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准实施课堂教学-试谈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教学的区别论文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准实施课堂教学
——试谈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教学的区别

● 张 艳

【摘 要】 生活语文和生活适应这两门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任课教师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性质,把握课程目标,再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落实两门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 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生活语文;生活适应

生活语文和生活适应这两门课程都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共同体现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生活性表明两门课程间紧密关联,但两门课程又各有侧重。笔者将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的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第一册“讲卫生”这一共同主题中的“洗手”为教学范例,从三个方面辨析两门课程的不同之处,为实施精准教学提供思考。

2.4.1 糖水偏好 将小鼠饲养于单笼内,禁食禁水12 h后,给予事先称好质量的1%蔗糖水和蒸馏水各1瓶,1 h后取出水瓶,称量出剩余的蔗糖水与蒸馏水质量,计算糖水消耗度。糖水消耗总共测量4次,时间分别为抑郁造模前,造模后1、2、3周。

一、课程关注方向不同

生活语文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是生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生活适应课程是在培智学校开设的一门立足于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需求,以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一般性课程。[2]生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生活适应课程的基本特点。

生活语文课程更多地关注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培智学校学生语言方面的训练,改善他们的言语功能,矫正他们的语言障碍,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满足自身的表达需求和与外界交流的愿望。生活适应课程更多地关注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自己体验、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满足自己在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以教材中“讲卫生”主题为例,生活语文关注的是培智学校学生能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洗手”“洗脸”的词意,能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相关的需求;生活适应关注的则是培智学校学生会不会正确掌握洗手、洗脸等生活技能,能否知道何时应该进行这些操作的日常生活适应能力。

自贡市位于川南腹地,周边与宜宾、泸州、内江、眉山、乐山接壤,下辖两县四区,总人口320万。畜牧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5%,随着现代畜牧业建设和兽医体质改革的高效推进,自贡市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伴随着畜禽流通频率的增大,养殖方式的转变,动物疫情的传入和传播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动物防疫工作的成败成为畜牧业成败的关键。目前,自贡市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十分薄弱,资金保障差、人员素质差且年龄较大、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工作人员待遇太低,无工作积极性。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势在必行。

二、课程具体目标不同

按照SA指数的25%、50%、75%分位数,将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分为4个等级。统计所有公司在观测年度内的等级变化情况,计算每个企业最高等级与最低等级的跨度。跨度为0级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44.37%,跨度为1级的企业占比50.29%,跨度超过1级的企业占比5.34%。统计结果显示噪音较少,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并没有发生频繁变化,SA指数分类结果稳定。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7]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识字量。其次要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要逐步训练学生学会跟读、指读、视读、朗读和默读等多种形式。最后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在愿意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不断增强阅读能力。

教师可据此抓住课程两个核心词。对于生活语文,需抓住“语文”这一核心词语。生活语文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培智学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语言障碍得到缓解,交流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培智学校学生顺利地融入生活。对于生活适应,需抓住“适应”这一核心词语。生活适应课程的目标紧紧围绕培智学校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各自实际操作和适应能力,以解决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仍以教材中“讲卫生”主题为例,对于“洗手”这一教材内容,生活语文的课堂教学目标是: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洗手”的图片;能跟读词语“手”“洗手”;能结合场景说词语“洗手”;会仿说句子“我会洗手”;尝试认读生字“手”;逐步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Apartment based on Timesharing Vacation Mo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EN Suping,TAN Meilan 36

生活适应的课堂教学目标则是:知道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掌握洗手的步骤;掌握肥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的使用方法;知道不同的洗手方法;知道没水的时候如何清洁手;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生活适应的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指导学生如何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用夸张口形范读词语

三、课程实施途径不同

(一)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四种基本方法

在生活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了五点具体的建议:关于倾听与说话的教学建议;关于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建议;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关于写话与习作的教学建议;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6]这正是学习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基础方法。

如“洗手”这节课上,教师提前拍摄了学生洗手的照片和视频。当学生通过屏幕看到自己时,非常兴奋,在教师的提示下,纷纷举起小手,说出“洗手”“我在洗手”“我会洗手”等词句。在说话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词句的理解,也学习了如何运用词语。

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真实生活为基础,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教师的讲解及相关指令。

如,教师引导学生倾听“洗手”这个新词的发音,对于语言障碍程度重的学生让他们模仿教师发音时的口形;引导学生倾听教师发出的跟读、指名读等指令;引导学生倾听教师关于字形、词意的讲解等。

