练习,必须重复一定的次数,学生才能掌握。然而,现在的小学课程,高年级一周一般只有四五节数学课,时间紧,内容多,练习时间很难保证。因此,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探索一条节时高效的教学捷径,就成为计算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抓实口算训练,打牢计算基石

口算是计算教学的起始环节,准确、快速的口算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的重要保证。在抓好口算教学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

1.保证时间,精选内容。要做到“节节有口算,坚持天天练”。新授课,我一般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组大约2分钟的口算题,上课铃一响就让学生“抢答”。

比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时,我设计了如下一组口算题:

67+89+3325×2840×23×5 736-99

(36+64)×8 60×10+10×10

20×5+50×2 135×6+65×6

前4题主要是复习旧知识,后4题是为学习分配律做铺垫的。特别是最后一题,学生很难口算出来,我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其实,这道题也完全可以口算出结果,等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同学们就能很快口算出这道题了。同学们想不想学?”这一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了悬念,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暗示了乘法分配律在口算中的作用。

练习课和复习课的口算时间可稍长一些,约占3-5分钟。题目的设计内容要适当拓宽,可以是本单元学习的知识,也可以是本册课本已学过的知识,甚至是上几册课本的经典题。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提高口算能力。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训练时我一般采用师问生答、同桌互练互问、小组竞赛等方式,并及时对典型个人或集体进行表扬和鼓励。形式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练口算、促计算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6上半年,我校举行了一次限时满负荷口算竞赛(5分钟,200道题),我任教的五(1)班平均每生答对116.5题,取得了级部第一的好成绩。

口算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为其计算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思维训练,提升计算时效

1.牢记法则和定律。如果说计算题是一把锁,那么打开锁的就是“计算法则和定律”这把钥匙。加减法的法则包括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又分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两类;乘法的法则包括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和分数乘法;除法的法则包括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和分数除法。小数除法又可分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两类。运算定律主要是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再加上连减等于减和、连除等于除以积等。我每周有2节课是上午第一节课,从学生进教室到上课的这段早读时间,我经常带领学生读、背法则、定律、公式、概念(有时也安排一定的口算训练),要求学生做到“烂熟于心”和“出口成章”。只有“成竹在胸”,学生才能“妙笔生花”。

2.弄清算理。计算教学还要克服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比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为了让学生明确为什么“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的道理,教师就要讲清除法的性质,使学生明白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那样移动实际上就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其商不变。这样,学生既明确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的知识前后融会贯通。

3.构建模型。构建模型可节省时间,且准确率高。要训练学生看到题目先审题,根据已掌握的概念、法则有序地提问题、想算法,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和步骤的能力。教学时可选择一部分典型题,让学生多讲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给予及时的纠正和补充,从而让学生都能学会良好的计算思维方法。这一点在简便计算教学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精心设计习题,营造计算趣味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做计算题,原因之一是计算练习比较枯燥。我在计算练习设计中采取了以下两点做法,以帮助学生弥补上述不足:

1.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练习内容上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步步提高;形式上注意采用“变式”练习,如连线、判断并改错等。这类题目的思考性强,且富有创造性,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计算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用竞赛、小测验等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设计一组题,让学生“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对全班前10名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如奖小红花、五角星),就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行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或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适当地组织小测验,既锻练了学生,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及时查漏补缺、扬长避短。

俗话说: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练习不在多,而在于练的得当。打好口算基础,加强计算思维训练,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作者:田山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新课程下提升计算教学时效之我见论文_田山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