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身份证号码:37010419760119XXXX
摘要:良好的支护体系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证,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加强施工过程的严格管理,明确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点,从根本上确保施工质量,最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工程是由土石方工程和结构工程两部分组成的,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其应用的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展。为了提高深基坑支护的质量,就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明确施工技术的重点内容,确保该工程的顺利进行。
1工程简介
某高层建筑施工,其总体建筑面积约为13000m2,其中地下2层,地上25层,基坑面积为12000m2,挖掘厚度约7m左右。另外基坑的南北两侧主要是利用放坡和桩锚的支护形式,东西两面则是采用喷锚和桩锚的支护模式。
2地质特征
2.1地层特点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勘测可知,该区域内的土质主要是由耕土、粉砂、细砂以及土粉质粘土这四个部分构成的。其中耕土层以灰色为主,里面主要含有粉砂、杂填土、砂土和粘土等材质,这使得整个土层呈现比较松软的状态。而粉砂层和细砂层,自然是以粉砂为主,细砂占少数,由于内部的石英结构较多,因此土层呈现灰色,不过该图层内的淤泥含量相对较多,部分区域还存在贝壳,土层结构整体比较松散。土粉质粘土层中粉粘粒较多,细砂的含量较少,整个土层因而呈现一种灰褐色,且结构的整体硬度较强。
2.2水文情况
该区域内的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是受降雨以及周边河涌的影响。另外由于该区域内的岩石较多,且多以砂砾岩为主,其中存在的大量的裂隙,因此水分的储存比较丰厚,可以为施工提供充足的水源。
3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3.1搅拌桩施工
在搅拌桩施工时,主要是利用四搅四喷的方式保证施工的质量,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桩下沉两次,之后再提升二次,并在下沉提升的过程中,进行均匀的搅拌,以此用来提升桩体的强度。不过在施工前,要对桩基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并将桩基垂直的角度结合工程需求实行合理的调整。之后启动桩机,放松吊绳使搅拌机逐渐的向下沉,同时还要通过对电流设备的管控来合理的控制下沉的速度。指导搅拌机下沉到设计的位置后,开启灰浆泵,将浆液均匀的喷射到制定位置中,并不断的搅拌。另外,待搅拌机上升的水平位置与设计相符时,则要完成注射工作,不过在浆液注射完成后,应先关闭浆泵之后再排空内部的浆液,以确保浆液搅拌的均匀性。重复上述的操作直到其符合设计的具体标准后才可停止施工。
3.2旋挖桩施工
首先,在施工前,应合理的规划施工现场,以免影响施工材料的进场,之后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保存,以免受场地影响,导致材料性能出现变化,进而影响施工作业的开展。
其次,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制作护筒,并保证护筒的内径不得小于桩径的尺寸。之后将护筒埋入地下,并合理地设计起埋入的距离,避免倒灌情况的出现。
再次,为了保证浇筑的质量,先要清洁孔洞,之后再将泥浆均匀的注入,完成浇筑工作。另外还要对钢筋笼的吊装速度实行严格的管控,以免沉渣影响旋挖桩的施工质量。
最后,钢筋笼完工后,开始导管的安装作业,再利用灌砼加大密实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预应力锚索张拉
第一,应在锚索的位置上安装定位装置,为后期施工人员锚杆的安装提供便利,保证自由段挠度在控制范围内。
第二,在具体的施工中,一定要执行两次的注浆作业,且第二次要在初凝之后进行,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另外,在预应力锚索张拉前,要在连梁内做好锚具的固定工作。且保证模板与钢筋安装之间的衔接性,并在梁内设置钢筋骨架,采用驳接的方式将钢筋进行有效的连接。在梁钢筋绑扎后,要经过验收合格方可开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第三,混凝土振捣采用泵车输送,同时采用振动器加大混凝土的密实度。除此之外,预应力锚索张拉完工后,还需要预留相应的注浆管进行封孔注浆,同时将孔中浆液注满,并采用素混凝土执行填充任务。
3.4土方挖掘作业
土方挖掘作业主要是利用分层、分段流水作业和开挖作业来完成的,并从南向北逐渐的推进。该工程在土方挖掘作业中,主要是将建设的部分分为四个区域,逐一对其施工,以保证土方开挖的质量。该项目具体的操作流程为:
(1)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工作,之后开始挖掘作业,不过在开挖过程中,要在表层土方完工后,方能展开支护施工,且土方开挖和三观旋喷桩施工可同时进行。
(2)因为基坑面积的限制,使得土方开挖时,要对现场的运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以保证现场内运输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土方开挖的效率。同时在土方开挖时,应先对中间和最后的区域实行土方开挖,并在清理完基坑中心的土方后,再对剩下两个区域进行开挖,这样可以减少同一时间内不同施工区域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土方开挖作业的顺利施工。
4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提升措施
4.1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技术人员的严格培训和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中问题的产生。在人员培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制定合理的培训制度,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的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施工计划和方案,这样不仅保障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间接的激发施工技术人员的兴趣,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施工效率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2)对技术人员进行思想、素质、道德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关注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使施工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尽职尽责。
(3)企业可以聘请一些专家教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讲座,完善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技巧,让其在学习中逐渐进步。
4.2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出现偷工减料、操作不标准等情况,一旦发现,就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厉的惩处。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力度,特别是细节部位的处理,要对该部分展开细致的检查,以免存在影响施工质量的情况,对整体结构构成威胁。另外,在施工质量的检查过程中,应培养员工自检、互检的习惯,确保施工作业的规范性。除此之外,还应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结合工作人员自身的情况以及专业能力,对其合理的分配,加大人员利用率。
4.3利用现场原土层的性能提升基坑支护的效果
在深基坑开挖作业时,要将挖掘和支护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如果开挖后,其在环境中暴露的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土层内部水分过度蒸发,降低结构的强度,使得边坡出现坍塌等现象。这样不仅会为支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降低支护的效果,影响周边结构的安全。
4.4提升变形监测的重视强度
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很容易因为参数误差以及地质改变等因素,导致施工工艺与实际需求不符,进而使得槽壁出现变形现象。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变形监测的重视度,加强变形测量的次数,并及时的记录测量的结果,以加快数据更新速度,减少误差的生成。再者,在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工作人员应及时对其上报,以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
5结语
现今我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这就需要有关人员严格的监管施工中的各项环节,通过完善的监督体系,优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质量,以保证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进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冯然.基于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2)
[2]刘敬爽.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门窗,2017(1).
[3]吴丹,程上.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7(1).
论文作者:李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土方论文; 作业论文; 深基坑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土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