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论文_吴兴云,张秀红

浅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论文_吴兴云,张秀红

吴兴云 张秀红 重庆市云阳县桑坪镇桑坪小学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管理策略。分析农村小学学生现状,提出了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挚的爱去呵护学生;利用网络与家长建立学生信息共享,实现家校共管。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知心人;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056-01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同时班主任也是校长的助手。经历十余载班主任工作,我感触颇深。经过一次次心路历程,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不是乏味的,而是充实的。现就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一、农村小学学生的现状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边远山区任教,我面临的学生85%以上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不得不远离孩子,背井离乡,南下打工挣钱,一年、甚至几年才回一趟家。而孩子均由年迈的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照顾,还有寄养在亲戚家的,隔代教育存在极大弊端,主要表现在老人们普遍溺爱孙子,生怕他们受半点委屈,吃半点苦头。农村小学生娇惯脆弱,受不得半点委屈,心理容易偏激。最重要的是农村老年人基本没有文化,课本中涉及的知识自己都弄不明白,对孩子学习无法过问,也无心过问,听之任之。特别是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习惯方面极差,主要表现在不主动完成作业、字迹潦草、上网玩游戏、乱花钱、拉小集团、搞恶作剧等。

二、全面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

想要管理好一个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情况等,对班级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措施。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教育教学得以稳步发展,使班级管理走系统化、科学化的道路。 当前,我们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占比较大。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教养,学习习惯差,规矩意识差,同时又缺乏安全感。这就要我们做班主任的要用心去了解,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和关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真正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他们的知心人。例如,我班里一位名叫钱勇的学生,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他就跟着体弱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这孩子个性孤僻,不爱交往,爱上网吧。生病的奶奶无法管教他,于是,他便每天放学后躲在网吧玩耍,每晚都是夜深了才回家,回家就电视,甚至看通宵,家庭作业不愿做,他天资比较好但成绩很差。我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后,先是找他谈话,谈话中得知孩子孤僻的原因是想念爸妈。从那以后,我每周利用自己的微信与其家长联系,每周让他和爸爸妈妈视频一次,让他自已与爸爸妈妈分享班上的新鲜事和自己的进步,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给予他更多的关爱,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以及感到我对他的重视。这孩子慢慢的找到了自信,渐渐的与同学交往起来,我同时有意安排成绩好的同学与他交朋友、帮助他学习,现在他已成为班里的乖孩子之一,而且成绩上升很快,已完全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我认为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人,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才能真正带好班级。

三、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班主任应掀起激烈竞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不但在班级设立了激励制度,而且每学期都要变变花样,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竞争热情。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等多个方面激发由整体到个人竞争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班内,实行“一对一帮扶”,“一比一找差距”等竞争形式,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不切实际的高要求,以免丧失孩子的自信心。与竞争对手比成绩,比清洁,比做好事,比纪律,比体育等,在班内还设立了“个人作品展台”,“我的画角”,“我的荣誉墙”等专栏。每次比赛之后,给予一定的奖惩。在比和帮的过程中孩子就成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好伙伴。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挚的爱去呵护学生。

不懂得孩子,就不懂得教育。不懂爱,就不会爱。了解每一个学生,懂得每一个学生,是更好的爱每一个学生和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在班主任工作中,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歧视学困生和弱智儿童,对学生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尊重你,才会喜欢你,从而听你的话。

我班有一个名叫苏加友的弱智儿童,一年级开学时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连厕所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上。特别是一身粪便味,同学们都避而远之,经常嘲笑他、欺负他。面对这种情况,我这个当班主任的就像他妈妈一样心疼。于是我到他家去家访,了解到苏同学自幼没有妈妈,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只有年迈的老奶奶照顾他,连上学都是奶奶背着上,家庭十分贫苦。我用手机录了他家的视频,利用一次以“爱”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我把视频播放了出来,让全班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大多数同学感受到了苏加友同学很可怜,需要帮助、需要尊重,因此我号召全班同学给苏加友同学一点关爱。效果非常好,从那以后,小朋友们下课都去逗他玩,送他上厕所,而我经常把他叫到身边,时而叫他数一数数,时而拍拍他的肩,时而摸摸他的头,时而冲他笑一笑,让他感受我的爱,每天中午饭都是我拉着他到食堂给他打饭。渐渐的,苏加友同学有了笑脸,经常来拉我的手,让我带他到操场玩,直到二年级的一天,在下午放学的时候,我突然听到苏家友出教室喊了一声“吴老师再见”还像小孩一样冲我不停的摆手,我当时激动的留下了幸福的泪水,那一刻我感触很多,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以自己的“爱”的方式向学生们传递“爱”,为他们示范什么是爱,怎样去表现的对身边人的爱,在学生心中播种爱,所以我班学生凝聚力好,基本上没有打架、骂人的现象,这给我省了不少心。

五、利用网络与家长建立学生信息共享,实现家校共管。

现在农村学生的父母都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在外打工见识较多,所以我们可以建立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等。这样方便及时有效地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直接告知其家长,让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来教育孩子。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会把学生的成绩及表现制成统计表的形式发送到群共享,把学生的优秀成果,比如学生作品、活动图片、小视频转到群里,让远在外地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成长与进步。有时叫在上班的家长拍一些上班时的小视频发到群里,我下载后制作家长上班专题视频在班上播放给学生们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父母在外面的不容易,激发他们努力学习。这种方式受到广大家长的赞同与好评。同时拉近了我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距离,平时沟通比较方便,实现了真正的家校共管。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在班级管理中积累些许经验,但是时代在进步,一代一代的学生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不能用老旧方法和思想去教育新的学生,我们只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步,不断充实自己,永远走在教育的路上。总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用我的一生继续耕耘属于我的那片园地,为山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敏,初中选分制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策略与方法,辽宁师范大学,2014,3 -12。

论文作者:吴兴云,张秀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浅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论文_吴兴云,张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