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价值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评价论文_车银凤

车银凤

(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省崇州市61123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 100 例,时间为2015 年 7 月到 2016年 8 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全面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两组数据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经过全面护理干预方案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有所改善,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案的结肠造口患者,其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全面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447-02

直肠癌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其位置偏低且深入盆腔,手术治疗的难度加大,再则它临近肛管括约肌,对于如何保留患者肛门及其功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1]。而结肠造口术是一种改变患者排便地方的术式,虽然对于直肠癌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对于很多患者而言,排便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难接受的选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在本院选取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 100 例,时间范围为 2015 年 7 月到2016 年 8 月。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在 32 岁到 75 岁之间。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直肠癌,却都接受了结肠造口术。③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随机将 100 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性别统计,男:女=26:24;年龄统计,上限为 73 岁,下限为32 岁,平均为(52.74±6.35)岁。观察组——性别统计,男:女=27:23;年龄统计,上限为 75 岁,下限为34 岁,平均为(53.59±6.74)岁。对比两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全面护理干预方案。护理内容如下:①认知行为护理[2]。护理人员可让患者通过学习知晓直肠癌的相关情况,改正自身对于直肠癌的一些错误认知,主动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完成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展开术后康复训练指导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②造口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正确的造口护理指导,让患者得以在护理人员不在的情况能够自己进行护理,保证造口处皮肤的干净。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要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如何正确扩肛,保证患者每周肛次数达到 2到 3 次。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和患者构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情变化,当患者出现紧张不安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排解,让患者在治疗中主动配合治疗。

1.3 观测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情况。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常见症状、社会功能等四个方面,分数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临床情况则分为规律性排便、并发症及造口自理能力。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核算软件为:SPSS 22.0 版本,其中两组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均数±平均差”的形式来表示,并用 t 值来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采用“%”形式来表示,用卡方来检验。若 P<0.05,则两组结肠造口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比对两组数据,采用了全面护理干预方案护理的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数据更高,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如图表 1 所示:

3 讨论

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 疗,可为患者彻底根治[3]。而结肠造口术作为治疗直肠癌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 方式,是在患者腹壁处做出一个肠造口,以此来代替肛门行使排便功能。虽然 这种治疗方式为患者免去了直肠癌的痛苦,但是却改变了患者的排便方式,让 不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发生了改变[4]。因此有部分患者依旧不能接受这种 治疗方式,及时接受了也不能完全适应全新的排便方式,对日常生活带来了不 少的影响,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5]。故而,为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很 有必要的,让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早日习惯术后的排便方式,并且早日 回归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中[6]。

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结肠造口患者相较于常规护理下的 患者而言,其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的数值都要高得多,表明在该护 理下,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常规护理下的患者要有所改善。而且通过护理,采用 全面护理干预的结肠造口患者在造口自理能力上的人数要比常规护理下的患 者多,且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远低于常规护理下的患者。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于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而言,不仅对他们的生 活质量有所改善,还提高了患者的造口自理能力,降低了造口并发症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胡安华,田浚弘,袁燕等.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6,45(10):1377-1379.

[2]吕慧芹.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1):25.

[3]曾柳,柯雪梅,张云等.术后延伸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8):153-155.

[4]王琼, 李红丽.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5, 36(8):162-164.

[5]罗爱静, 毛平, 杨金福. 激励干预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 2015, 2(5):465-470.

[6]钟蕾.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 36(1):147-149.

车银凤,汉族,女,40 岁,籍贯:四川省崇州市,工作单位:四川省崇州市 人民医院,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造口护理

论文作者:车银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价值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评价论文_车银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