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论文_刘春波

探讨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论文_刘春波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154600

摘要: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超生影像水平也不断的更新,肾结核的检查方法不断增多,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肾结核的诊断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二维彩超作为一项常用的诊断方式加厚,在肾结核诊疗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将会着重分析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二维彩超;肾结核;超声诊断

肾结核是常见的肾特异性感染,在泌尿系统结核病中最为多见,是肾脏常见病之一。既往诊断此病,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和肾盂造影等。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在其诊断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其常见影像学检查的诊断进展予以综述。

1 肾结核的基本病性

肾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膀胱刺激症状、脓尿、血尿、腰痛等,若肾结核合并有其他器官的结核时,可有消瘦、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当肾结核破坏严重,双侧肾结核或单侧肾结核伴对侧肾盂积水时可影响肾功能,出现尿毒症症状。

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是随肾结核的病理学演变过程的不同而呈现复杂多变性,因此了解肾结核的病理学改变,是认识肾结核影像学表现的基础。肾结核多经血行传播到肾脏,生殖系统结核可经淋巴逆行到肾脏。结核菌达到肾皮质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在皮质内形成多发细小的病灶,这种病灶有两种归终:一种是自然愈合,不引起任何症状,此期称之为非临床型结核或病理性结核;另一种发生于对结核免疫力差者,发展为慢性进行性结核性病变,为临床型肾结核,结核菌自血行播散期停留于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随后形成皮质肉芽肿,进一步发展为肾髓质结核、肾乳头炎、肾小盏破坏、空洞或冷脓肿形成,进而侵犯肾大盏、肾盂、全肾并向下尿路蔓延。肾结核在破坏的同时也发生纤维增生瘢痕化及钙质沉着,最终可导致肾萎缩。

2 肾结石影像改变的病理基础

由于肾结核的声像图表现是随肾结核的病理学演变过程的不同而呈现复杂多变性,因此了解肾结核的病理学改变,是对肾结核声像图准确分型的基础。肾结核为血源性感染造成,结核菌最初侵犯肾脏皮质部,很快侵犯肾盏粘膜,致漏斗部狭窄,造成多肾盏扩张、皮质坏死干酪化,甚至形成整个肾脏坏死液化。

对于轻型的肾结核,超声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综合判断;对于中重度肾结核,当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不显影时,超声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肾内结核杆菌经患侧输尿管下排,早期即可导致输尿管或膀胱病变,这也是临床不典型肾结核患增多的主要原因。输尿管结核病变常表现为管壁增粗、增厚。内径扩张,有僵硬感,造成肾脏不同程度积水,但两者不呈比例。充分认识患侧输尿管扩张这种特殊的表现有助于提高肾结核的诊断率。

3 肾结核超声诊断的疾病表现类型

超声检查对肾结核的诊断率说法不一,据文献报道诊断符合率可达 89.6%,医师经验、仪器参数以及病情发展阶段等是影响诊断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最早期肾结核多为5~15 mm 局灶性的小病变,超声表现可能完全正常。部分肾结核继续发展,产生以下多种声像图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结节型

肾实质局部肿胀,多呈单发或多发性低回声结节,边界模糊,可似肾肿瘤,代表早期干酪样结核结节伴有坏死,很少出现血流信号。

3.2空洞型

干酪样结核结节进一步液化坏死,肾乳头和肾盏进一步破坏,形成结核空洞,与肾盏相通,看不到肾乳头,皮质变薄或消失,结核性空洞似囊肿,呈无回声或低回声,但与扩张的肾盏相通。

3.3 肾积水型

轻者局部肾盂肾盏显著扩张,重者可以酷似中度或重度肾积水,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断面多呈多房囊性改变,囊液常呈“云雾”状低回声,此型与肾积水不同之处在于,肾盂肾盏壁不均匀增厚,肾盂输尿管结合部管壁不规则增厚甚至管腔狭窄,代表结核性肾积脓或肾积液。

3.4 纤维硬化型和钙化型

纤维硬化型结核的肾外形不规则,包膜不规则增厚或结节状,肾内回声增强,结构不清,其中可见团块状或弧形强回声,伴有大片声影,此型代表“油灰肾”或自截肾。

3.5 混合型

肾脏大小不一,表面不光滑,包膜不规则,肾实质回声紊乱,其内可见多个无回声区及斑片状或团块状强回声,部分后伴声影,肾盂、肾盏扩张,内为无回声或分布密集的大小不等的光点,可伴输尿管扩张。

4 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

二维彩超对肾结核的诊断与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检查价廉、无创、又可多次反复对照、诊断率高等优点。采用二维彩超扫描检查准确诊断率较高,临床分型准确,检查费用低,检查时间短,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安全性好无不适症状,可作为肾脏结核的常规检查。应用肾脏 CT 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时间等均高于二维彩超检查,而且 CT 检查设备价格较高,较困难的医院或是卫生院难以实现 CT 扫描,但一般的医院都设有二维彩超检查,检查准确诊断率对比肾脏 CT 检查无明显差异性,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适宜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检查。所以,二维彩超的检查可以做为肾结核首选诊断方法之一,通过体位变化多切面多角度的观察肾脏,肾实质内的结核病灶,而且能显像肾结核病灶的形态、大小、范围,肾实质的薄厚及病灶占整个肾脏的比例,由此估计肾功能受损程度和输尿管病变的轻重,同时尤其是对中重度肾结核的诊断与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和运用价值,对声像图不典型的病例,超声医师应掌握肾结核的特点,应密切结合患者临床病史、症状、实验室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注意与其他肾脏疾病作鉴别诊断,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5 结语:

二维彩超已然成为肾结核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手段。所以,就影像工作者来说,提高诊断技巧及充分利用相关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提高肾结核的诊断率有重要意义。随着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相信,对肾结核的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率将会更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刚,白亮彩,周俊林,等。CT 尿路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7):139.

[2] 张亚雄,杨璐. 肾结核的超声静脉肾盂造影及 CT 的影像诊断对比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6):536-538.

论文作者:刘春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探讨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论文_刘春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