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电力工程项目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工程建设质量得到了供电企业和社会全方面的重视,人们对供电质量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项目建设投资成本较大,这就与资源投入的有限性相互矛盾,大大影响了基建工程的建设进度与质量安全。因此对其项目质量进行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定出相关的质量管理优化策略,从而提高配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确保供电质量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尽可能缓解供电压力。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优化
随着国家对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强配电网基建项目的施工和质量管理成了当前施工建设单位加强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当前电网的发展现状,加强对影响基建项目质量管理因素的分析,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工程项目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配电网基建工程建设质量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主要原因可归纳如下:
1.1 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
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项目管理往往是供电企业基层供电局实施管理,基层供电局主要依赖于下属供电所组织对项目具体实施全过程管理,这样的管理组织架构使得项目管理较为粗放和松散,不利于提升配电网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难以确保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安全。
1.2 工程项目使用物资不合格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供电企业对物资管理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对施工材料的供应实行统一的招标模式。由于招投标物资品种繁多,数量较大,在改革后新的运行模式下,人员难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磨合和适应,这就使得采购的部分物资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特别是施工材料质量不合理的情况十分严重,难以从源头上确保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安全。同时,新的运作模式大大缩小了市级供电局及以下单位的物质招投标权限,在对其进行统一集中管理的同时,出现了诸多问题,施工材料管理部门很难及时了解到基层单位产品质量低下问题,从而影响了项目质量管理。
1.3 工程项目使用机械设备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应用水准直接关系着配电网基建工程质量的高低。配电网基建工程所需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电气设备、起重吊车、加工机具、检测仪表等。部分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使用陈旧落后的机械设备,难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施工单位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忽视了对设备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往往是设备出现问题后,才进行修理,这样可能会因为设备突然停止工作造成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伤害,同时也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1.4 工程前期现场勘查不仔细
配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前,由于勘查人员工作不仔细,没有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完全了解和掌握,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后期工程建设施工顺利进行的阻碍,引发后续工作出现问题导致工程项目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比如将测量不精确的数据作为现场测量的实际数据;相关图纸没有进行认真的审核;项目实施的相关地质水文等资料信息不准确等。
1.5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在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工程建设施工中,除了管理人员和相关电力技术人员外,其他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农民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作为配电网基建工程建设的主体,他们的作业技能、文化水平、身体素质、工作修养以及工程施工内部激励机制、考评制度等都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施工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安全意识和工程质量意识不高,加上基建工程建设往往会涉及到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心理素质和熟练程度不足,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难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
二、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要想实现对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项目质量管理的优化管理,必须对上文提到的五个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优化策略:
(一)对施工环境条件的优化策略针对影响基建项目施工质量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必须从对这二者的管理优化方面入手。就外部条件的优化而言,一方面供电企业要对施工项目进行及早地立项和批复,并在项目投标、立项之后制定相关的年度停电安排,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施工项目扎堆运营给项目施工单位和具体工作人员造成的管理和施工压力;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结合当前的各项优惠指标来制定具体的施工目标和施工管理标准。就内部条件的优化而言,施工单位必须在对施工人员实行人本管理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施工管理目标和绩效考核制度,在维护施工人员基本权利的基础上,促进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提高。
(二)对施工和检测方法的优化策略要现对工程施工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的优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对施工建设图纸进行严格把关,通过与具体环境的对比分析,对设计图纸进行及时、准确地修改;第二,在进行配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时,要确保每个单位项目和分项项目的承包单位都具有统一且严格的施工和质量检测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基建项目的整体性达标;第三,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对违反相关规章制度的施工单位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并依据具体损失的多少进行惩罚力度的增减;第四,要增加对基建项目的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环节,对不符合施工建设目标的项目进行及时地项目改进,尽量减少不良施工对整个基建项目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对物资材料的优化策略加强对物资材料的优化管理,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建立从基层项目管理到高层物资管理之间的物资畅通,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质量投诉和信息反馈渠道,在项目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一体化的物资材料质量检测体系;第二,在购置物资材料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收货检验和仓储管理,确保从物资材料的各个环节减少其对基建项目建设所造成的质量隐患。
(四)对机械设备的优化策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优化管理,一方面要从根本上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这就要求项目施工单位必须从设备引进环节加强对设备的质量检测,只有在保证机械设备各项检验合格的情况下,才进行具体的设备购置;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前电力系统和配电网的发展现状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技术的演进,进行及时地机械设备改进和设备应用技术革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提高。
(五)对参与主体-人的优化策略加强对基建工程参与主体的优化,必须从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具体的施工人员这两个方面入手。就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而言,必须提高其施工项目管理技能,在综合分析当前电力市场和电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严格地管理目标和发展策略;就具体的项目施工人员而言,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和施工技能,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总之,配电网基建项目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其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促进施工进度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俞红.谈提高电力工程质量建设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
[2]周全.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改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3]姜在兴.怀柔区配电网工程建设规划与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论文作者:侯小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基建论文; 质量论文; 配电网论文; 项目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基建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