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及前尿道狭窄患者行口腔粘膜游离代尿道治疗的临床疗效论文_任伟刚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尿道下裂及出现前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给予患者口腔黏膜游离方式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2例尿道下裂与前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均匀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及分析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口腔黏膜游离代尿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之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且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接受比较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道下裂与前尿道部位狭窄患者的治疗,让其接受口腔黏膜游离方式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尿道下裂;口腔黏膜;前尿道狭窄;游离;并发症

在临床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当中,尿道下裂与前尿道狭窄患者基本为男性[1]。很多接受尿道下裂术治疗的患者,都可能出现尿道狭窄情况,这一情况的发生几率在临床当中仅次于尿瘘症状[2]。在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可利用局部组织,所以在患者的修复治疗中存在较大难度,甚至造成患者出现损伤的尿道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影响患者泌尿系统健康的同时也会不断降低其生活质量[3]。我院针对这类患者选择口腔黏膜进行游离代尿道治疗,收到较好的临床反馈,现根据试验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治的男性泌尿外科患者当中选择42例尿道下裂及出现前尿道狭窄的患者为相关对象,本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且所有患者均对研究表示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我院在此次研究中,排除下列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其它泌尿疾病患者、意识不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按照相关的分组方式,我院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分析组,每组各21例对象。传统组患者年龄为6—16岁,分析组患者的年龄则为5—17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口腔黏膜代尿道治疗,主要方法如下:

医生选择牵开器对患者的口腔实施牵开处理,在进行消毒之后根据其尿道缺损的长度选择口腔黏膜,对患者实施粘膜下麻醉,并且沿着标志线将口腔黏膜的下层切开,将其一侧唇粘膜瓣进掀开,并进行分离,之后进行电凝止血与缝合,将取下的口腔黏膜放在生理盐水当中进行备用。

对于尿道下裂的患者,医生需要对其龟头进行牵引,在其冠状沟下0.5cm将包皮切开至筋膜部位,将包皮脱套至阴茎额的根部,保留患者尿道开口远端位置的尿道瓣,针对已经切开的尿道瓣两侧边缘部位进行游离处理。如果患者同时存在阴茎下弯,需要将其阴茎腹侧的纤维索带切除,并且根据患者阴茎头的尖部至尿道外口的长度来选择相应大小的口腔黏膜,将之前取下的口腔黏膜多余脂肪以及小腺体切除,将口腔黏膜正面向内,附着在支架上,最后进行缝合与包扎。

对于存在前尿道狭窄的患者,应当让其以截石位接受治疗,并且将患者尿道狭窄部位的阴茎腹侧皮肤组织逐层切开、分离,暴露狭窄部位并进行游离处理。医生利用膀胱镜观察切开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口腔黏膜,在无张力状态之下将口腔黏膜固定在患者的海绵体上,最后留置导尿管,并进行缝合与包扎[4]。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之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患者尿瘘、切口感染以及口腔功能障碍情况。此外,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分析,利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观察,患者打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61—85分为较为满意,打分超过85分则为十分满意,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较为满意+十分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表2中显示数据可看出,分析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传统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3 讨论

尿道下裂以及前尿道狭窄多发于男性患者当中,且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5]。该病在泌尿科疾病患者当中并不鲜见,目前尚无疗效特别可靠且符合患者生理解剖共患难的一期手术方案。而患者如果结束多次手术治疗,就会缺乏相应的局部组织,这就给患者的修复治疗带来较大难度[6]。

我院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选择口腔黏膜进行游离代尿道治疗,口腔黏膜的获得较为方便,且较为光滑,也不存在毛发,有较强的抗感染功能与较低的收缩率,稳定性很强。医生取患者的口腔黏膜,不会给其口腔功能带来严重影响,患者张口等仍然会较为自如。口腔黏膜的板层结构利于上皮及患者受区之间建立新的血供关系,口腔黏膜在被覆盖在患者的新尿道上以后,可以提供较好的机械支撑力,患者手术部位血供较为稳定,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会较小,且患者其它正常的局部组织则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样既可以确保患者的临床疗效,也能避免其出现严重的并发反应等。

针对此次治疗,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接受口腔黏膜游离代尿道治疗的分析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且分析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具体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这一研究数据也证实了口腔黏膜游离治疗存在的显著优势。

结语:

对于患有尿道下裂及出现前尿道狭窄的患者治疗方式选择而言,让患者接受口腔黏膜代尿道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且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该治疗方式值得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冲,王志平.口颊黏膜在尿道重建中的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29(08):745-748.

[2]肖元宏,王政,陈迪祥,彭少林,王宪强,王振栋,刘洲禄,刘贵麟.儿童复杂近端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病理改变及治疗[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11):1055-1058.

[3]王华,姜心诚,袁留亚,叶惟靖.尿道支架双套管在尿道下裂Ⅱ期尿道成形术中的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07):512-515.

[4]郭海华,薛文勇.尿道下裂及前尿道狭窄患者行口腔粘膜游离代尿道治疗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2):127-128.

[5]刘彦军,胡和平,张小艳,毛长青.细输尿管镜联合筋膜扩张器在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5):68-70.

[6]李昌,郭俊斌.重度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道扩张治疗[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7,21(01):42-44.

论文作者:任伟刚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尿道下裂及前尿道狭窄患者行口腔粘膜游离代尿道治疗的临床疗效论文_任伟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