1.创设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

2.培养培智学校学生说话的能力和习惯

训练说话,是进行语文技能训练的基本方式之一。要表达自身的需求,说话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生活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愿说,说清楚,说准确。

1.培养培智学校学生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说句子

3.培养培智学校学生阅读的能力

生活适应课程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识,掌握必备的适应性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及良好的品德,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5]

如“洗手”这节课,需要指导学生跟读生字“手”、新词“洗手”、句子“我会洗手”,并且读准字音;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手”字,认准字形;还要通过图文结合、与实际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字义。这些都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生活语文课程与语文课程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结合培智学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体现了弹性要求。[3]生活语文的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能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4]

4.培养培智学校学生写作的能力

写字是写作的基础。虽然写话和习作对于培智学校学生来说,难度较高,但我们依然要从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开始,为其今后的写作打牢基础。从正确的握笔姿势开始,训练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学生的书写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如“洗手”这个词语,一年级上册只要求认识“手”这个字,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字模板上摸一摸,感受笔画的特点和汉字的结构,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指导学生把横、竖等基本笔画用连点描画的方式完成,为后面的写字、写作教学奠定基础。

任课教师在实施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时,应通过“听说读写”四个途径,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把语文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二)生活适应课程教学中应抓住两个重点环节

生活适应课程强调实践与体验,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8]教师在生活适应课堂教学中,需紧紧抓住“实践”“体验”这两个重点环节。

第一步:通过查阅有关统计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列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评区域的2010年8项评价指标数据。

一是政治意识,就是要坚定信仰,砥砺品性,以德树道义。对高校领导来说最主要的政治意识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和党性原则。

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主题、同一课题,两门课程教学目标并没有重叠之处。教师在了解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需沿着课程目标的大方向,科学合理地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使之顺利达成,才能够最终实现课程标准中设置的总目标。

如“洗手”这一课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拍拍球,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小手脏了,便产生了洗手的需求。教师再播放一些讲卫生的动画片,使学生了解到哪些情况下需要洗手。接着把学生带到洗手池边,观察学生已有的能力后,教授正确的洗手步骤。在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物,并且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边观察边操作,在实践中学习,反复练习。最后教授学生如何把湿手擦干,也要准备相应的抽纸、毛巾等物品。对于烘手机等难以提供的物品,可以让学生家长提供学生使用烘手机时的照片,唤起学生记忆,帮助学生理解烘手机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我国的数字出版还处于探索阶段,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的数字出版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潜在的读者消费群体巨大。这几年,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我国数字阅读量呈大幅度增长态势,充分带动了国民的阅读。

莺莺:红娘,这东西哪里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样东西来?我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

练习洗手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辅助指导的作用,把学生的主体活动放在首位,让他们自己动手,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利用真实场景,增强学生感知体验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整体适应能力,教师需要打造开放性的课堂。一是不能将生活适应课限定于教室之中。如,认识校园,就必须走进校园,校园就是学生的课堂;认识图书馆,就要带学生去参观图书馆,图书馆就是学生的课堂;等等。二是不能将生活适应课限定于教学时间之内。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示和指导,因为只有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生才有真实的体验,才能够感知自身的适应需求,教师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指导。

如“洗手”,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在教学楼厕所的洗手池边,还可以选择在食堂的洗手池边。教学时间可以选择在生活适应的课堂上,也可以选择在体育课后或学生就餐之前。这些场景和时间的选择,都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使学生在获取真实的感知体验基础上,获得直接的经验,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

爱吃水果的小女孩
常亚菲(安徽省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
指导老师:朱 禹

简而言之,生活语文是将“生活概念化”的一门课程,即培智学校学生需要通过生活语文这门课程,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将生活中经历到的事物提升到言语或文本的高度,再把学到的言语或文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生活适应则是将“概念生活化”的一门课程,即要让培智学校学生掌握概念相对应的生活技能。

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课程既相对独立,又互为支撑。任课教师只有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目标,认真分析教材,定准教学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企业内部控制是基于原本传统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新时代的管理特色以及时代风采,更容易被管理人员所接受,使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推动企业运营的顺利进行, 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科学调节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进度,促进企业顺利运行及高效率工作。

参考文献:

[1][4][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S].2016.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S].2016.

[3]洪佳琳.《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现代特殊教育,2018(1).

[8]芦燕云.《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解读[J].现代特殊教育,2017(3).

【中图分类号】 G764

本文为2017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特殊教育学校功能转型期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JK17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233000)

标签:;  ;  ;  ;  ;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准实施课堂教学-试谈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教学的区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