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融为一体,感受春天的旋律论文_高荣华

与春融为一体,感受春天的旋律论文_高荣华

——《找春天》教学设计

高荣华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礁头小学 363400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了阳光明媚、风光旖旎、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诗人描写春的诗句很多,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底”等等。春天是美丽的,给了大地生机,给了人们新的希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春天》这篇文章,看课文里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又在哪里找到春天的。

二、初步感知

1.课文介绍。《找春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经绍珍,儿童文学作家,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海外版)、《词刊》、《少年文艺》等多家报刊发表大量诗歌、小说、散文、童话、寓言等,小说《苦艾》曾获得冰心奖。这篇课文讲述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在寻找春天时的高兴情景。

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朗读课文,要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文章的兴趣,营造一种诗画般的情境,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通过朗读感悟春光的美好,体会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体朗读感悟:(1)读着课文,真切地感受“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朗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在朗读时一定会体会得到,也一定能感悟出“冲出、奔向”等词语包含的意思。(2)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都能体会到什么呢?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由说说春天的特点,你发现过春天的哪些特点,体会课文表达的寻找的乐趣。也可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作者找到春天了吗,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来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激发寻找美好事物的快乐。让学生用充满感情的声音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掌握其中蕴含的美好意蕴。(4)带着欢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通过课文结尾的省略号,以“我的发现”等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前找到的春天。然后老师可以利用提前准备的投影课件展示大自然春天的美景,形成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画面。

三、精读赏析

1.对“小草探出头来”“树木吐出嫩芽”的句式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拟人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拟人化了,通过把小草的嫩芽、早开的野花、树木的嫩芽以及解冻的小溪的声音分别比喻成春天的眉毛、眼睛、音符和琴声。用这种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小草探出头来,树木吐出嫩芽”,就像邻家顽皮的孩子露出一点迹象,遮遮掩掩又想着吸引我们来看。“探出”“吐出”词语多么精确!引导孩子说说这句话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写出了草木的什么特点?通过“探出、吐出”等词语的运用,要使学生感悟到:作者观察生活很细致,用词很生动,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春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我们开始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2.通过“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等词语的使用将春天带到我们的身旁。《找春天》是一篇语言生动、富有情趣的散文诗,文章不仅写了春天里的发现,还启示了我们运用观察的角度和方法。“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不仅观察,还有联想,“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调动“眼耳鼻手脑”春天可看可听可闻可触,还能想象。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孩子反复诵读课文,感受美好的春光,还要提示孩子学习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用自己的行动去寻觅春天。比如,一场春雨过后,你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呢,你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经历这样独特的观察和体验,才能观察细致,也使认知更加丰富。

3.师生小结:(1)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形状、特点。(2)运用准确的词语,加强语言的表现力。(3)学习写景的方法,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4)写景的角度不同,带来的效果不同。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感悟主旨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盈柔美,若隐若现,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找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当同学们与“春”融为一体,试着引导同学们感受作者在“春”的韵律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并且谈一谈这种态度对生活的影响。

五、课堂反思

1.这堂课上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尝试提炼归纳:(1)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我们通过本篇课文知道了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春天。如果用发现美的眼光去面对世界,世界上很多的事物都是丰富多彩的。(2)在浓郁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发现,畅谈收获,使学生自己体验到“发现学习”的快乐。(3)从本文的优美语句出发,让同学们知道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促进语言积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你将通过怎样的行动去寻找春天?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观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记录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准备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课上相互交流。可从天气、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体会春天的美景,感受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论文作者:高荣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与春融为一体,感受春天的旋律论文_高荣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