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应用实践研究论文_吴晓枫

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应用实践研究论文_吴晓枫

天津陈塘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 要:对于公司的管理模式,作为项目管理者,要比较关注项目成员能力的提高,在项目开始就对每个人的能力做初步了解,对每个人的优势、兴趣和欠缺做到基本把握,然后结合公司远期的发展目标,对每个人在项目工作中个有侧重的进行分配,尽量做到让每个人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让每个人有足够的兴趣去做自己的工作。本文通过研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在应用和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出了相关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字:项目管理;应用实践;协作团队

1引言

管理层面,谈到物质激励,在我看来,物质只能是短期激励,作为长期的回报,个人能力的提高才是更有长期价值的激励。而且作为物质激励,还要看项目的利润和公司的薪酬体系,这是一个很难平衡的话题。金钱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多少才能让人激情彭湃,那就更难衡量了。

综合能力的提高,比物质激励来的更加实惠。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这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逐步提高的,而且,如果你专注某个方面能力提高的话,这是能让你废寝忘食的事情,也是能让你略有所得便能“沾沾自喜”的事情,能让你比得到金钱更痛快。把事情做好比把钱挣到更重要,这也是做事的出发点问题,虽然我也需要更多的钱,但我很认同这个观点。

2制度重在实用与落实

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建设是基础。先从整章建制入手,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框架性制度、补充完善制度,确实做到了施工生产有章可循。

制度的落实是保证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所承担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对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完善各岗位责任制。通过标准宣贯培训,开展全员大培训活动,使参建员工熟悉标准、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确保工程施工得到有效控制和保证。同时采用每月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有效地促进项目管理工作的提高。

3人员重在精干与培养

针对管理人员相对缺乏,特别是拔尖人才明显不足的情况,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合理搭配。根据项目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到岗人员的特点、能力安排岗位,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了岗位设置、人员素质基本满足管理需求的标准化。二是加强培训。对各类进场人员,尤其是一线技术人员,坚持重培训强素质的原则,通过专题培训、方案会、现场观摩、技能竞赛等方式进行培训。在施工测量、施工方案编制、现场检测、室内检测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召开预制梁场方案,另外还专门邀请业主对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4过程控制重在责任与监控

4.1安全重在责任落实和应急落实

项目以安全、质量、进度为重点,抓细节、抓落实,确保执行标准不走样。严格按照“求真务实、长抓严管,全员参与、动态监控”思路,切实抓好四个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严格按照标准建立健全项目队伍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生产的任务、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并逐级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二是措施到位。队伍针对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做到在标准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施工;如在要点施工前,我们都严格按要求召开调度会,每次调度会主管领导、安质部、工程部到现场检查,将现场措施未到的位置指出,在开调度会前再进行复查,保证了施工安全。三是现场管理到位。将高空作业、大型设备、跨线跨路施工等列为安全控制的重点,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监控措施、安全责任和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每次涉及关键工序,必须由主管领导、安质部、队伍共同参加现场检查,落实相关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不到位坚决不开工。四是责任追究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无论什么人在安全上出了问题,均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从严从重,深入追究,一追到底,从而警示教育大多数人切实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真正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4.2质量控制重在源头与过程监控

项目按照“讲科学、高标准、严要求”的指导方针,以优质样板工程引入为契机,不断强化质量管理手段,明确创优目标。通过“层层把关、加大监控力度”来争取项目创优。

监控关口前移,堵住质量隐患源头。为严把工程原材料的“入口关”,加大对原材料的监控力度,对水泥、钢材、砂石料、添加剂等材料,通过开招标会,一律货比多家,所有进场材料,中心试验室都坚持全程跟踪样品,确保样品和进场原材料的一致性,按规定的时间、频次、技术标准、对符合要求的原材料样品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从源头上控制好材料的“入口关”。针对上级通报的共性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分类汇总梳理,实现闭合管理,定期进行复查,防止出现反弹,确保管理不留死角,使上级的检查真正促进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大监控力度,规范施工行为。严格报验程序,坚持每道工序都要经过主管工程师自检、复检、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的程序,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决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杜绝蛮干、盲干现象;提高技术交底的针对性,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坚持日检、月检、不定期检等,确保每一个分项工程、每一道施工工序和每一段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全程控制。抓工序,步步为赢;抓交底,杜绝野蛮施工;盯重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4.3合同管理重在开源节流

明确“以安全为重点、以质量为前提、以进度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切实抓好重点。

在成本控制方面,一是严格控制项目管理性成本。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各队伍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了队伍的管理奖励费用,并每月进行管理核算,严格控制管理性费用成本,对超出管理费用的队伍提出警告,通过减少管理人员、车辆、加快施工进度等措施来达到控制管理费用的目标。二是优化方案降低成本。通过现场调查,结合施工工艺,对施工图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变更建议,降低直接施工成本。一些涉及费用较大的工程,都要通过方案比选、方案评审,选用便于组织、成本费用低的方案进行实施。三是严格队伍过程控制管理,降低合同风险。各主管工程师对施工队伍进场的机械、人员进行登记,建立机械、人员进出场台账,并对作业机械、人员进行点名,有效地避免合同风险。四是严格材料管理,减小风险。各工点按件名进行限额发料,每月核销,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对于贵重材料,采用集中存放管理。五是加快进度控制,降低内耗。制定了“以施工进度为中心、安全质量一票否决”的考核制度,每月对队伍、施工队伍进行月度考核,进行评比,采取通报、奖罚等措施,提高所有参建人员的积极性。

5现场管理重在规划与实施

在抓文明施工方面,自觉地和项目文化建设、“三工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由注重硬性制度约束向注重品质提升转变。项目开工之初,提出“施工进度领先、安全质量受控、项目管理标准、信用评价争先、成本管理高效、项目团队和谐”的项目管理目标,明确表达全体员工的决心。

参考文献

[1]建筑企业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张帆.企业研究.2011(10)

[2]加强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J].翟利君.居业.2016(02)

[3]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探析[J].苟玉强.时代金融.2017(12)

[4]建筑企业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探究[J].冯骏.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8)

[5]建筑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刍议[J].姚佐君.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9)

[6]谈信息化技术对建筑企业的影响[J].张兴江.建材与装饰.2019(13)

论文作者:吴晓枫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应用实践研究论文_吴晓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