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陈玉梅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陈玉梅

(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 广安 638550)

【摘 要】:语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新的思维。它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核心理念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素质要求更高。同时,教师又面临更大的考验与挑战,需要教师刻苦学习,积极参与研究,同学生一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语文 新课改 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关键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文本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真情演绎文本内涵,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实效。下面我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巧用所有资源,精心设计教案

新课程提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这里所说的教学资源指所有对课堂教学起作用的事物。如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资料(教科书和辅助资料)、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群体、教学技术等。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用好教学资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和理解课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开发训练要素,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本身对课本就不熟悉、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又不明确,教学重点、难点也不清楚,很难做到以课本为基础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果对课文很少阅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取得好成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表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具体地体现在语言文字上,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法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执教了多年的语文,在每讲解一篇新课文之前,总是认真朗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同时,标注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对这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方法做出“标识”,或查字(词)典解释,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出来,把解释写在词语旁边。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把课文认真地默读几遍,如果有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重点指导。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并把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写在段末空白处,便于课堂上讲解。只有在充分熟悉课本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的基础上,才开始撰写教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篇新课文究竟怎么上,采取什么方法、什么形式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呢?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就得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必须写好教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二、巧设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好的教师。孔子指出:“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用千百次的努力去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要学会在激发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上下功夫。这种努力需要长期坚持,直到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主动学语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和平鸽》这篇课文时,针对题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学生将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和平鸽给我们带来哪些益处?和平鸽象征什么?等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设计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常用的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演绎推理、利用类比推理、借助童话故事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将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是运用观察、学生游戏、课外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最后要重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选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年龄特点,开发学生智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有一种好奇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图文结合、模仿表演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既有学生能力的提高,又有教师自我素养提升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因此,语文教学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行之有效。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只有不断鞭策自己,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孩子们对课文的感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陈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陈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